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497325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卷面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评卷人复核人一、 卷面书写。(4分)二、 按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25分)1. 读拼音写字词。(5分) qun sh zho z y y 犹 富sn snknkn 立 吟 测 称2. 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开( )进取 忍( )负重 不( )奋斗 感人( )腑3. 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写到括号里。(5分)(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个是( )辅导(f) 哺育(f) 悄(qio)无声息(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弥留之际 疾驰而去 针锋相对 深明大意 井然有序 节衣缩食宽容大渡

2、熟能生巧 颠沛流离(3)下面三组词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代替替代 著名名著 式样样式(4)加点语句用得不恰当的句子是( )几个战士趁着夜色,在院子里负隅顽抗,终于等来了增援的友军,一举击退了日寇。妈妈第一次照着菜谱烧酸菜鱼,虽然很认真,结果却远不是那个味儿,这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在回答邻家小弟弟“作文写得好靠什么”时,陈月说:“古人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改善我们的生活水平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地区陆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旱灾。其实,投篮就跟剪纸一样,只要多练习,就会有准头的。4. 按要求写句

3、子。(11分)(1)照样子,写句子。(2分)例: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以绿荫和果实。河流的幸福,在于 。(2)仿造前面两句话,续写两个句子。(2分)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有:春天百合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天碧水携带的阵阵清凉, , 。(3)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2分)枫树的叶子全变成红色,红得那么鲜艳,远远望去,好似一团燃烧的火焰。下雪了,到处一片白色, 。(4)以下列句子为总起句,按总分关系写两、三句话。(3分) 这株柳树真大! (5)写一句勤学好问的名言获警句。(2分)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1.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 ,我的

4、 就立刻变得 。姥姥的剪纸(3分)2.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是 和 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 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 。安塞腰鼓(3分)3.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 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 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 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 朝我们飞过来。草原(3分)4. 从古到今,祖国的安危与荣辱总是高于一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欣喜万分,先是“初闻涕泪满衣裳”,继而“ ”;陆游心系祖国的统一,临终嘱咐儿子:“ , ”;为了国家的利益,蔺相如对廉颇不是斤斤计较、针锋相对,而是

5、 ,真是深明大义啊!詹天佑为了给中国人争气,顶着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 ,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不愧是一位 工程师。(6分)四、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26分)短文1:麋鹿片段(11分)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就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

6、相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67年,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并向各国输出。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估计已经超过2000头。1.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 2. 选择题。(4分) (1)从“据科学家考证”和“几乎绝迹”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介绍事物时,非常注意说法的 。(2分) 生动形象 准确妥贴 通顺完整 (2)短文介绍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但读者觉得前后连贯流畅,是因为恰当地用上了一些词语,如: 。(2分) 数十头,惨遭厄运,几乎绝迹。经历,竟然,从此再后来,随后,最后3. 对于麋鹿的经历,作者先后怀有怎样

7、的情感?请用几个词写出来。(2分) 4. 作者写麋鹿的传奇经历是按 顺序写的。作者介绍麋鹿传奇经历是运用 、 的说明方法。(3分)短文2(14分)看不见的爱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孩子有时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妇女的眼神中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孩子屏住呼吸,一丝不苟,瞄了很久,才打出一

8、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他还在专心致志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默不作声。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

9、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回走。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1. 文中三处画线的语句,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 小男孩是个盲童,他母亲让他练习打弹弓的最终目的是什么?(2分) 3. 结尾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4. 根据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6分)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5. 给短文重新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分) 五、习作。(30分)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同学们的父母或当干部,或当老师,或当医生,或当工人,或在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