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62131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环相扣.焕发课堂活力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韩城市实验小学:赵江娟今天,我有幸按照我校高效课堂的模式执教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整个课堂我是按照“创设情境,明晰问题、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适时点拨、知识检测,拓展延伸”的框架进行的。总的来说这节课,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抓住主线,理解感悟本文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这

2、篇文章的“命脉”,在教学中,学习目标的设置,我紧扣主线:1、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方面的内容?2、地球的“可爱”和“易碎”分别体现在那些方面?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

3、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二、运用视频,激发领悟在汇报完地球的“可爱”时,我及时播放了视频美丽的地球,并且出示课件,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地球。在汇报完地球的“易碎”时,我播放视频地球你好吗与前面视频所展示的地球美丽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在观看完地球你好吗后,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越发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么做,把课堂教学推向高

4、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心痛、热情与决心。发挥视频的情境功能,从领悟到激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静态单一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视频极具震撼力,它既是文本的拓展,又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三、搜集资料,提升能力 在课前预习要求中,要求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结果在课堂上,讲到人类是否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时,有学生补充了火星上缺乏水、空气,缺乏磁场,人类无法移居。有学生补充资料森林每分钟消失200多顷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课前应该围绕文本搜集相关的资料,以提高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上正印证了这一点,学生动手搜集的资料比教师讲解效果会更好,印象会更深刻。四、知识检测,巩固达标高效

5、的课堂必须通过检测考核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知识检测的设置我有面向全体的习题,有提升能力的阅读题。在进行检测的时候,我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车轮战挑战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组与组之间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很多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都跃跃欲试,一展身手。知识检测不仅在课堂上起到了巩固达标的作用,更掀起了学生动脑、动嘴,和同伴合作的能力。五、因势利导,评价及时课堂始终,我都对学生的汇报,发言进行了及时的评价,并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评价也不同。课堂上新鲜的,有价值的回答会引发满堂喝彩,更会激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发言,我会给分较高。我认为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不要吝惜加分,吝惜表扬,这些载体将会带领学生进入忘我的学习境界,这不是我们老师希望看到的吗?课堂结束时,我让每个小组统计出自己小组的课堂得分,得分最高组,获得明星小组称号。教学后,和其他老师交流,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仍有疏漏。比如说明方法的板书不够及时,课文中的“纱衣”没有给学生解释,一读而过,一个反问句没有指出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致力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意识的加强。这样,高效课堂上,才能环环相扣,彰显语文课堂有序不紊,而又充满灵动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