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63600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关于近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李凤 四川大学(610065) 摘要:本文依据对我国1997-2004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讨论了我国这8年来的国际收支状况,包括我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特征、国际收支项目双顺差的利弊及外汇储备状况的分析,然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 1.引言 进入90年代,我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沿边、沿江开放战略取得了很大成效,吸引外资成效显著。 1989年以后经济的三年调整使国民经济运行更加有序,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改革开放全方位展开

2、。1994年的税收、金融、外贸、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可喜的成效。1997年我国出现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双顺差的局面并保持至今(除1998年外)。1998年到2004年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时期,2001年11月,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近几年虽然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度增长,但国内内需不足,经济结构面临新的调整,巨额不良资产急需进一步消化。而国际上,从2001年美国、日本、欧盟同时进入衰退,经济停滞、失业严重、通货紧缩到现在的持续复苏。针对这种种形势,研究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极其走势,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2.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特征 国际收支平

3、衡表全面地反映了一国对外的资本交易状况,因此对我国资本流动的研究,不能离开对我国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在1997-2004年之间我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存在以下特点:(如表1和表2,除个别已标注单位外,其他单位均为:千美元) 表一 1997-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总结 年号 经常项目 货 物 和服务(1) 收益(2) 经 常 转 移(3) 资 本 和 金融项目 储备资产 净误差和遗漏 备注 1997 36,962,715 42,823,220 -11,003,670 5,143,160 21,015,390 -35,723,620 -22,254,000 1998 31,471,279 43,83

4、6,539 -16,643,706 4,278,446 -6,321,439 -6,426,000 -18,723,840 发生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9 21,114,138 30,640,955 -14,470,282 4,943,465 5,179,515 -8,505,320 -17,788,333 2000 20,519,248 28,873,485 -14,665,541 6,311,305 1,922,224 -10,548,400 -11,893,073 2001 17,405,275 28,086,220 -19,173,258 8,492,313 34,7855,572 91

5、1 恐怖袭击事件 1 2.11 中国 加 入WTO 2002 35,421,968 37,382,671 -14,945,148 12,984,445 32,290,837 -75,507,060 7,794,255 11 欧元开始流通2003 45,874,812 36,078,977 -7,838,360 17,634,195 52,725,942 -117,023,100 18,422,347 发 生 非 典 2004 68,659,162 49,283,643 -3,522,669 22,898,189 110,659,756 -206,364,000 27,045,082 总计 27

6、74.286亿美元 2522.478亿美元 -5074.226 亿美元 -222.538 亿美元 2.1 经常账户的特点 1我国的经常账户一直保持顺差,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从2002年开始出现了回升,到2003年开始超过1997年。 2 我国贸易账户也一直保持顺差,并2003年之前显著高于经常账户余额。这意味着1997-2002年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所以中国实际上处于资源净输出的状态。笔者认为中国的国际收支表出现某些债权国的特征,国际收支结构出现了超前性。同时,我国贸易账户的顺差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以出口拉动为主。 3我国收益账户一直呈现出逆差。这反映了对外商

7、投资企业外方的利润支付,同时也是经常账户余额一直小于贸易账户的余额的主要原因。经常转移账户一直呈现出顺差,这主要反映我国的侨汇收入。这8年经常转移账户的总规模累计达到827亿美元。1 2.2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特点 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除1998年外,一直保持顺差。这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不无关系。 资本与金融账户可以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其中直接投资在这8年当中一直是顺差,总额达到3417.59亿美元,比资本与金融账户总额2522.48亿美元高出近895.11亿美元。证券投资账户从1998-2002年一直保持逆差,2003年开始出现顺差,并且2004年比2003年顺差增大.金

8、融账户的顺差主要来自直接投资长期顺差的贡献,但是这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显著的现象矛盾。如果这些是属于真正的外商直接投资,应该不会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因为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多以实物投资为主(即使是先期投入资金,也会因购买机器设备等形成进口),这会造成经常账户下进口相应地增加,从而对外汇储备没有影响。但事实上却相反,因此笔者以为在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当中,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外国资本以外商直接投资的名义进来,但是并没有进口相应的设备,而是将资金变相结汇,外汇指定银行又将这笔资金卖给了中央银行,导致外汇储备增加。此外,资本与金融账户在各个年度间的余额变化非常大,这是否提示我们资本的跨境流动恰好体现在这种年

9、度的变化之中呢?如1998年的金融帐户从上一年的顺差210.37亿美元迅速降至逆差62.75亿美元,也就是由上一年资本流入转为资本流出;2001年的金融账户则从上一年的顺差19.58亿美元升至348.32 亿美元。这两年当中,分别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和“;9.11”恐怖袭击事件。这对中国资本流动的影响从方向上看正好是相反的。 表2 1997-2004年我国资本和金融帐户 年号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总计 资本项目 -20,760 -46,834 -25,525 -35,283 -53,540 -49,631 -48,083 -69,3

10、45 金融项目 21,036,150 -6,274,605 5,205,040 1,957,507 34,828,966 32,340,469 52,774,024 110,729,101 1.直接投资 41,673,680 41,118,079 36,978,137 37,482,887 37,355,893 46,789,569 47,228,993 53,131,430 3417.587亿美元 2.证券投资 6,942,390 -3,732,643 -11,233,576 -3,990,732 -19,405,929-10,342,485 11,426,757 19,689,873 3.

11、 其它投资 -27,579,920 -43,660,041 -20,539,521 -31,534,648 16,879,003-4,106,616 -5,881,725 37,907,798 2.3 净误差和遗漏的特点 从19972004 年的8年中前5年均为负数,其中以1997 年尤为显著,这8 年该账户总额达到-866亿美元。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该项目长期为负数反映了我国在整体上存在资本外逃的事实。该账户2001 年和2002 年的数据值得关注,2000 年为-117.48 亿美元,2001年迅速降至-47.32 亿美元,2002 年则转变为顺差77.94亿美元,我国外汇管理局就否认这

12、是“热钱”流入。而笔者以为:尽管净误差与遗漏占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进出口额的比重没有超过5% ,但是该账户由负转正,出现了方向性的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从整体上看,经常账户累计顺差2774.28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累计顺差2522.478亿美元,合计5296.764亿美元。综合来看,我们可以认为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一种常态,其中经常账户顺差占比为52.8%,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占比为47.2%。这其中有222.538亿美元由净误差与遗漏账户所抵销,占比为4.2% ,这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存在资本外流的事实;其余5074.226亿美元形成储备资产,占比为9

13、5.8% 。这和我国1994 年以来执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有关,而这背后反映了我国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判断和认可。2 3.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利弊分析 3.1 利弊分析 从国际收支整体状况看,顺差或逆差都属于国际收支失衡状态,影响着一国的经济运行、资源配 置、资金运用乃至经济伙伴国的相关政策。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对于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正在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由于近几年来国内需求相对不足,贸易出口和资本净流入的持续扩大,对于保持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必须看到, 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也表明我国外部经济的失衡正日趋严重,并且已经产生了一些需要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