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分和计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45835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分和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分和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分和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分和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分和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分和计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分和计算湖南省衡东二中 陈小莲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安排了计算太阳日和恒 星日的“活动”。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内容复杂、抽象,超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 验的范围,学生很难理解。在教这一内容时,我是作了如下的处理:1、让学生理解太阳日和恒星日的概念。湘教版教材介绍太阳日是指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恒星日是以恒 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我认为用人教版老教材的介绍更好理解,太阳日是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时间间隔;恒星日是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 天的时间间隔。简单解释上中天的意思,即天体位于观测者的头顶时。2、让学生明白地球与太阳、恒星的距离远近。

2、日地的平均距离是 1.5 亿千米,而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却有 4.2 光年, 也就是说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距离也是日地距离的 20 多万倍。图中所画的恒星 是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的。3、让学生体会太阳日和恒星日的产生过程。由三个同学来演示。同学一代表地球站最前面,同学二代表太阳站第一排, 同学三代表恒星站最后一排,三人同在一直线上,同学一(地球)面向同学二(太 阳)和同学三(恒星),视为第一次上中天,老师指导同学一(地球)自转的同 时进行公转,自转 3600 时停,老师强调恒星的遥远,同学三(恒星)其实应该 在更远的地方,地球在这一过程中公转的移动距离相对于遥远的恒星来说几乎是 没动的,所以书本上

3、三颗恒星是同一恒星。这时同学一(地球)再次面向同学三 (恒星),视为恒星第二次上中天,为一个恒星日。(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恒星日示意图,图一) 而此时同学一(地球)并没有面向同学二(太阳),同学一(地球)继续进 行自转和公转运动一点,才面向同学二(太阳),视为太阳第二次上中天,为一 个太阳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恒星日示意图,图二)4、设问:一个太阳日要比一个恒星日长,地球自转的角度要多些,那会多多少 呢?同学们能算得出的。(学生一脸茫然,怎么算呢)老师画出地球公转图,作出地球公转一天的角。 (部分同学会发现有点门路),地球公转一天的角度大约是 10,365天公转 3600, 计算结果为 59。地

4、球公转一天的角度跟地球的自转角度有什么关系呢?(有同 学指出地球公转一天的角度1等于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多转的角度 2,是内错角。 可知,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 365059)。(同学们恍然大悟)5、算一算,一个太阳日是 24 小 时,那一个恒星日是多少小时 呢?同学们列式计算时 56 分 4 秒 56 ,答案非常精确!同一恒星3600/360059X24 = 360X60/ (360X60+59)X24 = 23恒星日与龙阳日图6、总结恒星日和太阳日。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 3600,周期是23 时 56 分4 秒,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 期,用于科学研究计时。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059,周期是24 小时,用于 日常生活、生产计时。7、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做些恒星日和太阳日的题型变式。可以让同学们边演 示边得出结果,进一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1)、若地球只自转不公转,则恒星日二太阳日;( 2 )、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东向西,则太阳日恒星日;(3) 、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而自转方向向西,则恒星日太阳日;(4) 、若地球自转方向不变,而公转方向向西,则恒星日太阳日。得出结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的话,恒星日太阳日;地球自转和公转 方向不同时,恒星日太阳日。恒星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