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音乐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50723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0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音乐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眼睛绿眼睛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教学准备:各种交通标志 范画课件等。 第一课时 一、 儿歌导入: “红灯红 红眼睛 眼睛眨一眨 车子停一停 绿灯绿 绿眼睛 眼睛眨一眨 车子向前进 车子向前进 ”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拍手唱一唱 。 二谈话 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那我们除了会唱 ,还从这首歌学到了什么? 学:“

2、红灯停 ,绿灯行” 师板书 标题。 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外面就是宽阔的八一路和韶山路,上面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们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些地方。遵守交通规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随意而行,那我们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也会给交通带来阻塞。问一问,平时都遵守交通规则了吗? 三认一认 那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首要的是你们认识多少交通标志,会看交通标志的孩子才是真正懂的交通规则的好孩子。出示多媒体交通标志。 提问的方式进行。(扫描教材图片,用灯片出示) 师板书:红色的标志禁止标志 例如:禁止机动车通行等 黄色的标志警告标志 例如:警告标志,注意信号灯。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蓝色的标

3、志指示标志 例如:指示标志:不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 总结:多认识一些标志 遵守的交通规则更好。 四:忆一忆 下面我们有个机器人,想让同学们看看他做的对不对? 导入多媒体 机器人片段(一分钟) 问:机器人为什么被撞倒了? 学回答 师总结 大家都很棒,大家多说自己遵守交通规则了,那老师想问问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倒入班级四人的例子。 1 谢志鸿和爸爸过马路,红灯还亮着,爸爸就拉着 志鸿过马路,这时候谢志鸿应说:” _” 2 周星宇和同伴们一起过人行横道,同伴们没有看车,一边玩一边过马路.这时周星宇说”_” 3 曹一鸣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爸爸开车超速,曹一鸣是这样做的_ 4 刘龙飞和妈妈过马路

4、,妈妈每次都拉刘龙飞走天桥,龙飞说:”_” 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对错,其他同学补充说明。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互相学习。 相信一定会做的更好,师总结。 五、作品欣赏 欣赏别的小朋友的画,自主发现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1、 过天桥: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小朋友们放学回家过天桥,他们不追跑打闹,按照顺序一个个通过天桥。)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油画棒画的)有没有表现全部的马路和天桥?(只是表现了天桥的一小段和桥下马路的一角,没有表现全部。否则场景太大,人物就小了。) 2、 过斑马线: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过马路)他们是在什么时候过马路的?(红灯把车子停下来的时候)他们踩着什么过马路?(斑马线)他们是

5、不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呢? 3、 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之下过马路)用什么“画”出来的?怎么只有两种颜色呢?(刻纸作画)这里画了些什么动作的小朋友呢? 启发回忆 1、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你能把自己遵守规则的场景画下来吗?先和同学讨论然后再答。 2、用正反范画启发学生:画面要饱满,突出主体。尽量完整,颜色鲜艳。 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以下为赞助商广告教学内容:读童谣“做个好娃娃”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教学目标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2.按节奏念儿歌。3.演奏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二、学念儿歌。1.

6、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三、认识四分休止符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 。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四、打击乐器演奏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

7、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课堂小结:认识了多种打击乐器,还知道了四分休止符,今天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啊!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2通过学习歌曲,让

8、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教材分析: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教学准备

9、: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起学过程:1组织教学。(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2)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2导入新课。(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

10、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

11、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3听录音唱。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4

12、. 朗读歌词。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5. 填唱歌词。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6. 做歌词接龙游戏。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7. 表现歌曲。提示学生用什么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首歌曲最合适,根据蚂蚁的特点,进行研究讨论。讨论前,教师先给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唱出来,(三种速度:慢速、中速、快速。三种力度:强、中强、弱),然后学生通过唱,自己体会感受,选择出合适的速度和力度,并说出理由。如选择强的力度,可能因为蚂

13、蚁的那种吃苦精神;选择弱的力度,可能认为蚂蚁长得小,没有太大的力气。速度也不一样,选择快速,可能认为蚂蚁想快快搬运粮食;选择慢度,因为蚂蚁走不快。不管学生选择哪种速度和力度,教师都予以肯定,这主要为了初步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初步地感受。但是还是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中速和中强的力度来演唱比较好,然后集体拍手或踏步唱一遍。8跳集体邀请舞。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头上带着小蚂蚁的头饰,再找出几个学生当邀请者组成里圈,教师示范里外圈动作,讲明要求,组织学生都参与,都分别当几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9. 老师简单总结活动情况。提问学生,你们通过上这节音乐课有什么新的收获?(学

14、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或体验到了什么?表演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教育等),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来,这种总结方式,让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归纳学习内容,也便于记忆、领会。最后教师期望学生都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附:课堂设计说明: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通过了解小蚂蚁的自然生活习性,引伸到教育学生应该讲文明、懂礼貌。导入新课的设计说明:因为学生非常喜欢蚂蚁,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关于蚂蚁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有了这些资料的准备,一上课,我就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蚂蚁的特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哪些方面,同时也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自然、观察生

15、活的习惯。在学习歌曲时,主要采用了听唱法,默唱法,让学生边听教师范唱、录音范唱,边听音乐边进行律动练习等方式,体会歌曲情绪,感受节奏的不同,逐步学会歌曲。歌曲的歌词记忆是这一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记住歌词,我让学生用“接龙”的游戏演唱歌曲,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记住了歌词,为进一步表现歌曲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歌曲的艺术表现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表达歌曲的意境,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选择用哪种力度和速度来演唱,更能表达出对小蚂蚁的赞美之情。最后用跳集体邀请舞的形式,组织学生全员参与,既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情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小胖胖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自行设计动作进行合作表演2.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