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要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507125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创新设计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械创新设计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械创新设计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创新设计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创新设计要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现代教育创新设计的五大特征。1 教育的指导性。打破采用注入式,统一发式塑造学生的局面,强调发挥学生特长,主动学习。教室熊传授知识的权威变成知道学生学习的顾问。2 教育的综合性。不满足于传授和掌握知识,强调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有封闭的校园转向开放的社会,由教室转向图书馆,工厂等社会活动领域,借助现代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促进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4 教育的终身性。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的迅速更替,创新的不段加强,使人们的学习行为为普遍化和社会化。为了生存竞争,必须不断学习,将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转化为全社会的终身教育。5 教育的创造性。为适

2、应高科技高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需要,建立重视能力培养的教育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造性。二 设计包括哪些基本过程,为什么把施工设计列为其中?答:1.创新设计过程一般分为产品规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四个阶段 2. 因为施工设计阶段是在装配图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的需要产生零件图,按成全部设计图样,并编制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及其他设计文档。在产品投产前要通过产品试制,检验产品的加工性和装配工艺,根据试制工程进行产品的成本计算,对产品设计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优势,可以提高设计速度,提高设计质量,充分调动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优质资源,缩短设计周期,保

3、证设计的有效性。三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四大特征。1. 思维结果的新颖性,独特性。思维的结果是过去未有过的,也可以使主体对知识,经验和思维材料进行新颖的综合分析,抽象概括,已达到人咧思维的高级形态,它包括着新的因素。2. 思维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对于客观事物或问题,表现出勇于突破思维定.,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能根据条件的发展变化及时改变先前的思维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3. 思维的潜意识自觉性。创造性思维的产生离不开紧张的思维和认真努力的解决问题所做的准备工作,其出现的时机往往是思维主体处于一种长期紧张的暂时放松状态。4. 顿悟性。创造性思维是长期实践和思考活动的

4、结果,经过反复探索,思维运动发展到一定关键点,由于某种原因,问题突然得到解决。四 影响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 天赋能力。“天赋能力”绝不意味着不需要任何的外部条件,它是一种资质,一种倾向,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天赋能力便能充分的展现出来。2. 生活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实践活动对于个人思维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3. 科学家安排思维训练,可以促进大脑机理的发展和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技巧。五 阐述创造性思维,创造活动,创造能力的关系。答:创造性思维是人脑机能,创造活动是人从事创造发明的具体过程,创造能力是指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 创造活动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的基础。创造性思维

5、不仅是创造活动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造成果的水平。2. 创造性思维的外延就是人的创造活动,创造能力是影响创造成果数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人的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源泉,也可以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创造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延伸。六 学习创造原理的基础知识有什么实际意思?1.创造原理是人们进行无数次创造时间的理性归纳,也是知道人们发展新的创造时间的基础法则。在机械创新设计实践中可以发现。综合创造的成果 2.运用综合创造方法所设计出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远比传统的机械技术或电子技术设计出的产品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它使传统机械产品和传统电子产品产生了质的飞跃 3.能使已有失误在综合过程

6、中产生出新的价值。 4.在技术上更具可行性的可靠性,是一种使用的创造设计路径。七物场三要素包括哪些?理解完全物场,不完全物场,非物场的含义。物产三要素:两个物和一个场。物产是指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于相互影响的一种关系。完全物场:即可满足物产三要素的物场体系,它是一种能实现物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完整技术体系。不完全物场:不能满足物产三要素的物场体系,或只知两物,或只知一物一场,这是待补建的技术体系。非物场体系:如果只给出一种物或场,则属于非物场体系。显然,它不存在具体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不发生任何技术效能作用。七 列举三种创造理论,简述其时尚的基本途径。1 综合创造理论。基本途径: 1切割式综

