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494944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_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宜居城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选题领域:宜居城市、美好家园建设的规划策略杨慧萌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 “宜居”已经成为建设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的首要目标。 在规划领域, 城市设计日益成为各层次规划研究的方法,而城市设计导则是实现上述目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介绍天津在编制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中的探索,简述了天津在确立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 设计导则间的体系关系方面的经验,以及适应管理需求的城市设

2、计导则技术框架。主张应通过城市设计导 则来完成城市设计的规范化与法律化,从而保证城市设计目标的实现。指出规划编制应以人、市民的生活 及其品质的提升作为重要的依托,传递一种城市自身的内在精神。在建设宜居城区的长远目标下,编制城 市设计导则的目的不是得出最终的结果,而是保证作为生命体的城市,朝着更好的方向相对稳定的生长。 关键词:宜居 城市设计导则 天津1引言1.1建设宜居城区的背景分析宜居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的热点, 也是政府及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 国内外专 家学者均从不同角度诠释过“宜居”的内涵。美国最早对宜居城市(Livable city 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年代,从温哥华到

3、华盛顿都以本地城市为研究主体,提出关于宜居城 市的理念以及建设的具体措施。 国内学者俞孔坚 (2007认为 “宜居城市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 城市,必须具备两大条件 :一个是自然条件,另一个是人文条件。宜居城市应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和文化的城市,让人有归属感。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 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 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新基准:建 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中,首次使用以“宜居”为首的 8个方面的客观指标衡量中国 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格局。 在宜居城市排名中, 以往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十分突出的北上广等经 济发达城市均未进入十强。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经济

4、的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会直接 为城市居民带来 “幸福感” 。蓝皮书指出, “把宜居作为城市的基本和首要功能,推动城市协 调、 和谐、 可持续发展, 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竞争力” 。 建设宜居城市, 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 美好的生活,显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1.2天津编制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的契机天津作为国际港口城市、 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其中心城区是天津实现城市定位和 “双城”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以来,天津相继完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一系列 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实现了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及中心城区各分区总体城市设计全覆盖。 区别于以往的平面控制和规划指标

5、 “城市设计” 成为达成十七大时期天津 “中心城区全 面提升”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众多设计单位编制完成的不同规划层次、不同设计深度、 相互缺乏衔接的城市设计成果成套摆在眼前,在管理中如何使用却成了问题。在此局面下, 天津市规划局提出由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将城市设计成果统一转化为城市设计导则, 以建设宜居城区为目标, 实现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全覆盖, 加强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总体控 制和引导,形成一套覆盖全面、目标清晰、操作便利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标准与管理体系, 弥补传统规划管理中单纯进行建设指标管理的不足。2. 宜居城区视角下的案例研究天津中心城区总用地 334平方公里,包括 10个行政分区

6、、 19个重点地区, 176个控制 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编制城市设计导则所依据的城市设计方案涉及 50多家设计单位和多 种建设模式。 如何确立传统控规与城市设计导则间的体系关系, 如何设计适应本地管理需求 的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框架, 是编制人员首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无不围绕着一个核心:面对如此大面积的规划范围, 规划的目标宜居城区该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带 着种种疑问,城市设计导则的发源地旧金山,成为导则编制过程中案例研究的主要对象。1970年,旧金山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的计划在实施中同样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 城市规划局为了确保城市环境在微观层次的质量, 将设计计划转换成特殊的设计

7、导则。 并于 1982年正式编制了市际城市设计导则, “明确规定哪些方面的开发是应当受到鼓励的,哪些 方面的开发应当被抑制。它为区一级和邻里一级更详细的城市设计规划提供了一个框架” 。 如今,旧金山的诸多特性,使它与巴塞罗那、耶路撒冷比肩,成为“世界上最值得去的 50个地方” 之一。 这些特性包括:公平、 美丽、 宜人、 紧凑和多中心、 多样化、 生态的城市; 平等分配食品、居所、教育和希望;艺术、建筑和景观能激发想象力,并使人感动;公共空 间有利于形成社区, 并鼓励人的交流;形成集中和统一的社区,尽量缩小人与人的距离;多 样的活动产生活力和感染力,创造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图 1:旧金山 Mis

8、son Dolores Park:不仅 提供丰富的公园活动,更为城市提供了绝佳的观 赏整体风貌的视角和拍摄点。图 2:旧金山十分注重历史与自然环境的保 护, 在总体城市规划中将保护与发展并举列为恒久 的城市目标。 山顶挺拔的建筑加强山的形状并保护 景观,低矮的小尺度建筑建在山坡上。在城市设计导则约束下形成的旧金山的上述特性集中展示了“宜居城区”的构成要素, 同时也为城市设计导则编制人员提供了两点启示:1、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法则使城市设计导则成为实现城市设计的目标过 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城市设计导则来完成城市设计的规范化与法律化, 将其纳入 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中,从而形成城市良好

