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46091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3.2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2007 年4月,教育部决定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其中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为该计划 的一个核心项目。2007 年9月,教育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办在江苏扬州和河南鹤壁两市组织了教育技术能力试点培训,试验初步取得了成功,试验统计结果表明该教材无论从内容还是 形式都具有较好的质量,获得了大部分参与培训老师的肯定与好评(见表1、表2及其直观图),参与培训的教师在短时间内教育技术能力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在短 短6天之内设计和开发了1课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和与之配套的演

2、示型课件,学员的教学设计能力、课件开发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都得 到显著提高,另外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意识与自我效度感也得到显著提升。 在此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教材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新版本的教材就是在这一次试验的基础上修改完成,虽然不能说现在这本教材就很完 善了(这需要时间不断的去改进它),但相对于目前众多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培训教材,它还是有许多优点可言的。具体地说,本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本教材的指导思想 本教材无论在教材的设计理念还是内容组织和活动设计上,都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1)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既重视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又注重 网络环境下

3、的交流与学习,本教材已经实现了内容与活动在真实课堂与网络平台上的无缝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体现教育技术应用的新趋势,使得培训本身就 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典范,这部分隐性的知识对学员的学习、后续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2)充分发挥“主体主导”教学结构思想,强调讲授式教学方 式与探究式教学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方式相结合:运用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论方法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既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又不忽视教师的示范、讲解等主导作用的发挥,使参训的教师可以作为学习者来体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刻内 涵。 (3)将教学内容与学习活

4、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它们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教材既是一本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理论与方法教程,又是一本学习活动 手册,真正的做到了学本与教本的统一。 (4)成人已有经验、学习中收获与学后应用反思的混合:尊重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充分发挥其有丰富的经验、明确的学习 目的、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之真正为了应用而学习。 2教材以真实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为支持 教材的编写吸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多年来在中小学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教学改革项目的经验,立足于教师的真实教学背景,教材以一个大的、具有挑 战性的真实任务(见图3)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资源开发为起点和

5、终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突出了“真实”任务驱 动,以应用需要为核心。所谓“真”,是这个任务必须完成某种外显的、看得见的、物化的结果,从而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动机,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在此基础上以真实任务为框架和层级分解的“子任务”来组织各个模块和活动(见图4)以任务为支架,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为支持这是本教材的特色之一,它使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强,又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教师深入理解和掌握应用的方法和技能。 图4 真实任务层级分解图3突破常规培训教材的框架,建立了创新的教材体系 说它的体系创新,突出地表现在教材内容编排上,打破了以往培训教材的编写风格:(1)教材以学生的视野展

6、开教材,融合教与学的活动为一体,将学本与教本统一 起来,不需要再单独出版教学用书或活动用书来指导培训活动,做到一书通用。(2)教材以模块和活动为基本框架,并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融会 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围绕着活动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理论导学、技术导航、提示卡,使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有机地融合到真实应用之中,从而能迅速 培养学员教育技术能力(见图6)。(3)每一模块前都有一个概念图(即学习内容概要)将分散于全模块的知识、概念和方法(存在于“理论导学”和“技术导 航”中)联系起来,通过知识可视化技术加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4)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编写上,教材内容侧重新理论、新方法

7、、新技术的应用,教学 案例来自新课程教材内容,反映了教育技术应用的最新成果,且图文并茂,行文活泼。 4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本教材的重要特色 传统培训教材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如有的教材将培训分为“理论篇和技术篇”或者 “理论篇和实践篇”,这种人为将理论与实践隔离的做法对于培训是非常不利的,本教材在这一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真实情境中,突破理 论讲座、学习实践等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限,真正地将理论、方法、技术等融入到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中,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和挑战性,使学员在体验中学 习,在学习中体验,做到了文道统一。(2)通过多种实践性活动(如师生互动、头脑

8、风暴、讨论、辩论、案例观摩、超级教师PK游戏,反思等),使学员在参与 过程中掌握各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策略与方法。(3)每个活动中通过“理论导学”概括知识体系,以帮助学员对基本知识的掌握,通过“技术导航”指导学员基 本技能的学习;通过“提示卡”启发学员思考,以深化学员在意识与社会责任方面的认识。 5. 采用立体化教材建设模式,构建丰富、开放的教材体系 本教材体系采用“三位一体”的教材建设模式(印刷材料+配套光盘+网络平台),见图7。印刷材料大约二十万字,200余页,行文活泼,图文并茂,正如前所述,印刷材料不仅是师生开展培训活动的指南,也是基本知识体系的教学用书;配 套光盘分为两种:(1)一种是

9、综合DVD光盘,随书发行,容量高达3.5个G,包含案例(有文字、课堂实录、图片等多种媒体形式,适于不同教学需要)、活 动模板、阅读资料、评价参考量表。本教程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以案例为支持,为教学配备了大量的案例,包括教学设计方案,视频案例,课件案例等,利用光盘的资 料、案例学员可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学习,目前我们也正在考虑缩减容量,出一张VCD光盘,以适应广大偏远地区;(2)另一种是案例光盘,每个培训点发 行一套,十几张VCD光盘,都是中小学各个学科的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频案例,它们以鲜活的例子反映了我国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研究现状,极大地 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这一套网络培训系统既支持培

10、训期间的教与学,也支持培训后教师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培训平台包含光盘中所有的资料、案例, 还将拥有更多的阅读资料、案例、各届学员的学习成果;同时它还支持学员的在线评价与师生互动,如“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小组自评,提交作业”。 另外,该教材的特点还体现在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 学人员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初级)这本教材是在借鉴大量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教师教育领域成功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手 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而创作出来,是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多年努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模式的总 结,希望本教材的出版能实现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规模化,这正是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走向深入发展的最迫切需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