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范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50994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范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范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范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范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范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范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龙口市实验中学 刘春玲一、教材分析本节对于学生来说,内容新颖,教科书尽可能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学生通过自我动手画图、小组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获得结论中所发挥的作用。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全等三角形的第一课,是学生发展演绎推理和逻辑推理的开始,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活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方法。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并体会利用操作、归

2、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够运用SS孕J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学会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证明两角、两线段相等。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画图、折纸、观察、比较、和交流,在条件由少到多的探索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2)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直观印象,培养学生的严密推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1)在探究中积累数学经验,获得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归纳概括。( 2)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摸索其他的探究方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通过对三角形全等条件条件的探究

3、与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探索过程的成就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四、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并会应用全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 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说明三角形全等,线段相等,角相等有关问题。五、教法与学法鉴于以上原因, 在本节教学中, 我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 尽可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发现并验证结论,经历探索、猜测、验证的过程。在思维训练上进行引导、启发,避免生硬地将知识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接受。六、教学过程设计一个问题情境,通过对所提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自然而然地引入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探索问题,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利

4、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结论,体会成功。在做一做环节中,学生自己画图,猜想,测量,证明,小组交流和师生共同演示课件结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实践出真知。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后,对于应用条件进行猜想、说理时,循序渐进,此时应用课件多媒体演示后,学生自己证明,难度降低,掌握容易,体现多媒体的直观、 方便,同时培养学生大胆发现,严谨证明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学最后环节中, 把本节探究的各种问题利用课件再次展现,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为以后三角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 对本节的知识回顾与巩固, 感受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设计流程:本节在

5、初中数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 同学们不仅要会认识三角形、 图形的全等, 会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还要会构造全等三角形并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在学习过程中 , 从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到应用全等条件进行角与线段大小的比较,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本节是学生接触全等三角形的第一课, 是学生发展演绎推理、 逻辑推理的开始,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学生经过探索,猜想得到结论后再去证明,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发现结论,体会探索结论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水平。设计此课件,我是按照:实践探究猜想结论 - 推理证明知识运用知识拓展感悟规律的思路,达成本节的学习目标。课件的设计,遵循思维的顺序,实践与课件演示相结合,直观严谨,可行性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