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61826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近年来,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虾养殖作为一项优势产业而得 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由于生长快、适应性强、个 体大、肉质鲜美、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备受广大养殖业主的青睐,被公 认为优良的对虾养殖品种。但随着养殖生产年限的递增,养殖面积日益扩大,养 殖废水大量排放,使沿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病害频繁出现,严重阻 碍了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促进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就必须不断地探索更为有效的养殖新模式。我公司通过多年的对虾养殖研究工 作,对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试验分析,总结和首次提出了中小规格南美白对虾分 级养殖

2、模式,目前该模式已投产运营,并取得预期的技术成果,批量生产的新品 种中小规格南美白对虾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现将中小规格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 模式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分级养殖模式的技术方案该分级养殖模式采用二级养殖模式进行养殖,主要由一个标粗池和四个养成 池构成一个养殖单元,二者面积均为2.3 亩,且铺盖黑色地膜。南美白对虾苗一 级标粗池放养密度120万尾/亩,养殖20-25 天后转入二级养成池,养殖35-40 天 后上市。整个养殖过程持续60-65 天,养成规格60-80 尾/斤,目标产量2500斤/ 亩以上,年养殖批次不低于 5 次,全年养殖产量显著提高,且养殖成功率要比常 规模式高出 20

3、-30%。养殖各项技术指标详见图表 1。图表1 养殖模式技术指标技术内容指标设计产量2500斤/亩养殖周期60-65 天标粗塘规格2-3亩标粗密度120万尾/亩标粗时间20-25 天标粗规格5-6cm标粗成活率85%养成池规格2-3亩养成密度25万尾/亩养成时间35-40 天饲料系数1.0出池规格60-80尾/斤全年可养批次5批次二、养殖操作流程1 养殖场地XX公司XX养殖场。2 基础设施配备2.1 养殖池状况和养殖用水养殖池分为标粗池和养成池,二者池塘面积均为2-3亩,池深2-2.5m,进 水1.2m。池塘均铺盖黑色地膜,并设中央排污系统。养殖一期用水取自砂滤井(滤水量达200m3/h)过滤

4、的海水,养殖后期添水 使用蓄水池已处理的海水。2.2 蓄水池状况蓄水池蓄水量可达10000m3,抽取砂滤井过滤的海水,使用不低于30ppm的 有效氯消毒处理,曝气3天检测无余氯后即可使用。2.3 淡水井状况淡水井设计:每30亩的养殖用地建立一个淡水井,流量达60-70 m3/h,淡水 资源充足,保证养殖的淡化用水。2.4 增氧机配备每口池塘配备有6000W以上功率的增氧机。3 投放虾苗前的准备工作3.1 清塘清塘按漂白粉(有效率含量25%以上)用量25kg/亩彻底喷洒地膜。3.2 消毒虾池消毒通常安排在放苗前二个星期进行,虾池注水(进水口设置 80 目筛 绢网过滤,以防止敌害侵入)以刚好浸没整

5、个池底为宜,施放30ppm的漂白粉 或其他含氯消毒剂,以杀灭残留在池底的病原生物和包括甲壳类在内的有害生 物。消毒后的第三天再加注经过滤的海水到1.2m,然后用0.3-0.4ppm的溴氯海 因或适量的其它含氯消毒剂进行全池水体消毒,同时启动增氧机。3.3 基础饵料生物培养经消毒的池水会变得更清澈,静置3-4 天后,消毒药物的药效逐渐消失,待 池呈现轻微黄绿色,即可施用培育单细胞藻类的专用肥料培养饵料生物。虾苗放 养前的基础饵料生物培养是对虾养成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基础饵料生物培养 得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放养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基础饵料生物通常是指浮 游的单细胞藻类、底生藻类、轮虫、桡足类以

6、及一些小型的底栖动物。对虾苗来 说,生物饵料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人工饵料所无法比拟的。虾苗放养初 期若水色培育得好,池塘中饵料生物丰富,则虾苗生长快,成活率高,且个体生 长均匀;否则相反。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第一次每亩水面施肥量为1.5-2kg, 2-3天 后再根据水色的浓淡再酌情追加,直到虾池水色呈现为黄绿色,透明度 40-50cm 时即可放苗。4 虾苗的选择和放养4.1 虾苗的选择优质的虾苗是提高成活率和高产的重要保证。虾苗选用无病毒或无特定病毒 苗。肉眼观察,健康虾苗群体发育整齐,肌肉饱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 充满食物,游动能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无外部寄生物及

7、附着污物。虾苗 规格 1cm 左右。4.2 虾苗的放养虾苗放养选择在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太阳直晒或雨天水质混浊时放苗。虾苗放养要求育苗池和养殖池的水温差别不超过3C,盐度不超3%。, 且放苗前必须试水。一级池放养密度120万尾/亩,二级池放养密度25万尾/亩。5 饵料与投喂饵料是对虾的代谢能量基础和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配备优质的饵料和实 施科学的投喂管理,是养虾成败的关键。虾苗进塘后当天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对虾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选择不同型号的饲料,一般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从 0 号料逐步提高到1号、2号、3号料。投喂次数标粗池按6次/日进行投喂,投喂 时间分别为 06时、10时、

