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复习资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46047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探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勘探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勘探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勘探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勘探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探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探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煤炭储量:指蕴藏于地下、经过一定地质勘查工作确定符合储量计算标准、具有一定工 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炭资源量。2、煤炭资源量:可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煤炭埋藏量。3、储量:指经过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并在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的数量。4、基础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 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5、资源量: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6、详终勘査/普终勘査:对于一些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虽用最小的线距(一般为250m) 仍不能取得探明的或控制的资源储量的地

2、区,可在详查或普查以后不再进行进一步勘查,提 交详査或普査资料作为建井依据,能获得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资源储量的,称为详终勘 査,只能获得推断和预测的资源储量的,称为普终勘査。7、生产勘査:指为査明生产矿井采区内部影响正常生产的各种地质条件而进行的地质勘査8、山地工程:山地工程是为了达到某种地质目的而挖掘的槽、井、巷等,包括剥土、探槽、 探井、探巷以及老窑清理和小煤窑的调査等,也称坑探工程9、变异系数:为了消除观测值本身大小的影响,把标准差除以平均数,作为衡量一批数据 中各观测值的相对离散程度的一个特征数,这个特征数即为变异系数。公式:10、 可采系数:为了分析煤层可采性采用的概念r =丄x

3、 I。/11勘査程度:指勘查区(井田)在建井设计以前对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0 研究和查明程度。用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储量比例表示。012、勘査深度:指勘査区的深部边界,即勘査区储量计算和评价的深度。13、煤层取样:取样是从煤层中采取一小部分,作为化验和试验样品,这一工作过程为取样。14、回次进尺:每回次钻具下到孔底进行钻进到提钻为止,这一循环过程中钻头钻取岩石的 长度 回次进尺=上次残尺+加尺( -减尺) -本次残尺=钻具全长-上次累计孔深-机高-机上 余尺-本次残尺15、原始地质编录:是指对勘探工程所揭露或通过坑探工程及钻探、物探手段所获得的地质 现象描述和记录下来,并经整理成原

4、始图件、数据和文字表格等。16、分层深度:指岩(煤)分层界面在钻孔中的深度。17、综合地质编录:在煤田普査与勘探过程中,把获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 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图件、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的综合性研究工作。18、内边界线:凡煤层厚度、煤质符合工业要求的最边缘钻孔的连线19、最低可采边界线:煤层最低可采厚度点的连线20、含煤率:指勘査区内可采煤厚的钻孔数与见煤层位的钻孔数的比值,或沿走向或倾向巷 道内开采煤体总长(或总面积,或总体积)与巷道含煤位的总长度(或总面积,或总体积) 的比值 q = A Xi。 q =丄 x 100 o4三维立体分类框架图中的三个分类轴及其意义

5、P53答: E轴为经济轴-即指经济意义。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4 级 F 轴为可行性轴-即指可行性研究程度。分为: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概略 研究 3 级G轴为地质轴-即指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4级6煤炭地质勘査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任务P89答:1980年以后,我国将勘探程序划分为4个阶段:预查: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普查:对工作地区有 无开发建设的工业价值作出评价;为煤炭工业的远景规划和下一阶段的勘探工作提供必要的 资料。详查:为矿区建设开发总体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对影响矿区开发的水文地质条件和 其他开

6、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勘探: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9简述找煤的直接和间接标志P146答: (一)直接找煤标志 1. 煤层露头 2. 煤屑 3. 煤的风化产物 4. 烧变岩 5. 老窑遗迹 (二)间接找煤标志 1. 微地形 2. 植被情况 3. 植物化石 4. 地名10简述勘査工程布置系统及其类型P154; 勘查工程布置系统是指勘查工程在平面上的排列形式。从勘查区的实际情况和煤矿建设实际 需要出发,正确、合理地选择勘查技术手段,采用一定的排列组合形式,用尽可能少的勘查 工程量争取达到较好的地质效果,即用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时间,查明煤层的赋存状况,以 满足提交合格的地质报告为

