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立方米净水厂设计计算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507589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立方米净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5万立方米净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5万立方米净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5万立方米净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5万立方米净水厂设计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万立方米净水厂设计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立方米净水厂设计计算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一、地理条件:地形平坦,稍向西倾斜,地势平均标高22m(河岸边建有防 洪大堤)。二、水厂位置占地面积:水厂位置距离河岸200m,占地面积充分。三、水文资料:河流年径流量3.7614.82亿立方米,河流主流量靠近西岸。 取水点附近水位:五十年一遇洪水位:21.84m; 百年一遇洪水位:23.50m;河流平常水位:15.80m; 河底标高:10m。四、气象资料及厂区地址条件:全年盛行风向:西北;全年雨量:平均63mm;冰冻最大深度1m。厂区地基:上层为中、轻砂质粘土,其下为粉细沙,再下为中砂。地基允许承载力:1012t/m2。厂区地下水位埋深:34m。地震烈度位8度。五、水质资

2、料:浊度:年平均68NTU,最高达3000NTU;pH值:7.46.8;水温:4.521.5;色度:年平均为1113度;臭味:土腥味;总硬度:123.35mg/L CaCO3;溶解氧:年平均10.81 mg/L;Fe:年平均0.435 mg/L,最大为0.68 mg/L;大肠菌群:最大723800个/mL,最小为24600个/ mL;细菌总数:最大2800个/ mL,最小140个/ mL。六、水质、水量及其水压的要求:设计水量: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在原地下水源继续供水的情况下,每天还需 5万立方米。水质: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压:二级泵站扬程按50米考虑。第二章:用水量的计算设计给水工程

3、首先耍确定设计水量,通常将设计用水量作为设计水量。设计用水量是根据设计年限用水单位数、用水定额和用水变化情况所预测的用户日用水总量。设计用水量包括下列用水: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工业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本设计为日供水量为50000 m3/d,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7%,时变化系数取1.5。1、最高日用水量:2、最高时用水量: 式中取1.5,即时变化系数。 第三章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第一节 加药间一、 药剂溶解池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

4、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二、混凝剂的选用与投加 1、混凝剂的选用 混凝剂选用:碱式氯化铝Aln(OH)mCl3n-m,最大投药量为30mg/L。 2、混凝剂的投加 本设计采用自动投药设备,一用一备。三、 加氯间 设计加氯间时,须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1)加氯间靠近滤池和清水池,以缩短加氯管线的长度。水和氯应充分混

5、合,接触时间不少于30min。为管理方便,和氯库合建。(2)加氯间和氯库应布置在水厂的下风向。该水厂所在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加氯间应设在水厂的东南部。(3)加氯间的氯水管线应敷设在地沟,直通加氯点,地沟应有排水设施以防积水。输送氯气的管使用无缝钢管,输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氯水管使用橡胶管,给水管使用镀锌管。(4)加氯间和其他工作间隔开,加氯间应有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加氯间和值班室之间应有观察窗,以便在加氯间外观察工作情况。(5)加氯机的间距约0.7m,一般高于地面1.5m左右,以便于操作,加氯机(包括管道)不少于两套,以保证连续工作。称量氯瓶重量的地磅秤,放在磅秤坑,磅秤面和地面齐平,使

6、氯瓶上下搬运方便。有每小时换气8-12次的通风设备。加氯间的给水管应保证不断水,并且保持水压稳定。加氯间外应有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防毒面具应防止失效,照明和通风设备应有室外开关。第二节 配水井配水井体积为320m3,平面尺寸为10m4m=40m2,水力停留时间T=4min,有效水深8m。 第三节 混合设备为提高混合效果,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加药点设在混和器进口处,并增加药液扩散器,使混凝剂在管道很好的扩散,形成均匀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具有投资较低,无需额外提供能源,易于安装,无需经常维修,混合效果好的显著优点。 第四节 絮凝池絮凝过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

7、,而形成更大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目前国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隔板絮凝、折板絮凝、栅条(网格)絮凝、和穿孔旋流絮凝等。根据各种絮凝池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本设计选择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第五节 沉淀池本设计采用斜管沉淀池。相比之下,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平流式占地面积大。而且斜管沉淀池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 第六节 滤池从实际运行状况来看,V型滤池由于采用气水反冲洗技术,它与单纯水反冲洗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1、较好地消除了滤料表层、层泥球,具有截污能力强,滤池

8、过滤周期长,反冲洗水量小特点。可节省反冲洗水量4060%,降低水厂自用水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2、不易产生滤料流失现象,滤层仅为微膨胀,提高了滤料使用寿命,减少了滤池补砂、换砂费用。 3、采用粗粒、均质单层石英砂滤料,保证滤池冲洗效果和充分利用滤料排污容量,使滤后水水质好。根据设计资料,综合比较选用目前较广泛使用的V型滤池。第七节 消毒方法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其方法分化学法与物理法两大类,前者往水中投加药剂,如氯、臭氧、重金属、其他氧化剂等;后者在水中不加药剂,而进行加热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经比较,本设计

