[最新]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63771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本卷共 23 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21 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 分)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潼关怀古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受命以来, , ,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借写鱼儿数目清晰可

2、见及在水中悠游的情景来间接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法国的莎士比亚、英国的雨果、印度的泰戈尔都是著名剧作家。B.中国古代人口稀少,所以古人常称呼自己“孤、寡人”,表示谦虚。C.呐喊骆驼祥子女神都是我国近代作家老舍先生的小说。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道德经庄子列子是道家经典。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 分)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一国两制”框 (A.kung B.kung)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中国科研人员 ,最终保证了大桥的顺利施工。大桥预计今年底全线通车,届时香港至珠海的陆路通

3、行时间将由小时变成半小时,三地经济 (A.融合 B.溶合)将不断加深,珠三角将形成 (A.举世瞩目 B.无人不晓)的超级城市群。(1)为文中处分别选择正确的选项。(3 分)处 处 处(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选择了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设计施工方案并结合伶仃洋实际 创造性地采取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 依据 1986 年以来湛江地区累积形成的海洋水文数据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A. B. C. D.二、阅读(69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4-5 题。(5 分)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4、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C.“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5.“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7

5、 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6、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说苑: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常枞张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岂非以其软邪?”“吾齿存乎?”曰:“亡矣。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天下事皆尽矣。”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吴亮忍经)注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阅十余岁 阅: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老子往问焉 问: 常枞张口示老子曰 示: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B.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C.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D.盖刚者比暴柔

7、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 分)(2)亡矣。岂非以其刚邪?(3 分)9.甲文作者和乙文的常枞在揭示“天下事”相关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 题。(21 分)2牡丹真美 张丽钧好友的女儿新婚不久,随丈夫到乡下去探望丈夫的姨姥姥。一进院门,她就大叫起来,因为,院子里有一株跟她差不多高的牡丹,开满了硕大的白色花朵。她顾不上跟姨姥姥过多寒暄,就自顾自转着圈儿为那牡丹拍起照来。大家都笑她,她也笑自己,但却根本停不下来。后来,一大家子人陪她吃饭,她却忍不住低头翻看

8、手机中的牡丹照片。她没有注意到姨姥姥的离席,甚至也没有注意到老公的离席临走的时候,姨姥姥送给她十朵半开的白牡丹,嘱她回家插到花瓶里,清水里放一点点白糖,可以开上半个月。她欢喜得要命,不住声儿地叨咕:“牡丹真美!牡丹真美!”回程的路上,丈夫告诉她说:那棵白牡丹是姨姥姥的婆婆过门儿后亲手所栽,已经一百多岁了;姨姥姥不准任何人碰那棵牡丹,别说摘花,就是揪一片叶子,姨姥姥都要跟那人拼老命;为了讨你喜欢,姨姥姥破天荒亲手为你剪了十枝花!趁你在屋里吃饭,她净了手,在牡丹前烧了三炷香,跪下跟牡丹说:那孩子可待见你呢!求你舍她十枝花吧好友的女儿是含着泪跟我讲这段故事的,末了,她把手机举到我面前说:“你看你看,

9、多美的牡丹!美得就像画出来的!”这个可爱的故事,被我在心里温习了一遍又一遍。我总忍不住拟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轰轰烈烈地盛开着夺目的白牡丹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形?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这家的房屋定然不止一次翻修过吧?这家的家庭成员定然有过生老病死吧?旱涝虫灾的年份里,这株牡丹定然跟其他的植物一样难捱吧?但是,这一切的更迭变故、灾祸劫难,都没有成为这株牡丹枯焦萎谢的理由。她被爱,她被欣赏,她被视为神物,她始终处于怀抱的中心。她怎敢衰枯?她怎忍心不在每年春天开出最打眼的花?我喜欢这种升华了的人与花的关系。神圣的善待,将彼此深藏的美都发掘了出来。不管那个农家小院多么简陋寒碜,我都相信那位“姨姥姥”定然是多

