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49459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昨天给大家介绍的老 七种手法。“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 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本期带大家了解一下 “新七种”SfQC七大手法矩阵數据解析法1. J法(亲和图法)(Affini ty Diagram)2. 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3. 系统图法(Sys tema tization Diagram)4. 矩阵图法(Mat rix Diagram)5. 过程决策计划图法(Proce

2、ss Dicesion program Char t)6. 箭条图法(Arrow Diagram)7. 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新QC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亲和图一一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关联图一一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PDPC 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矩阵数据解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新QC七大手法概述:新QC七大手法的特点: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 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 引发思考,有效解决凌乱问题; 充实计划;防止遗漏、疏忽;使有关人

3、员了解;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 确实表达过程。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新 QC 七大手法的五项益处:迅速掌握重点-实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用,寻求解决之道。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要求成果。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彼。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新旧QC七大手法的区别:1.2.3.4.5.6.7.8.9.1.2.3.4.5.新七大手法并不能取代旧七大手法,两种品管手法相辅相成新旧七大手法使用范围:亲和图法1. 定义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其相互

4、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 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 种方法。亲和图法是1953 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数据予 以整理时研究开发的,也叫J法。2. 应用时机讨论未来的问题讨论未曾经历的问题 针对以往不太注意的问题,而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评估3. 适用范围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对策;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 用于企业方针,目标的判定及推展; 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用于 TQM 的推行;4. 亲和图特点 从混淆的状态中,采集语言资料,将其整合以便发现问题 打破现状,产生新思想; 掌握问题本质,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 团体活动,

5、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员参与意识;5. 亲和图类型个人亲和图 主要由一人来进行,重点放在资料的组织上。 团队亲和图以数人为一组来进行,重点放在策略方针上。6. 亲和图制作步骤决定主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没有掌握好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以求掌握; 对还没理清的杂乱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归纳; 对旧观念重新整理归纳。用一个整句来描述需要讨论的问题,如: “为家庭计划一个愉快的假期时涉及哪些主要问题?” “今后,本公司应如何开展质量保证活动?”等。 针对主题来进行语言资料的收集 就所讨论的问题,想出至少20条意见或争论点,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收集意见 的方式可从以下方面) 直接观察,亲自了解 面谈阅读,听

6、取他人描述,亲自查阅文件 回忆过去反省考虑法头脑风暴法 重新讨论确认,修正语言资料 语言资料卡片化:用显著的标识和粗大的字体把每一条意见分别记在卡片上。 卡片的汇集、分组:整理,收集卡片,将卡片分成几个相关的类别 (卡片编组) 制作亲和卡片:编组编写主卡片,将每类意见归纳为一个简要的主题内容 卡片的配置排列:绘制最终的亲和图7. 相关注意事项 按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分类。 应慢不应急,不适应速战速决问题和简单问题 擅用“头脑风暴法”一般不与其他 QC 手法一起用。关联图法1. 定义 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缠的问题及其因素,用箭头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分析工 具,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项目的方法。60年代

7、由日本应庆大学的千住镇雄教授开发出来的,正式的全名叫做管理指 标间的关联分析。2. 适用范围 用于纷繁复杂的因果纠缠分析 用于现场问题的掌握 用于市场调查及抱怨分析 用于方针管理的展开3. 应用最佳时机 当问题发生时,个人力量有限,因此“关联图”需要藉由许多专业的干部或有共 同关系者共同合作,以广泛、深入且有效的共同讨论模式,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使用关联图拥有自由表达的特点,再加上没有图形制作上的限制,因此开放 思考的转变及应用对策的展开都变得很容易,可加速对品质管理上的改善活动运 作。影响事件的因素众多,且各因素间相互关连性大时。 欲深入探讨该问题事件。想要使各关系与要因间逻辑明确。 想要

8、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4. 关联图的特点适合整理原因非常复杂的问题;容易取得成员的一致意见; 从计划阶段一开始就可以广阔的视野透视问题形式自由,有助于因素之间的连接和转换;可打破先入为主的观念;5. 关联图类型a. 多目的型(两个以上目的)b. 单目的型(单一目的)c. 中央集中型(向外扩散)d. 单向汇集型(单向顺延)6. 关联图做法 决定题目以标记写出主题; 小组组成集合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小组资料收集运用脑力激荡,寻找原因;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作卡片; 连接因果关系制作关联图;修正图形讨论不足,修改箭头; 找出重要项目、原因并以标记区别; 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别人易懂;提出改善对策。7. 制作关

