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495100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训练(一)【教学目标】1、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2、从句到段认真读,边读边想认真读。3、分清段落,理解每段的意思。4、归纳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文章,理解每段的意思,学会归纳内容,体会文章情感。难点:按照阅读方法完成阅读能力测试题和课后巩固题。【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学会依序读书一、 目的和要求我们升入三年级以后,可以凭借学过的词语阅读一些小短文了。怎样把一篇短小的文章读明白呢?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依序读书。依序读书,不但能够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而且还能从中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依序读书的要求是:1、从句到段认真读。阅读一篇短小的文章要认真读。读一读,看一

2、看,段里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意思;读一篇文章,看一看有几段,每段写了什么内容,又是怎样连段成篇的。读,是懂的基础。下马观花认真读,才能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2、边读边想深入读。阅读时不仅要眼看,还要心想。眼睛看着文字,心里就得琢磨:这句话、这段话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就能把文章所要写的内容、说明的道理,弄清楚,理解透。三年级小学初学阅读,要把文章读明白上下功夫。二、 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同学们年级升高,阅读经验不断丰富,可以创造出许多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我们提倡“三步阅读法”。怎样用“三步阅读法”读懂一篇短文呢?请你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一

3、个铜钱我国唐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韩愈(yu),小时候他在家乡的私塾(shu)读书。有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板,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教室装满。放学以后,学生们都到集市上去了。第二天,有的买来树苗,有的买来竹子可是,谁买的东西都不能把教室装满。老师很失望。一会儿,韩愈来了,只见他从袖(xiu)子里取出一只蜡烛。老师高兴地连连说:“好!好!韩愈真聪明,你买的东西准能把教室装满。”读懂这篇文章内容,我们可以分这样三步进行:1、通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阅读一篇文章,先要从头到尾读一遍,初步了解主要内容。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生字新词的“拦路虎”,妨碍我们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4、,为此,我们要勤于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2、分清段落,理解每段的意思。 通读一篇文章以后,还要看一看全文有几个段落,然后一段一段地读,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这篇文章分4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先后顺序来叙述,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每段写的主要意思是:第1自然段:写韩愈小时候在家乡私塾读书。第2自然段:写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板,让他们买一样东西,把教室装满。第3自然段:写同学们买来的东西让老师很失望。第4自然段:写韩愈买来蜡烛,能把教室装满。3、归纳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理解了文章每段所写的意思,还要进一步归纳出全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会用简洁的语

5、言,说说文中写的是什么。之后还要深入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这就是文中的情感表达。这就是阅读的第三步。一个铜钱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我们把每段的主要意思综合起来,就可归纳出主要内容。这就是:韩愈小时候在家乡私塾读书。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板,让他们买一样东西把教室装满。同学们买来的东西让老师失望,韩愈买来的蜡烛能把教室装满。那么,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要开动脑筋想一想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心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韩愈为什么要买来蜡烛呢,他买的东西为什么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经过分析思考,我们会知道韩愈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遇事他能多分析、多思考,所以

6、能够解决问题。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测试第一例 做贺卡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给爸爸做贺卡。我先找出一张天蓝色的硬纸片,再从收藏的糖纸上剪下猴王孙悟空。我把猴王贴到纸片上,然后,用彩笔在猴王的金箍(gu)棒上添了几笔,仿佛孙悟空举起了一支生日蜡烛。最后,我把纸片翻过来,写上“亲爱的爸爸,祝您生日快乐!”我把这张贺卡放在生日蛋糕旁,心里美滋滋的。 思考与练习 1、 写出“仿佛”的近义词。 2、 仿照例子,写出3个词。 例:美滋滋(ABB) (1) (2) (3) 3、这段文章有 句。从第 句到第 句是写做贺卡的过程。表示顺序的词有 、 、 和 。4、写出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例 家乡的槐(huai)花

7、家乡的春天,槐花一簇(cu)簇地挂满了枝头。雪白的槐花压弯了枝条,半空中就像漂浮着大片大片的白云,空气中弥(mi)漫着甜丝丝的花香。真是槐树开花,十里飘香。我们这里的孩子最喜欢槐花了。一有空就成群结队地往村东的槐树林里跑。我们来到林子里,脱下鞋,紧紧裤带,再往手上吐唾(tuo)沫,“吭(keng)哧(chi)”、“吭哧”地爬上一株不太高的树,坐在树杈上,两腿搭拉着,心里别提有多快乐。满树的槐花将我们包围着,真想钻(zuan)进了雪堆里。一簇簇花贴着脸吻着鼻尖。你不用动手,张嘴咬一口,仰着脖子把槐花往肚里吞。啊!真甜,好吃极了。家乡的槐花真是太美了。思考与练习 1、“香”字在字典的解释有:1气味

8、好闻。 2味道好。 3舒服。 4受欢迎。 下面的句子解释是:(写上序号)(1)真是槐树开花,十里飘香。( )(2)妈妈做的饭吃起来很香。( )(3)昨天,我睡的很香。( )(4)他在公司很吃香。( ) 2、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有 句话。3、写出段的主要内容。段落段的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我们喜欢槐花,坐在树杈上,心里很快乐。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家乡的槐花太美了。3、 全文是围绕哪句话说的。 【课后巩固】荡秋千我走到秋千架前,双手拉住秋千架上的绳子,稳住秋千,小心地踩上踏板,把两脚分开站稳。小红从背后把我用力向前一推,秋千直向前摆去。我连忙半蹲双腿,用力一蹬(deng),秋千向后摆去。我又使劲一蹬,身子朝上一抬,秋千又向前荡去。就这样,秋千一会儿朝前,一会儿朝后。我随着秋千荡来荡去,心里高兴极啦!我大声对小红说:“你看,荡得多高呀!”思考与练习 1、 仿照例子写词。例:荡来荡去(ABAC)(1) (2) (3) (4) 2、根据下面提示,用“|”标出段里层次。(1)我踏上踏板,把两脚分开站稳。(2)小红从背后向前推,秋千一会儿朝前,一会儿朝后。(3)我随着秋千荡来荡去,多高兴。3、写出表示荡秋千动作的词,不要少于4个。(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