7、合创造: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意图,将某一事物加以切开,分割或截取。 2.非切割式综合创造:试制创造者为了实现某一意图,直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在仍保持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条件下,组合成新主题的综合创造方式。2 分离创造理论。基本途径:1基于结构分解的分离创造 2基于特性列举的分离创造。3 移植创造理论。基本途径:1.原理移植创造 2.结构移植创造 3.综合创造。八 实施群体集智法应遵循哪些原则?提出运用此法的技巧(以两个角度。物各提两点)自由思考原则 延迟评价原则 以量求质原则 综合改善原则技巧: 从思考角度:1要求与会者极可能的解放思想,无拘无束的思考问题2要求 与会者要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注

8、意在他人启发下及时修正自己的不完善设想,提出更完善方案 从评判角度:1做一些热身活动,让与会者尽快进入角色.2对自以为不对得设想,不要迫不及待的提出批评,等大家畅谈结束后,再组织分析,做出最终评判。九 为什么设问探求法特别强调善于提问?阐述九种基本提问。因为创造活动离不开提出问题,提问能促使人们的思考,提出一系列问题能激发人们在脑海中推敲,有可能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因此,能够提出富有新意的问题,基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善于提问,从而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借用?能否改变?能否扩大?能否组合?能否缩小?能否重新调整?能否颠倒?能否代用?十 如何理解希望列举中的需求与创造

9、的关系?1需要时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需要是无止境的,未来人的需要将越来越多,也正是需要的这种动态性,创造活动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改变,以满足人类的需要。2.任何一种需要都不是孤立的,他与别的需要是存在一定关系。如果观察一下社会需要的产品,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时最基本的,而且其产量品种的增加必然推动生产资料产品的改进和增加。3。只要村咋着社会需要,就会驱使人们去创造,并用创造成果满足这种需要。产生需要创造满足需要,是社会需要与创造之间的最基本关系,也是社会需要导致创造的动力学基本模式。第五章:1.什么是黑箱法,试运用黑箱法对身边一常见事物作功能特性分析 答: 对于复

10、杂的未知系统,通过利用外部观测、通过分析黑箱与周围环境的输入、输出以及其他联系,了解其功能、特性,从而进一步探求其内部原理和结构的一种方法物品:洗衣机(脏衣物和能量)黑箱(物料分离)净衣物和污物2.系统评估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包括:a.技术评价目标:工作性能指标、加工装配工艺性、使用维护性、技术上的先进性 b.经济评价目标:成本、利润、投资回收期等 c.社会评价目标:方案实施的社会影响、市场效应、节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3.加权评价法有哪些主要步骤?计算定量分值与模糊分值方法有什么不同? 确定评价目标u=u1,u2,un 。 确定各评价目标上网加权系数,用矩阵表示为G=g1 g2 gn其

11、中,gi 1,gi =1。 按评分制式(如10分制)列出评分标准。 对各评价目标评分,用矩阵列出m个方案对n个评价目标的评分值,即:见另一份 对求各方案总分并做比较,分值高者为优 对于某些评价目标(如美观、安全性、舒适度等),人们往往用好、中、差等不定量的“模糊概念”来进行评价。模糊评价就是利用集合和模糊数学将模糊信息数值化,以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1.机械创新设计中的”广义机构”指的是什么?举例说明.答:不仅限于刚性机构,还可选用柔性机构和利用光电磁以及摩擦,重力,惯性等原理的机构,许多场合选用此类机构可使机构更简单,实用.2.为什么要进行机构组合?组合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试用连杆,凸轮组成一种机构.答:1)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机器的运转规律和动力特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齿轮,连杆,凸轮等机构旺旺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可将两种以上的基本机构进行组合,充分利用各自的良好性能,改善其不足,创造能满足原理及要求的,具有良好运动特性的新型机构. 2)串联式组合 并联式组合 复合式组合 反馈式组合3. 某机构的运动形式是匀速旋转运动输入、间歇直线运动输出,对其进行机构选择 答:齿轮连杆间歇传送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