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45729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李镇小学科社备课用纸 年 月 日年 级三年级课 题14 认识水上课教师第四单元组课 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重点难点1、量筒的使用;2、实验方案设计;3、认识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课前准备水、烧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状共他容器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教师出示谜面: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2、学生猜谜语。揭示并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

2、调动已有经验,交流对水的认识。同学们,你认为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2.分组进一步了解水的特点。1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认识水?制定探究方案。明确不同感官的作用:眼看、舌尝、鼻闻、手摸、耳听2提醒学生观察的顺序:一看、二闻、三尝、四摸3学生分组观察水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4汇报观察的结果,初步了解水的特点。3.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观察水。1比较水、果汁、牛奶,进行颜色的比较。2闻和尝水、果汁、白酒,进行嗅觉和味觉的比较。3比较水、玻璃、纸,进行透明度的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水的颜色、气味、味道、透明度的特点。4比较水的不同容器中的形状。5比较水、牛奶、酱油倾倒时的状态并与木块、橡皮的状态作比较。

3、个人意见教学过程6小结:常温常压下水的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三自由活动1、提出问题:自然界中哪里有水?2、分组讨论3、抽一组汇报,集体补充。4、观察课本插图,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情况。5、小结:水资源匮乏,注意节约用水。四拓展活动1、调查当地水资源状况;2、研究一个苹果中含有多少水分。还可以调查了解生产和学生在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课后研究。1帮助学生选择研究主题。2帮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个人意见板书设计14 认识水像水、牛奶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像木块、石块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4、教学反思木李镇小学科社备课用纸 年 月 日年 级三年级课 题15 有趣的浮沉现象上课教师第四单元组课 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和假设;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2、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3、知道水有浮力,能举例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知道水有浮力。难点: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课前准备木块、石头、曲别针、钩码、泡沫块测力计、记录纸、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仔细听,故事是这样的:在森林里,一只饥饿的狼正在追赶

5、一只小兔子,它们跑啊跑,终于来到一条小河边,走投无路的小兔子灵机一动,抓起旁边的一块大木头跳进河里,慢慢地游向河对岸。狼也紧追不舍,来到河边,看见河里的小兔子,便大声喊道:别以为抱着个东西就能游过去!于是,它抱起一块大石头跳进河里,大家猜结果怎么样?2、学生猜测谜底。从而揭示课题。二、探究活动1探究浮沉现象1提出问题:如果把材料盒里的材料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各小组先猜测一下,在水中哪些物体是漂浮的,哪些物体是下沉的,并且要做好记录。2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3同学们都做了大胆的猜测,但是,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分组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师巡回指导。4教师总结2、探究

6、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1把气球放入水中,用手向下按气球,有什么感觉。分组实验2学生汇报个人意见教学过程3小结: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3、探究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1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呢?2学生猜测。3如何证明谁的猜测正确呢?帮助学生制定实验方案。4分组实验5小组汇报,集体质疑评价。6小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三、自由活动:水的浮力在我们生活中应用。1、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的浮力?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四、拓展活动:利用水的浮力可以选出优良的种子。想办法去了解。五、

7、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个人意见板书设计15 有趣的浮沉现象水对上浮的物体有浮力水对下沉的物体也有浮力。教学反思木李镇小学科社备课用纸 年 月 日年 级三年级课 题16、改变浮和沉上课教师第四单元组课 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对浮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2、体验到科学探究成功的快乐;体会到科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3、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设计实验探究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难点:改变形状能改变浮和沉。课前准备橡皮泥、玩具小鸭子、钩码、食盐、塑料小瓶、塑料泡沫、尺子、鸡蛋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橡皮泥、玩具小鸭子、食盐、塑料

8、小瓶、塑料泡沫、尺子、鸡蛋等,让学生判断,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漂浮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学生判断后放入水中检验一下2、能不能让漂浮的物体沉下去,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二、探究活动1、根据以上问题,各组想出自己的办法,提醒学生作好记录。2、小组汇报,集体补充,教师有选择地板书。3、学生分组验证这些办法。学生可能想到的办法:在塑料小瓶中装入沙子,把钩码放在泡沫塑料上等4、小结: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的浮和沉5、学生想不到的办法有:改变物体形状和改变液体比重。需教师加以提示。1轮船、军舰等是用什么制成的?钢铁,钢铁是下沉的,轮船、军舰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呢?2学生讨论,并进行试验。3小结

9、: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浮和沉。6、探究改变液体的比重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浮和沉1今天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这里有一个鸡蛋,现在我把鸡蛋放入水中。猜测一下鸡蛋是沉还是浮?2学生猜测下是沉个人意见教学过程3是吗?咱试一试,同学们猜的真正确,果然是下沉的,这里老师不用其它任何漂浮的东西就能让它浮上来,你们信吗。4教师不断向里面放入食盐,鸡蛋逐渐浮了上来,学生充满好奇的目光。5总结:改变液体的比重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浮和沉。7、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用哪些办法可以让漂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三、自由活动:设计一种物体,让它听从我们的智慧,在水中让它上浮他就浮上来,让它下沉他就沉下去。1提出问

10、题,学生分组讨论。2小组汇报,完善制作方案。3小组合作完成。4展示自己的作品。四、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潜水艇的秘密。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个人意见板书设计16改变浮和沉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沉改变液体的比重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浮和沉教学反思木李镇小学科社备课用纸 年 月 日年 级三年级课 题17、水面的秘密 上课教师第四单元组课 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针对水面现象提出问题,并能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2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现象,并善于思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重点难点规范操

11、作,认真观察水的表面张力,能够根据所学的水的变化,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认识到物质是可以变化的。课前准备注射器、滴管、硬币、曲别针、皮筋、铁叉、水杯、清水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有许多小动物在水面上自由玩耍吗?它为什么可以在水面上玩耍?学生猜测二、探究活动1、水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1提出问题,水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猜测。水面是平的3学生观察。分别在试管、大口杯中倒入清水,试管不满,大口杯很满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水面不是平的,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水面为什么不是平的?4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做几个实验。实验一:用硬币装水提出问题:用硬币能装水吗?学生猜测。实验验证。

12、实验二:向满满的一杯水中继续加水,看还能加几滴。这里有满满的一杯水,你们说还能继续向杯子里加水吗?学生猜测。实验验证。实验三:向满满的一杯水中放曲别针,看能放几个。这里有满满的一杯水,你们说还能向杯子里放曲别针吗?能放几个学生猜测。个人意见教学过程实验验证。5小结:出现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三、自由活动:让硬币浮在水面上1、出师一枚硬币问:把它放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下沉。不依靠任何漂浮物,你能让他漂浮在水面上吗?2、学生猜测,并进行试验。3、学生可能实验室不败,老师进行演示后,学生重新试验。4、对照课本插图,认识自然界中水的表面张力。四、拓展活动:其它液体也有表面张力吗?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水有表面张力,其它液体有没有表面张力?请同学课后继续研究。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个人意见板书设计17、水面的秘密硬币里能装水满满的一杯水,还能继续加水满满的一杯水,还能向杯子里放曲别针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教学反思木李镇小学科社备课用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