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459960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十篇】 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篇1 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辣爸当家)为进一步加强我医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各级防控预案要求,现制定我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一)建立完善新冠肺炎防控运行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冠肺炎病例,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处置和转诊,防止医务人员感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二)早期排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三)

2、规范病例发现、报告、医务人员防护等工作。确保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二、工作原则高度重视、联防联控、预防为主、充分准备、依法管理、协调指挥、加强培训、快速反应、尽早上报、规范诊疗、集中收治。三、组织管理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医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治工作和领导,相关重大问题的决策,统一部署预防和控制工作和应急人员的调动。并成立医疗专家组和应急分队、勤保障等组织。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XXXX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专家小组组长

3、:XXX副组长:XXXX医疗组成员:XXX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成员:XXXXXX5.后勤保障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医馆在应对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相关工作。本预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五、应急准备(一)做好物资储备。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市(区)卫生健康局对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本医馆实际情况,对各种物资(包括药品、防护用品等)进行调查摸底,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储备,并处于可用状态。(二)做好各领域的具体应急流程和应对措施。包括医院出入口预检分诊、所有出入人员管理、后勤保障管

4、理等各细分领域的具体防控应对措施和发生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后的应急流程等。六、防控措施(一)实施分层、分级处理原则,逐级处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在门诊通风良好的醒目位置设立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点做好门诊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和登记报告工作,填写发热门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初步筛查登记表,同时对接触过患者的医务人员进行登记。(二)病例发现与报告。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开展新冠肺炎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工作。在新冠肺炎监测和日常诊疗过程中,应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三)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

5、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以及有无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四)发现疑似及确诊病例应按政府规定程序收入相应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转运疑似和确诊病例前,须报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后,经拟收治的定点医院专家会诊评估,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或副组长同意后再转诊。并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五)入口处设立临时预检分诊和体温监测点,所有进入医馆的人员须经过体温筛查、流行病学疫情接触史评估分诊以及登记相关信息后方可进入诊区就诊。限制就诊陪同人员数量,所有进入医馆内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六)做好所有人员健康监测筛查和流动管理。建立早晚检测制度,每日安排专人对医馆全体工作人员和其他进入医馆的

6、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者按规定报告,引导其指定发热门诊。(七)每位员工原则上不得在饭堂集中用餐,个人自带饭盒打饭回科室进食,减少员工聚集。(八)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病例后,应立即进行就地隔离,并报告领导小组和启动科室应急预案,逐级上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原则上转诊至定点收治机构隔离观察或诊治。(九)做好医馆环境清洁消毒。认真执行通风、消毒制度,正确佩戴口罩,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医馆每天安排专门人员对所有工作区域每日定时通风、定时消毒,特别是加强对诊室、理疗室等重点活动场所的消毒,做好垃圾、污水、污物的消毒处理。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管理。七、预检分诊点设置1.单独设立预

7、检分诊点,不适用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点;2.对发热患者及陪同人员给予并教会佩带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详细登记。3.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且有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同时电话报告医务部、院感科。4.预检分诊人员应按一级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手套),同时做好手卫生。5.经预检分诊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到发热门诊,预检人员发生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6.实行24小时值班制(

8、晚间设在急诊科,标识醒目)。八、发热门诊设置1.发热门诊和观察室要在独立区域设置,设立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设置隔离留观室;本地区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二级防护着装。2.应有明显的标识,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患者病情允许,应当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3.建立接诊病人登记本。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单位、联系方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生签名。严格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4.建立

9、终末消毒登记本。内容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5.保持通风良好,落实消毒隔离措施。6.防止人流、物流交叉,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7.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8.患者转运:非必需情况,不允许患者离开隔离区域;尽可能减少与工作人员、探视者及其他患者的接触;如需转运,需使用专用的转运途径转运。9.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10.患者产生的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废物,用双层医用黄色垃圾袋封扎后送医疗垃圾暂存处。九、应急措施(一)