7、目的,做到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勘查工程的布置采 用一定的形式,用尽可能少的勘查工程量达到最好的勘查效果;勘查方针:全面控制,突出 重点。类型: 1.勘查线系统 2.勘查网系统 3.叠合勘查系统11简述勘査线的布置方式P154;(1)当地层产状明显且沿一定方向变化不大,为简单的单斜时,勘查线垂直地层走向成平 行排列的方式布置。(2)当地层褶皱紧密,两翼走向虽有一定变化,但基本与褶皱轴向一致, 且为线状褶皱时,勘查线垂直褶皱轴成平行排列布置。(3)当地层走向变化大,且主要呈弧 状时,勘查线可不平行,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勘查线可在其延长方向上相交。(4)当地质构造 为盆地或穹窿时,勘查线呈放射

8、状布置(5)当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层产状在勘查区内变 化大且规律性不强时,则勘查线可采用平行、斜交或放射状等综合布置方式。13简述勘査线布置的基本要求P156;(1)在勘查区内布置勘查线时,首先要根据岩层产状与地质构造特点,选择合适的布置方 式布置勘查线,先确定线距,之后再在勘查线上布置勘查工程(2)勘查线应尽量垂直地层 基本走向和主要构造线方向,两者夹角应大于75(3)勘查线的布置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地 质成果,如实测剖面、探槽、物探线等,以便进行检查对比(4)主导勘查线一般应在井田 中央或井筒附近以及区内地质构造具有代表性地段,以获得完整的煤系剖面和控制构造形态 (5)勘查线的布置应尽量避开不

9、利于施工的地段14简述影响勘査工程布置的地质因素P160构造因素(1)煤层产状变化:走向变化影响勘查线的布置方式;倾角变化影响勘查线上 勘査工程的疏密和工程类型(直孔或斜孔)(2)构造发育程度:影响勘査难度和勘査工程疏 密(3)岩浆岩破坏程度:影响勘查难度和勘查工程疏密含煤特征因素1)煤层的稳定程 度:厚薄变化、分叉尖灭、冲刷带、可采边界、高灰分/硫分带等,影响勘查工程的密度(2) 煤层层数及主要可采煤层在剖面上的分布:浅深孔配合,控制勘查程度和深度(3)煤层对 比的难易程度:难对比的地区加大工作量地貌因素(1)掩盖程度:暴露区/半掩盖区、掩 盖区、构造复杂区(2)地形特征:勘查手段、施工难易

10、15勘査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P161(1)首先划分勘查区的勘查类型,根据勘查类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布置线距;如何布置 线距是一个难点;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煤的勘查类型主要依据构造复杂程度和 煤层稳定程度划分。(2)不同勘查阶段,地质任务不同,勘查工程布置重点不同;3)勘查 工程应布置成线,特殊的地质目的可线间加密;4)在暴露区和半掩盖区,应尽量运用地表 地质资料;(5)在保证勘查质量和地质任务的情况下,可使用部分无岩心钻孔。16简述选择钻探工程基本线距的要求P170;1)认真研究井田(勘查区)的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按其中勘查难度较大的一 个因素,选择井田(勘查区)钻探工程的基本线距。

11、 2)构造复杂程度类型的划分,原则上以 井田(勘查区)为单位。当井田(勘查区)内的不同地段有显著差异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区别 对待。3)当一个井田(勘查区)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煤层稳定程度类型时,应以资源储量 或厚度占优势的那一部分煤层稳定程度类型,选择基本线距。4) 运用地面物探手段即能基 本满足构造控制要求的井田(勘查区),钻探工程基本线距应根据煤层稳定程度类型进行选 择。5)在裸露和半裸露地区,钻探工程基本线距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质填图和其他地面 地质工作的成果。6 ) 以线形构造为主的地区,基本线距可根据构造的特点,沿构造线走向 方向适当放稀。17.简述煤层取样的种类 P2151)化学取

