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498508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数字校园建设方案一、数字校园概念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更新也是必然的,但是目前众多教育软件是分散的,不易管

2、理,缺乏一套专业的、综合的、易于管理的集成教学管理平台。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解决了数据冗余、不易管理等问题,实现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数字校园项目建设。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是集办公、教务、总务、人事、后勤、开放教学、学生系统等功能模块为一体,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综合管理平台与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相结合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教育信息服务,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为教育行业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二、数字校园集成核心校级统一信息系统是学校统一_建设的全局性信息系统,能够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有序运转,是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校级统一信息

3、系统具有六个核心要素,即:整合的基础设施、整合的数据、整合的用户、整合的应用、整合的权限和整合的流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建设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应用集成阶段、信息集成阶段和业务集成阶段。三、数字校园目标3.1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学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3.2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

4、本。3.3教学数字化构建囊括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培训等在内的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3.4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促进知识的产生、传播与管理。3.5学习数字化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3.6生活数字化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数字化生活

5、环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利用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内外主要消费流通、学生入学缴费、身份认证及门禁管理等。3.7一站式服务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大学功能、范围将得到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数字化校园。四、数字校园实例1.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建设,必须满足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一卡通的设计要架构在校园网上,不仅具备消费功能,而且还要具备身份识别和校务管理功能。正确处理好一卡通与其他已有的信息系统如:图书管理系统

6、人事、财务、教务等管理系统)的对接和系统数据共享问题是数据集中和应用集成的重要关键。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学校校园网为载体进行建设,是集身份识别、校内消费、校务管理、金融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校园核心应用项目,它不仅是数字化校园系统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点之一。2.数字校园管理平台主要实现了教务管理、行政办公、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图书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功能。开放式教学平台支持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自定义在线课程、在线作业和在线测验等学习活动。学生在家通过教学平台完成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和在线测验等学习活动,并且系统会自动为学生的作业和测验进行评分,

7、并自动记录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这样,老师和家长可即时的掌握学生在家和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构建沟通管道。校园办公平台。主要参与者为校领导、教务、老师、班主任、财务、后勤、人事等。门户网站:主要参与者为群众。学生子系统:主要参数与者为学生开放式教学平台:主要参与者为老师、学生、家长、班主任、校领导等。适用范围:各个高中、初中、小学五、数字校园实现技术1.技术: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范本)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

8、术系统2.rtlet。技术是基于java的web组件,由容器管理,并由容器处理请求,生产动态(范本)内容。portals使用portlets作为可插拔用户接口组件,提供信息系统的表示层。作为利用servlets进行web应用编程的下一步,portlets实现了web应用的模块化和用户中心化。3.webservices的架构4.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架构5.ki/ca技术6.集成技术六、数字校园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一)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缺乏清晰的认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日益彰显,学校在决定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的认识上也体现出差异,通过调研,主要形成以下几类建设目的:为提高学校整体的工作效

9、率,优化工作流程;为拓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手段;完成教育现代化设定的指标要求;提高在同类院校间的竞争能力;完成整体的数据整理;以建设为契机,改善硬件环境等。对不同院校设定的建设目的是赞同的,肯定符合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出发点,不同观点是,笔者认为,应该将数字化校园建设看作对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的变革,应以此作为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而不能孤立的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化是手段不是目的,信息化管理应该集中体现管理理念的革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化建设本身。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能集中在技术方面,应充分考虑管理者、师生在信息化系统中的作用。因此,清晰的建设目的在整体建设应用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0、(二)建设总体规划、设计和需求分析准确性较难把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既涉及到硬件设施的布置、网络环境的建设,又涉及各类使用人员;从业务分布上,涉及管理、教学、教辅、科研、生活服务等各个类别;从参与部门上,基本要覆盖全部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教学部门;从数字化系统框架上,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流程。因此,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整体的规划、设计便尤为重要,而整体设计的困难就凸显出来了。主要体现在,对建设前基础资源的统计和论证难度大,对各类系统的建设需求较难把握。整体的数字化建设必然由各业务子系统组成,在建设阶段,各业务系统的使用者分散在各个部门,对数字化建设所需要硬件环境理解不尽相同,对基础数据的共享范围和数字化系统本身应用中的环节了解不相同,所提出的硬件、数据需求,环节设计等都会大相径庭,这种状况会在建设中形成各业务系统建设程度参差不齐。存在的矛盾是,在总体规划时,既不能实现软件、硬件统一标准建设,也不能只按照使用者提出的需求,应两者有机的结合,准确把握需求,才能在使用过程中减少频繁的修正。(三)建设步骤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是以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的变革为目的,学校的现有管理制度应成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