10、建立具体清晰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按照分类诊治、流程规范、措施适当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合理调整预检分诊流程,科学调配人员、设备,抽调专门的护士进行巡视,加强患者的管理。(二)按照要求规范设立隔离病房,对发热患者进行管理。(三)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发热门诊感染防控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工作。加强医疗场所的通风换气与清洁消毒工作,对经常使(共)用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电话机、电脑鼠标、手电筒等要定期消毒;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院内其他患者的防护。十、应急培训对全部

11、医务人员进行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控制、个人防护、就诊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XXXXXXXX责任公司XXXXXX门诊部 中医馆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通用版)篇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各中小学、幼儿园:为全面做好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防控工作流程1.制定两案。各校(园)应制定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报教育局备案审核。建立校长(书记)、园长为第一责任人

12、的校园防控组织体系。运用金华市教育局制定的三三制工作法,按照定时、定岗、定人,网格化、清单化、责任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开学疫情防控详细方案和工作清单(已制定的要修订完善),工作方案必须全面具体、不漏死角,且明确工作分工、落实责任。2.师生排摸。所有学校要全面排查师生底数,了解师生员工(含校医、保安、门卫、宿管员、食堂工作人员、超市员工、工程施工人员等)的行为轨迹和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数据收集与疫情信息统计、分析、研判工作。调配好有关师资。3.健康申报。所有学校的教职工必须如实填写有关信息,申领全省统一的健康码,师生同时如实申报校园健康复学码。持有健康复学码蓝码者方可入校,持健康复学码黄、红码的教职

13、员工,在持期间一律不得入校。学校根据师生健康状况确定开学返校师生名单,做好提前告知工作,对暂缓入校师生做好解释沟通工作。4.防控准备。教育局将会同市疾控部门,加强校园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培训,提升防控技能。同时,各校应积极主动对接属地卫生院做好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每个学校须设置好(临时)隔离室,对教室、食堂、厕所、卫生室、寝室等人员集聚场所进行一次大扫除和消毒。5.物资保障。学校在开学前通过师生自带、学校筹措、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集防控物资。学校要根据师生员工数量及场所设施,配备测温仪(枪)、消毒湿巾纸、免洗手消毒液(或洗手液、肥皂)、84消毒液、医用酒精、喷雾器、清洁用抹布、拖把,口

14、罩等物资。6.健康监测。学生和教职员工(学校通知的暂缓返校者除外)在家完成自检,无异后佩戴口罩返校。在市卫生部门指导下,学校按照中小学生和幼儿园校晨检流程图(详见附件1),实施有计划、分批次的错时体温测量,做好晨检+午检+晚检(住校生)和分类处置工作。校园师生测温排查方式为:红外体温扫描仪38或手持体温测量仪37.5者,使用水银温度计进行复测,复测正常者予以放行,复测37.2者引导至(临时)隔离室并立即按程序报告。7.宣传教育。学校要通过电子屏、横幅、宣传片等多种途径,加强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师生个人防护、校园日常预防和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在有关场所粘贴醒目提示语,引导师生主动减少与其他人员

15、的接触,倡导少扎堆、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文明咳嗽等个人健康行为。8.舆情引导。做好信息宣传,做好正面引导,密切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舆情处置。发现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其他紧急情况,按紧急信息要求及时上报信息。二、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置(一)出现可疑症状的学校对师生员工进行每日体温和健康监测中,如发现师生员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或者师生员工主动申报有上述状况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隔离。立即将患者(佩戴口罩)转至(临时)隔离室,避免接触。2.报告。立即报告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属地乡镇(街道)政府和教育局,若是学生的,还应告知家长。3.流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对可疑症状者进行流行病史调查,询问了解近14天内有无重点地区居住史、旅行史或其他确诊病人的接触史。学校应密切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开展调查,并提供必要的协助。4.送诊。如无流行病史,嘱咐其佩戴好口罩,前往(中小学生在监护人陪同下)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发现疑似新冠肺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立即告知急救中心,由急救中心将可疑症状者转运定点医疗机构就诊。5.随访。学校应全程随访患者的就诊信息。如排除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应协同乡镇(街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