12、样(用于进行煤的化学分析或试验而采取的煤样) 目的:确定煤的物质成分和特征, 确定煤的类别和工业用途 2)工艺取样( 用于进行煤的工艺试验而采取的煤样) 目的:进行实 验室试验、工业、半工业性试验,研究煤的可选性、炼焦性、燃烧和气化性能 3)煤岩-孢 粉取样(用于进行孢子或花粉的类型及其组合的研究 )目的:解决煤层对比和确定煤层的层 位、形成的年代等4)技术取样目的:研究煤的视密度(原称容重)、煤的瓦斯成分与含量、 煤尘爆炸性、煤的抗碎程度及其它特殊试验煤样等18.简述取样的基本方法 P2161)刻槽法 从巷道壁将整个煤层或一个煤分层,由顶到底垂直层面,按一定的规格刻凿槽子 采取煤样的方法2)

13、全巷法 在巷道内沿煤层掘进一段所采出的全部煤作为样品 3) 剥层法 在煤层工作面上剥取一层一定深度的煤作为煤样 4)方格法 在工作面上布置正方、长方、 或菱形的网线,在网线的交点上各取一块煤,集中成为一个煤样5) 拣块法 在工作面前的 煤堆上布置一定方形绳网,在每个网格中心取出一份等量样品,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煤样22、简述煤层底板等高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共性和特性P2491共性a.同一等高线任一点高程相同b.不同标高等高线不能相交c.等高线为一圆滑或封闭曲 线 d. 当等高线为一闭合曲线时,在底板等高线图上其曲率最大点与构造轴正交,在地形等高 线图上与山脊线正交。2特性a.煤层遇断层、煤层露头、采空

14、区、岩溶陷落柱及煤层尖灭时, 等高线中断b.煤层分叉时,等高线出现分叉c.煤层倒转时,等高线往往产生交叉.23简述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要求P260;1)预查、普查阶段估算的垂深,一般为1000m,最大不超过1200m ;只适于建小型井的地 区一般为600m,最大不超过1000m。详查和勘探阶段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应与所规定的 勘查区或井田的范围一致2)煤类或煤的工业用途不同时应分别估算。如硫分、灰分变化大 时应按硫分、灰分含量级别分别估算; 3)资源储量估算中所利用的各项勘查工程成果和基 础资料的质量应当可靠4)煤层倾角小于60时,在平面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当倾角等 于或大于 60时,则

15、应在立面投影图或立面展开图上估算资源储量5)煤层倾角小于 15 时,可以利用煤层的伪厚度和水平投影面积估算资源储量;煤层倾角等于或大于15 时, 则必须以煤层的真厚度和斜面积进行估算6)对煤层厚度的特厚点、变薄点或不可采点,均 应分析其原因,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处理7)资源储量的估算方法和各项估算参数,都应根 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尽可能推广和使用国内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全方位地实现计算的微 机化处理。资源储量估算的结果以万吨为单位,不保留小数25简述煤层可采厚度的确定原则P2671)煤层中单层厚度小于0.05m的夹矸,可与煤分层合并计算采用厚度,但并入夹矸以后全层 的灰分(或发热量)、硫分应符合

16、估算指标的规定。2)煤层中夹矸厚度等于或大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6m或0.7m)时,煤分层应分别视为 独立煤层,分别估算(或不估算)资源储量;夹矸厚度小于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且煤分层 厚度均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可将上下煤分层厚度相加,作为采用厚度3)结构复杂煤层和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的复煤层,当夹矸的总厚度不大于煤分层总厚度的 1/2 时,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当夹矸的总厚度大于煤分层总厚度的1/2 时,按以上两条处理。27简述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的误差有哪些P2811. 地质误差 因地质推断错误造成的;直接与煤矿床的勘查程度和研究程度有关,是造成资 源储量估算最大误差的根本原因 2.技术误差 指测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原始数据时,因技 术原因而产生的误差 (误差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