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62281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补考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概述教学内容: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根本概念:是指为防止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响、应急决策、处理以及应对评估等管理行为,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二、 公共危机的特点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决策的非程序化。三、 公共危机的分类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危机事件本身特有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平安事件以及经济危害五大类,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突然发生,能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安康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

2、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品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安康的事件。四、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概括起来,就是做好“一案三制工作。五、 公共危机的分类分级及分期危机管理体系的根底是对危机进展科学分析,建立分类、分级和分期管理体系。培训需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根本规定,准确阐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对“四类四级四期的根本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平安事件、经济危机。按照社会危害程

3、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严重、严重、比拟严重和一般严重四个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那么是预防为主、预防及应急相结合。六、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分析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原因的根底上,比照现行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现状,重点比拟分

4、析如下几个方面:一法律框架脆弱、二综合协调机构缺乏、三危机应对网络松散、四社会应对能力薄弱、五社会预警体系不完善、六专家队伍薄弱七、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立一危机预警及准备是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目的是有效地预防和防止危机的发生。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防范和防止危机的发生;二是建立应对预案;三是建立组织系统;四是开展社会演习。二阐述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应该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为重点,即“一案三制,具体内容是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概括起来,就是做好“一案三制

5、工作。八、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对网络在危机的任何阶段以及危机管理行动,都会涉及政府部门、社会各种组织和企业,有时候还会涉及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和协作。因此,要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响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在强调政府部门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响性、责任性、透明性和合法性等原那么的同时也必须强调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当中的参及主体的多元性,最大可能的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形成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一完善的应对方案: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完备的危机管理应急方案及预案对于有效减少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高效的协调机构:现代社会任何危机的原因或后果

6、都是综合性的,很多单一性的危机往往因处理不当开展成为复合型的灾难,因而传统的单灾种的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现实需要。三全面的应对网络:高效的危机管理必须依赖于一个完善的社会应对网络,整体上形成一个纵向垂直协调管理,横向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共享,指挥协调高效、组织构造完备的网络系统。四成熟的社会能力:危机管理实质是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应急能力的综合考验,因此,加强全社会的危机管理意识培养和能力建立,是一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重点问题:1、公共危机的特点,公共危机分类。2、准确把握我国公共危机分类分级及分期管理的根本内容。3、正确理解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根本原那么。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立教

7、学内容: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建立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属于非常态法制,清楚阐述相对常态法制的不同点,介绍我国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建立是必要内容。一相对于常态法制,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不同点二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缺乏包括:突发事件明确责任不明确、灵敏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没有形成;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充分、不得力。二、公共危机管理法制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第一,内容和对象上的综合性、边缘性;第二,适用上的临时性和预备性;第三,实施过程具有很强的行政紧急性;第四,立法目的上更有强调对权利的保障性;第五,法制制裁具有更大的严苛性三,根据?

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办事机构,承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四、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或者说,行政机关行驶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具体来说,依法行政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原那么:第一,职权法定;第二,法律优先,或称法律优位;第三,法律保存;第四,依据法律;第五,职权及职责统一。五、法律优先,或称法律优位是指上一层次的法律标准的效力高于下一层次的法律标准,法律优先具有以下含义,第一,在已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任何其他法律标准,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及法律相抵触,犯有抵触,都以法律为

9、准;第二,在法律尚未规定,其他法律标准做了规定时,一旦法律就此事项作出规定,法律优先,其他法律标准的规定都必须服从法律。六、国际人权公约中对人权保障的规定原那么包括比例原那么、非扣减原那么和非歧视原那么,其中非扣减原那么意味着即使是在紧急状态下对于某些根本人权也不能予以克减,也称为“人权最低原那么。七、我国现有的有关危机管理的立法还存在的缺乏有第一,立法不全面、宪法依据缺乏;第二,立法较分散,不统一,目前的应对危机的各项法律、法规具有加强的针对性、专业性,部门管理色彩很重,没有形成统一的危机管理法律制度;第三,权利保障不够,现有的专门立法中虽然也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等相关规定,但总体上权利保

10、障的立法目的不强。权利保障制度欠缺。八、依法行政及公共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如何本着“责任政府、效劳政府的理念,积极承当和履行法定职责是必须了解的根本内容。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责二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九、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保障突发事件中公民所享有:不可克减的根本人权;知情权;监视权;紧急救助请求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权;补偿和赔偿请求权。十、?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置人身意外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11、、配备必要的器材。?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蕴含的现代理念包括:人权理念、以人为本理念、责任政府理念。重点问题:1、准确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具体内容。2、正确理解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的根本原理。第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建立教学内容:一、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是政府,政府领导体制的建立需要在权力分配及监视上加以完善。二、公共危机管理的政府职能及机构一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根本职能:1、协调和促进立法。2、预案管理。包括起草预案,审批预案,教育和训练,启动或实施预案,评估预案。3、预测及预警管理。包括信息收集,预测,预防,预警。4、应急处理。包括信息报

12、告,先期处理和应急响应。5、信息发布及媒体管理。6、应急保障。7、社会发动及国际合作。8、善后、恢复及重建。9、监视、检察及审计。10、责任追究及奖惩。11、调查分析、统计及评估、改良。二公共危机管理政府机构设置原那么及机构建立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根本规定。三、改革及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根本思路强调在政府领导和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同时,加强非政府组织、社会力量、专家咨询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并非唯一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应主动配合,共同协作重点问题:1、准确把握政府危机管理的机构设置及设置

13、的根本原那么。2、正确理解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根本职能。第四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建立教学内容:一、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危机预警是突发事件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一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根本功能二建立公共危机预警的原那么三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框架体系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框架包括: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公共危机预警的咨询系统、公共危机预警的组织网络、政府预警系统的法规体系。二、公共危机决策机制危机决策考验领导群体非常态下的领导能力发挥,需要遵循非常态管理的原那么和决策机制。三、公共危机资源配置及保障机制四、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有着比拟明确的规定,重点讲解突发公共事件

14、新闻发布机制的六个方面。五、公共危机的评估机制可以分为:危机风险评估、危机影响评估和危机管理评估。对公共危机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展的评估活动属于危机管理评估。六、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重要意义公共危机管理善后管理重要意义:公共危机的善后管理,是指公共危机的紧急情况被控制后,政府及其管理者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根底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其次,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历。重点问题:1、准确把握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造。2、正

15、确理解公共危机善后管理及评估机制的重大意义。第五章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教学内容: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解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响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那么。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及救援行动,其中包括信息收集及应急决策。二、?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解读三、?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编制暂行规定?解读 四、应急保障含义:应急保障是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局部,市应急救援行动及时、有序进展的根本条件,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及时得到救助,减少财产损失的根本性措施。五、特殊情况下,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值班人员可直接向国务院报告,并同时报告上一级政府。重点问题: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运行机制的根本内容。2、?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根本原那么。3、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编制的根本程序。第六章 自然灾害管理教学内容: 一、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含义:自然灾害紧急救援是指从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到灾情根本完毕期间,各级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