10、福多寿的为了看护好她心爱的牡丹,为了一年一度的隆重会晤,她必须活得好、活得久。我问自己:我的牡丹在哪里?我愧赧地检视自己的人生院落我没有看见牡丹。可以肯定地说,这双辛劳的手也曾侍弄过一些应时的花花草草,这颗枯涩的心也曾被多情的春光照耀。但是,跟那位“姨姥姥”比起来,我的虔心、精心、仁心、恒心是多么有限啊!我没有学会为自己心爱的花儿焚香,没有学会娓娓地跟她说贴心话,没有学会在干渴难耐的日子里还惦记着给她喂水,没有学会在花儿凋谢一秒钟后即开始欣悦地期待来年的花开,没有学会拿出大半生的时光甘心服侍一株植物,没有学会在每一朵盛开的花中幸福地照见自己的面影我患了可怕的“牡丹缺乏症”。我的病友很多很多。

11、“神圣感”抛弃我们有多久了?它还会怜惜地返身回来向可怜的我们施以援手吗?我们这些被“物质”跋扈地绑架了的人,精神世界已贫瘠得开不出一朵寒素的小花。夜读木心,听他讲“实在不惯于地上走,鹰说”,竟兀自笑出了声。我问木心笔下的那只鹰:高翔的鹰啊,你究竟俯瞰到了什么?当你看到大地上那些匍匐而行还自鸣得意的人,你冷笑了吗?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姨姥姥”或许正在与她的牡丹幸福对视吧?那被插进远方花瓶里的十朵牡丹惹她牵念了吗?那花枝上十处扎眼的伤口惹她心痛了吗?春光正好。我好想飞临那个农家小院,安静地站在“姨姥姥”身旁,由衷赞一声:牡丹真美。(有改动)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3 分)A.文章详写好友的女儿探亲时一系列失礼行为,含蓄地批评了现在年轻人太缺乏家庭礼仪教育。B.文章巧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我”和“姨姥姥”对待花草的不同态度做比较,突出文章的主旨。C.文章第段只有一句话,过渡简明,紧承上文所写的牡丹及感想,引出下文对自己生活的检视。3D.文章第段“我”读到木心的话,“笑出了声”,既是自嘲,也笑那些“匍匐而行还自鸣得意”的人。11.文章开头叙述了“姨姥姥”和好友的女儿的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3 分)12.阅读文中相关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7 分)(1)第段加点词“定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 分)(2)第段划线句子“我患了可怕的牡丹缺乏症”中加

13、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 分)13.第段说“我喜欢这种升华了的人与花的关系”,“升华了的人与花的关系”是什么关系?请具体说明。(4 分)14.文章以“我”的想象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11 分) 中国古代社会,有知识、有文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的“士”这一阶层最为人推崇的品质有三点:一是风骨,二是风雅,三是风流。其中,风骨是指士人有刚健气质和耿介性格,风流指其出众才华和不拘于世俗的放逸洒脱。而风雅则相对中道一些,它处于三种人格中间地带:它强化骨鲠、端正之气就是风骨,增加超迈、俊爽之气则为风流。 孔子讲“温柔敦

14、厚,诗教也”。这是讲“温柔敦厚”是风雅所应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但孔子以“温柔敦厚”为风雅定调,并不意味着人性因此柔顺软弱,而恰恰是要由此彰显人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面对世间种种不平和险境,以泰然心态面对方为真勇者和大丈夫。如公元前 202 年,刘邦率大军围困鲁国曲阜,面对行将降临的屠城灾难,“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这种对文明价值的无畏坚守,显然是一种大风雅和大勇敢。同时,儒家的温柔敦厚,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不伤大雅。 在中国文明以教化为本的传统中,奠基于诗教的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孔子之所以将诗教排在“三教”首位,原因

15、无非在于诗总是传达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情愫,能够使人在受教育之初,就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良善心志,进而使人性变得积极、健康、乐观。风雅之教,从而具有了在人性源头处发蒙人性、重建人性的性质。 在中华文明史上,风雅不仅关乎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而且更关乎家国天下的风尚再造。它是一个从个体修身逐步向国家等宏大问题蔓延的价值连续体。其中,在个体层面,风雅表现为士人文质一体、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在家族层面,它表现为对人文教养和知识文化学习的重视,古人所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论,无一不是将良好家风的养成作为家族延续最重要支撑力量。在国家层面,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数千年风雅传统的开端,此后的中国史,就是对这一传统不断追忆、回溯、复归并发扬的历史。孔子讲:“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种对风雅传统的不断复归,有效保证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