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 1.2.2常见物质的检验优化作业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51075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 1.2.2常见物质的检验优化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高中化学 1.2.2常见物质的检验优化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高中化学 1.2.2常见物质的检验优化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高中化学 1.2.2常见物质的检验优化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 1.2.2常见物质的检验优化作业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 1.2.2常见物质的检验优化作业 苏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第二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3种: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含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或灼烧有特殊颜色火焰反应中有气体产生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N气体法B.Cl-沉淀法C.Na+显色法D.Ca2+气体法解析:本题看似是一道信息题,其实所给信息仍是中学常见离子检验知识,N的检验可用NaOH与其反应产生NH3,Cl-的检验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gCl ,Na+灼烧产生黄色火焰,只有Ca2+不能反应生成气体,故D项不合理。答案:D2.下述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先将

2、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验的物质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弱的火焰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B.C.D.解析:观察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并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答案:D3.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即可将盐酸、H2SO4、K2SO4、NaOH和KNO3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AgNO3溶液、稀硝酸B.BaCl2溶液、无色酚酞溶液、AgNO3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BaCl2溶液D.无色酚酞溶液、BaCl2溶液、AgN

3、O3溶液解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为NaOH溶液,变红的为盐酸、硫酸,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的为硫酸;余下的两种溶液,再用BaCl2溶液可区分。答案:C4.在四支编号的试管里分别装有K2CO3、KNO3、K2SO4、Ba(NO3)2溶液,现需要最少种类的试剂将它们一一区别开来,则所需试剂的种类是()A.不用任何试剂B.用一种试剂C.用两种试剂D.用三种试剂解析:用硫酸可检验出K2CO3、Ba(NO3)2,用前面已检验出的Ba(NO3)2溶液检验出余下的两种溶液中的K2SO4,另外一种为KNO3。答案:B5.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

4、,现将13.8 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 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A.肯定有Ba(NO3)2B.肯定没有Ba(NO3)2C.肯定有KNO3和Na2CO3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解析:本题的综合程度较强,它集实验、计算、推断于一体。第一步样品全部溶解于水,即可证明杂质中一定不含Ba(NO3)2,因Ba(NO3)2与K2CO3作用生成难溶的BaCO3,与题设全部溶解不符。第二步若13.8 g全为K2CO3,则恰为0.1 mol,与过量的CaCl2溶液反应,可生成10 g CaCO3沉淀,题设只得到沉淀9 g(小于10 g),

5、则证明样品中K2CO3的含量一定小于13.8 g,杂质中必含KNO3(不与CaCl2反应),如果KNO3的含量稍多,则还可能混有少量的Na2CO3。答案:B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A.苯和四氯化碳B.酒精和汽油C.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D.碘和高锰酸钾固体解析:选项A可利用其在水中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来区分;选项B和选项D可利用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加以区分。答案:C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Cl-、Mg2+、Ba2+、C、S,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

6、集到气体0.04 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K+一定存在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C.Cl-一定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离子的检验。由步骤(1)可知, Cl-、C、S三者中至少有一种;由步骤(2)可知,一定有N,且可知有N0.04 mol;由步骤(3)可知,同时有C、S,且可算出S有0.01 mol,有C0.02 mol,考虑到离子共存问题,可知原溶液中无Mg2+、Ba2+,考虑到电荷守恒,可知阳离子除了N外必定

7、还有K+。故答案为A。答案:A8.为了检验S,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甲: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方案乙:试液无沉淀(也无气泡)白色沉淀请问哪种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解析:方案甲不够严密,因为在含有Ag+而不含S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的实验现象;方案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排除Ag+、 C等离子的干扰(Ag+以沉淀形式除掉,C加足量稀盐酸生成CO2)。如果加入盐酸后既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没有气泡产生,则可认为溶液中不存在Ag+、C的干扰。答案:方案乙最优,方案甲不够严密,若含有Ag+也会出现类似的实验现象,而方案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排除Ag+、C等离子的干扰,更加严密。9.某

8、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Na2SO4和NH4Cl进行鉴别,经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有多种。请你设计4种实验方案加以鉴别并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方案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解析:鉴别通常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或特征反应来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气味、状态、颜色、溶解性或溶解时的热效应等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方法1:根据钠的焰色为黄色来鉴别;方法2:根据NH4Cl受热会分解来鉴别;方法3:根据NH4Cl与碱共热产生气体来鉴别;方法4:根据Na2SO4遇到可溶性钡盐会产生白色沉淀来鉴别。答案:方案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

9、固体样品在火焰上灼烧焰色呈黄色的,原样品为Na2SO4分别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变少而消失的,原样品为NH4Cl分别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样品为NH4Cl分别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样品为Na2SO410.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Na+、C、H+、N、HC、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试纸显红色;取2 mL溶液,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对中所得混合液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试回答下述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对错误的改正方法是。解析:pH试纸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大量H+,则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和HC;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大量存在S;由于步骤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Cl-,将干扰Cl-的检验,所以步骤是错误的,应将用氯化钡溶液改为用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答案:(1)H+、SC、HC(2)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