8、14时、18时、22时和 02时;养成池按4次/日进行 投喂,投喂时间分别为 06时、11时、17时和 23时。养殖前期投喂量为虾体重 的 5%-10%,中后期为3%-5%,具体参数请参考下图表 2。一般情况下,早晨和 黄昏两次的投饵量要大些,各占日投喂量的 30%,中午和深夜各占 20%。投饵 量可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质肥瘦、虾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图表 2 对虾养殖前期投饵量参考表(以 10 万尾苗计算)日 龄增加量(kg/天)日投喂量 (kg/天)料 型日 龄增加量(kg/天)日投喂量 (kg/天)料 型10.21.00110.33.1120.21.20120.33.4130.21.40

9、130.33.7140.21.60140.34.0150.21.80150.34.3160.22.00160.44.7170.22.20+1170.45.1180.22.40+1180.45.5190.22.60+1190.45.91100.22.80+1200.46.31注:图表2为对虾养殖前 20天的投饵量参数,20天以后通过检查料台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投饵量。)6 虾苗淡化虾苗淡化是对虾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淡化不当直接导致养殖成功率 的高低。淡化可结合当地淡水井的淡水水质状况调整淡化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每 天淡化盐度控制在1%0内为宜。一级标粗池放养虾苗时盐度为25%0左右,随着养 殖

10、时间的往后逐渐淡化,当淡化至盐度为10%时停止淡化,并一直保持这一盐 度至二级养成池。在二级养成池的养殖后期可缓慢添加适量海水将 10%的盐度 逐渐提高到15%的盐度,并保持这一盐度到收获。养殖全过程池水盐度从高f 低-高缓慢调节,目的是使对虾前期适应生长环境,中期生长发育迅速,后期提 高肉质,进而提高上市竞争力。7 水质管理整个养殖过程中只排污,不排水;只添水,不换水。添加的新水是经沙滤过 滤并消毒处理经沉淀的备用水。定期使用漂白粉、沸石粉、生石灰、白云石粉、 微生态制剂等调控水质,保持水质各理化因子在对虾生长的最适合范围内。最适 生长温度25-32C,盐度15-25; pH值7.8-8.5

11、,溶氧5mg/L,透明度30-40cm,氨 氮含量V0.02 mg/L,亚硝酸氮含量V0.1mg/L,底层硫化氢含量V0.1mg/L,化学 耗氧量V 5mg/L。8 病害防治对虾生活在养殖水体的底部,人们通常很难观察到它们的活动和摄食。一 旦发病,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患病个体大多失去食 欲,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很难奏效。特别是目前对养虾业危害最大的白斑综合症, 病情出现多呈暴发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治疗此病的 特效药物。因此,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 治”的方针,通过消除传染源,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提高

12、对虾自身免疫力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确保对虾养殖 的高产稳产。9 整个养殖流程如下图图表 3 养殖流程图三、产量目标要求中小规格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目标:养殖周期 60-65 天,养殖规格 60-80 尾/斤,单产2500斤/亩以上,年养殖批次不低于 5次。四、养殖成本估算和资金来源单位面积单造养殖成本:1.56 万元/亩,详见成本估算表。资金来源:企业自筹。图表 4 单位面积单造养殖成本估算项目单价数量金额(元/亩)备注(单位按亩计算)饲料3.2元/斤2500 斤8000苗种100元/万尾25万尾2500药品600水电0.7元/度1000 度700抽水136度,标粗增氧1

13、44度,养 成增氧720度(增氧按24小时计)人工2000元/月1 口塘/人1000包括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及奖金改造折旧1600改造费用按2万元/亩、折旧年限按8年、年养殖批次按5造计算管理及杂支1200合计15600养殖产量2500斤/亩单位养殖成本6元/斤五、效益估算1 经济效益养殖新模式和原有常规养殖模式相比经济效益显著。具体表现在:第一,养 殖年收益明显提高,从养殖产量亩产 1000 斤上升到 2500 斤;第二,单位养殖成 本降低,从 8-9 元/斤降低到 6 元/斤;第三,单位面积年盈利大幅提高,从每亩 最多1万元的盈利上升到每亩 4万元以上。具体详见图表5。图表 5 二种养殖模式年

14、收益比较常规模式新模式备注放苗密度6-8万尾/亩25万尾/亩养殖周期90-120 天60-65 天饲料系数1.2-1.30.9-1.0养殖规格35-50尾/斤60-80尾/斤经评估,新模式养殖产量1000斤/亩2500斤/亩的养殖技术更为单位养殖成本8-9元/斤6元/斤容易,且养殖成售价11-13元/斤9.5元/斤功率要比原有模利润2-5 元/斤3.5元/斤式高出20-30%。养殖风险系数50%25%年养殖批次2批次5批次以上单位面积年盈利0.4-1万元/亩4万元以上/亩2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养殖生产始终贯彻“生态环境优先,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整 个养殖过程中不排水,不换水,实现零排放;不使用任何药物,保障对虾零药残, 保证质量安全,实现生态健康养殖。另外,分级养殖模式的成功实施一方面可作 为养殖技术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以点带面来拉动对虾产业发展;另 一方面新产品中小规格南美白对虾的开发,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对促进整 个对虾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六、对虾分级养殖模式技术优势总结:对虾分级养殖模式是在高位池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通过分级养殖 避免常规一次性养殖所带来的诸多因素影响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