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语下第二单元第六课导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51230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语下第二单元第六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语下第二单元第六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语下第二单元第六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语下第二单元第六课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语下第二单元第六课导学案(设计人:魏祥梅)一、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2.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第一课时长城谣导学预习1、通读课文,读准下列字词的字音。 隘口(i) 歌谣(yo) 蹲踞(j) 山巅(din) 焚(fn)敕(ch)勒川 槐树(hui) 蝉翼(chn y) 荒莽(mng) 尽(jn)管 尽(jn)头 勒(l)索 勒(li)紧 薄(b)荷 薄(bo)片 夹(ji)道 夹(ji)被 2、 搜集资料介绍作者席慕容:自主完成1诗中主要选取的意象是什么? 2诗歌主要抒发了什么情感? 3、再读诗歌,理清

2、结构 绘制结构图表全诗分三节,结构图表如下: 长城的沧桑长城谣梦回长城 4、 概括每一节内容:5为什么要通过“敕勒”“阴山”“黄河”这几个地名来抒情? 一片槐树叶导学1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 时间线索:感情线索:两条线同步并行构成三块:伤感现在,回忆过去,企盼将来。 结构图表如下: 伤感现在一片槐树叶企盼将来2 第一节诗写了什么内容?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4“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即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 6第三节诗写了什么内容?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 7诗人为什么说“去享受一个槐花香的季节”而不是“桃花香”或其他的花香呢? 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比较阅读 9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10这两首诗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寄托情感? 拓展练习:假如在“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里,席慕蓉和纪弦在长城相遇,你认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根据你的知识设计一段对话,不超过一百字。 明确:不要想应该是什么答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语句要通顺,必要时可简单解释。 今天我们学得两首诗都是借长城和槐树叶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的,请你列举出一些表达这类感情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