9、联图步骤制作原因、问题卡片排列卡片:依因果关系排列 决定一次原因:将问题点与原因有直接关系的用箭头连接,因指向果 将所有的卡片用箭头连接,形成关联图 看关联图,明确因果关系的合理性8. 判别方法a. 箭头只 进不 出是 问题;4b. 箭头只出不进是主因;c. 箭头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d. 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9. 注意事项要针对复杂的因果关系;原因查找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考虑; 针对找到的原因排序时适当调换位置;中间关键因素也要作为主因对待;10. 案例某车间照明耗电量大,QCC小组针对此情况运用关联图 进行原因分析。系统图法1. 定义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

10、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 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2. 适用范围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可与因果图结合使用; 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创意进行展开。3. 系统图的特点 很容易地对事项进行展开; 易于统一成员的意见; 容易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4. 系统图类型对策展开型:将问题对象所构成的要素有系统的展开,使关系明确,即上一级手 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目的手段目的*手段构成要素型:目标、目的达成的对策、手段有系统的展开、获得,即最 后的

11、要素就是需要实施的方法和手段5. 系统图做法 确定目标或目的; 提出手段和措施; 确定所设定目标的限制条件; 评价手段和措施; 第一次展开,讨论出达成目的的手段第二次展开,再展开,直到不能再展开,或认为可具体实施为止;制作实施手段的评价表绘制措施卡片,作成系统图;确认目标是否能够充分的实现;制定实施计划,确定进度、责任人。6. 注意事项系统图也适用于生产管理外,还可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针对最下一阶层的手段应具体,并且要提出具体实施的对策和计划;针对改善对策可以进行有效评价,从实效、实现性、等级考虑;7. 系统图优点 虽然在解决问题的步骤中,每个阶段都可以应用系统图,但是最重要的是在“拟定 对策

12、”的阶段中,活用系统图可以充分发掘问题的潜在原因,并且选定欲解决的目 标之后,在将对策具体化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系统图,协助我们拟定对策。图形一目了然。完整做出系统分析,避免遗珠之憾避免主观判断,容易达成共识且较具说服力。思考具逻辑性,不会偏离主题。8. 案例矩阵图法1. 定义从问题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间行与列的关系 或相关程度的大小,探讨问题点的一种方法。2. 适用范围所谓“矩阵图”就是利用多元项的思考方式,分析现象、问题与原因三者之间的 关连性,组合要素间的各项关系,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探索出问题的 型态与内容,获得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适用于:探讨多组

13、资料群间的相互关系时。 需要将对策事项做多元性评估时。参与者评估复杂事件时。“ 明确各机能与各单位间的关系;“ 明确质量要求和原料特性间的关系;“ 明确质量要求和制程条件间的关系;“明确制程不良与抱怨或制程条件间的关系;3. 矩阵图特点 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构想和资料; 能使因素的关系明确化,掌握整体的构成情形4. 矩阵图种类L 型矩阵 图T 型矩阵 图Y 型矩阵 图X 型矩阵 图5. 矩阵图做法确定事项:如印刷用布污损问题 选择构成事项影响的因素群:不良现象因素群;不良原因因素群;加工过程因素群。选择合适的矩阵图类型:T型矩阵图讨论确定各组要素的组成绘制矩阵图“ 根据选定的矩阵图模式,将待分析

14、的因素群安排在相应行、列(或纵)的位 置上,并依据事先给定的顺序填列各个因素。“ 确定表征因素之间关联关系的符号,通常用“”表示两个因素之间存在密 切关联关系,“O”表示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一般关联关系,“”表示两个因素 之间可能存在(或存在较弱)关联关系。对隶属于不同因素群的各个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并用 既定的表征符合进行标识。解释矩阵图特征:通过分析矩阵图,确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现象), 最可能的引发原因,以及导致这些原因的最可能的根源。数据统计寻找着眼点:对矩阵图中的问题(或现象)因素群,进一步收集 数据并绘制柏拉图,以确定主导因素。针对主导问题,就矩阵图中的原因因素群, 进一步采集数据绘制柏拉图。以确定主导原因,就矩阵图中的加工过程(工序) 因素群,进一步采集数据并绘制柏拉图,以确定主导工序。制订针对问题根源的纠正措施验证所采取的措施有效性6. 应用矩阵图的优点易累积众人的经验。容易掌握全体要素间的相关性。利用多次元的观察,显示潜伏的内在要因。 避免太过详细或抽象的表现方式。7. 注意事项 在评价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时,要获得全体参与讨论者的同意,一般不可按以少 数服从多数人的表决通过来决定。PDPC 法1. 定义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