9、的形体秩序并提升城市环境品质。2、应当传递一种城市自身的内在精神城市设计的实践和探索并不是就事论事的, 而是以人、 市民的生活及其品质的提升作为重要的依托。 城市之所以美好, 在于城市长期以 来形成的多元性与混合性,在于它所承载的美好生活。3. 天津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探索3.1建立宜居城区的骨架在理论梳理及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人员对天津的整体空间特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着手编制两个层次的城市设计导则。3.1.1第一个层次: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将 334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作为其规划范围。自明永乐二年在三岔河口设卫建城至今, 天津经过 600多年的发展变迁, 逐步形成了沿海河发展的城

10、市格局。 海河像一条玉带蜿蜒流 过,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是城市生活的起源,它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与灵魂。 中心城区 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工作重点是建立总体空间艺术骨架, 从战略视角对城市特色和山水格局 进行宏观尺度上的预先控制和约束。 突出海河在城市文化、 景观特色上的价值, 串联多中心 的城市结构,促使城市沿海河向外拓展,缓解市中心高开发强度与历史遗产保护的矛盾。 图 3: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结构 通过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 对全市各地区和重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形态特色、 功 能布局、交通组织、 建筑风格与色彩等有了较为明确、详细的引导,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方向 和规划要求, 优化支撑了空

11、间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优化调整了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并规范控制了建筑风格等城市细节。3.1.2第二个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层面的城市设计导则天津市中心城区被划分为 176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 与其相适应, 编制 176个单 元的城市设计导则。 这一层次的导则成果重点服务于规划管理, 可以直接应用到项目审批中。 图 4:“一控规两导则”规划管理体系这一项工作内容是与课题天津市“一控规两导则”编制与管理研究同时进行的。在 最终建立的天津 “一控规两导则” 规划管理体系中, 控制性详细规划强调总体控制和综合管 理,土地细分导则为开发建设控制和平面管理,城市设计导则为空间形态引导和立

12、体管理。 将这一由单元层面深入到地块层面的城市设计导则, 按控制深度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为单元整体形态特征引导, 包括总体风格、 空间意象等五个系统分类, 分则为地块空间 环境要素控制, 包括建筑高度、 贴线率等十个基本要素和建筑骑楼等五个特色要素。 控制要 素从总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力求实现空间布局的整体性、风貌特色的连续性。工作前期, 针对与城市空间品质相关的一系列专项课题进行了研究, 如建筑体量、 风格 色彩、 街道分类等, 在充分挖掘天津建筑文化、 街道肌理等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指 导性控制要求, 推动已经编制完成的各层次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为系统、 全面的城市设计导则。

13、如在建筑高度控制方面, 采用分区分重点的控制手段,运用视线分析、 高宽比控制、日照分 析等方法,针对历史街区、河流两岸、公园周边的建筑高度进行研究。以大量国内外编制经验和操作实践的分析为基础, 编制层级明确、 便于查阅、 指导性强 的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编制规程 ,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表达形式,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和 法定化,为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表 1:以控规单元作为编制单位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框架 3.2 树立宜居城区的品格 伊利尔沙里宁曾说: “许多人士把城镇规划当作纯技术问题,在进行规划时只管就事 论事,而忽视了重大的精神要求。 ”在编制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的过程中

14、,编制人员始终没 有忘记,正是天津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天津市民的精神追求、生活方式,塑造了这座城市生活 的整体质量和内在品格,它既是城市魅力的关键,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 在认清这一问题的前提下, 以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确定的城市格局为基础, 在第 二个层次、 也就是与传统控规单元的规划范围相适应的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中, 将编制单元 划分为三种类型:历史文化保护地区、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与其对应,编制三种类型的城 市设计导则,涵盖三个不同的方向。 图 5: “一控规两导则”规划管理体系下,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技术路线 3.2.1 第一种类型: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城市设计导则 针对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实

15、, 能够比较完整、 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天津 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的地区。毫无疑问,历史街区是城市 记忆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历史街区内的建筑、街巷、河流和树木都是市民对家乡认 知以及感情依托的重要载体。 这类导则以保护为导向, 其目标是整体保护历史街区, 并使其成为当代城市生活的一部 分。导则的编制原则是保护各类物质及非物质文化要素,强化街区风貌特色,小规模的、缓 慢的更新,强调自然的真实的演进,以此来维护历史街区中真实的城市生活。 3.2.2 第二种类型: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 重点地区以满足城市公共生活需求为主要功能,体现在用地性质上,即以公共服

16、务设施 用地为主。其控制对象通常是中心城区中的新建项目,对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景观环 境等具有重要影响,与建设实施紧密相关,故其控制深度和广度也都超越另外两类导则。 以天津文化中心周边地区为例,城市设计导则成果有数百页,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 层次逐级深入地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 但其根本目的并没有变为市民提供更好的、 多样 化的城市公共生活。如针对街道的控制,导则在宏观层面划分了 6 种不同类型的街墙,并通 过限定街墙高度、建筑贴线率、建筑退线等指标的方式,赋予了各类街道不同的性格特征; 中观层面则从地面层用途、出入口、停车场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最后所有的控制指标落实到 地块层面以便于管理人员使用。 其各个层次控制指引的目标是一致的: 改变固有的以机动车 通行效率为唯一衡量标准的道路设计方法,强调街道应集商业、休闲、交流和交通功能于一 体,承载城市生活。 3.2.3 第三种类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