9、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滤后消毒。氯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广的消毒剂,除消毒外还起氧化作用。加氯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虽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较氯强而且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是由于二氧化氯价格昂贵,且其主要原料亚氯酸钠易爆炸,国目前在净水处理方面应用尚不多。第四章:净水厂工艺计算第一节 加药间设计计算一、设计参数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混凝剂的最大投药量a=30mg/L,药的容积的浓度按b=15%考虑,混凝剂每日配制次数n=3次。二、设计计算1、溶液池容积式中:a混凝剂(碱式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mg/L),本设计取25mg/L;

10、Q设计处理的水量,2229m3/h; 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16%; 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2次。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一备一用,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有效高采用1m,则单池尺寸为,高度中包括超高0.3m,置于室地面上。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满足要求。2、溶药池容积:式中:W2 溶解池容积(m3 ),一般采用(0.2-0.3)W1;本设计取0.3 W1。采用2个池子(一备一用),每个池子容积为0.63。有效高采用0.7m,超高0.5m,总高1.2m,池底坡度采用0.02,平面尺寸10.9m,面积0.9,则实际总体积为

11、,满足要求。3、药剂仓库药库与加药间合建在一起,药库储备按最大投药量的30天用量堆高取,通道系数采用1+15%=1.15,则仓库面积为:,取44m24、计量设备投药管流量:查表得投药管管径:,相应流速为。第二节 配水井设计计算一、设计参数设计流量:水力停留时间:二、设计计算配水井体积: ;配水井平面尺寸:;有效水深:。超高取0.4m,则井深为5.0m。配水井出水处设溢流堰,采用渠道与絮凝池连接,渠道宽b=1.0m,流速取v=1.0m/s,则有效水深为,取0.7m超高取0.3m,渠道深。配水井设DN=1200mm的溢流管,溢流水位10.0m,放空管直径DN=800mm。第三节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一

12、、设计参数设计总进水量为Q=53500m3/d,水厂进水管投药口靠近水流方向的第一个混合单元,投药管插入管径的1/3处,且投药管上多处开孔,使药液均匀分布,进水管采用5条,流速v=1.0m/s。计算草图如图4-1。图4-1 管式静态混合器计算草图二、 设计计算1、设计管径静态混合器设在絮凝池进水管中,设计流量;则静态混合器管径为: ,本设计采用D=400mm; 2、混合单元数按下式计算,本设计取N=4;则混合器的混合长度为:3、混合时间 4、水头损失0.5m,符合设计要求。第四节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设计计算一、 设计参数设计进水量絮凝时间:T=20min池平均水深:H1=1.8m超高:H2=0.

13、3m池数:n=2隔板转弯处的过水断面面积取廊道断面面积的1.2-1.5倍。二、设计计算 1、计算总容积 2、每池净平面面积分为两池,每池净平面面积: 3、池子宽度B按絮凝池宽取B=10m。4、池长池长(隔板间净距之和),取21m。5、隔板间距 絮凝池起端流速取,末端流速取。首先根据起、末端流速和平均水深算出起、末端隔板间距,然后按流速递减原则,决定隔板分档数和各档隔板间距。起端廊道宽度:末端廊道宽度:隔板间距按廊道流速不同分为6档:取,则实际流速,按上法计算得:每一种间隔采取4条,则廊道总数为24条,水流转弯次数为23次。则池子长度(隔板间净距之和): 取隔板厚度0.2m,则池总长5、水头损失

14、 按廊道的不同流速分成6段后进行计算。各段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式中: 第i段廊道水流速度(m/s); 第i段廊道转弯处水流速度(m/s); Si第i段廊道水流转弯次数; 隔板转弯处局部阻力系数。往复式隔板(1800转弯)=3; 第i段廊道总长度(m); -第i段廊道过水断面水力半径(m); 流速系数,随水力半径Ri和池底及池壁粗糙系数n而定, 通常按曼宁公式计算,。第一段水力半径:絮凝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及砖组合结构,外用水泥沙浆抹面,粗糙系数,流速系数,其他各段计算结果得: 隔板转弯处的过水断面面积取廊道断面面积的1.5倍,则第一段转弯处流速: 其他各段转弯处的流速:第一段廊道长度:第一段廊道水流转弯次数:则絮凝池第一段的水头损失率 将各段水头损失计算结果列表如表4-1所示表4-1 各管段水头损失计算段数SnLnRnv0vnCnhn 14400.140.380.5755.430.10724400.180.290.4357.800.0656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