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线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457249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线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XX线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XX线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XX线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XX线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线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线路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铁十七局京沪高铁土建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部第十六工区加密控制点测量成果报告( DK218+256.07DK228+305)编制:复核:审核:监理工程师: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沪高速铁路JHTJ-1 标十六工区2008年6月- 2 -目录一、工程概述3二、施测目的及依据3 . .三、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情况3四、外业测量方案4五、内业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及总结9附件:加密平面控制点统计表11水准控制网平差报告12加密高程控制点统计表27平面控制网平差报告28测量人员名单40原始记录材料测量证件复印件- 3 -加密点控制测量方案一、工程概述京沪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正线 1318km,设计

2、速度: 350km/h,初期运营速度 300km/h。跨线列车运营速度 200km/h 及以上。 JHTJ-1 标段起止里程 DK1+750DK238+470.17,全长223.94km。主要工程:特大桥218110.58m/5座;站场 3 个;梁场 11座;轨道板厂 4 座;铺轨基地 1 处。本工区是 JHTJ-1 标第十六工区,里程范围 DK218+256-DK228+305,内含有沧州西站路基站场和沧德特大桥部分,全长 10049m,工作范围全部位于沧县纸房头乡包含跨过 6 个行政村。其中路基站场共有CFG桩 33290 根,共 935343 延米;桥梁共有243个桥墩,一个京方桥台,有

3、2280 根钻孔桩,计 109340 延米;共有 2个旅客地道桥和4 个框构桥。二、测量目的及技术依据为了施工放样的方便及控制精度的要求, 按照逐级布网原则在 CPI 的基础上加密用于线下施工控制的测量控制点,并把 CPII 点作为导线平差的检核条件。具体依据规范如下: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6189号)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号)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4、京沪客运专线有关会议评估纪要5、设计院所移交的CPI,CPII 坐标高程及相关资料。三、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情况本次测量分两组进行,每组

4、4 人,平面组采用索佳 SET1130R3DNA03 秒;高程组采用徕卡 1,测角精度为 1mm+1ppm全站仪,精度为- 4 -电子水准仪,精度为0.3mm/km,均满足本次测量规范的要求。具体人员名单及分工见附表。四、外业测量方案(一)平面控制测量1 、选点,埋点本工区设计院交桩点 CPI 有 6 个, CPII 有 14 个,CPI,CPII 基本成四边形布网,CPI 点对距离为 6001000m,点对间距离不大于 4000m; CPII 点对距离为 600900m,点对间距离不大于 500900m, CPI 点对通视良好。由于设计院交桩点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选

5、点埋点和加密观测等一系列工作。 根据现场勘测,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共选埋加密点 27 个,边长为 300500m,特殊地段边长为不小于200m。控制点布设充分考虑即将施工的影响,布设在不易被破坏的范围内,对高路基、桥梁等段落,尽量考虑将控制点布设于线路一侧,距离线路 5080 米,避免因施工后高路基、桥墩等造成点间不通视的现象,以方便施工使用。埋设采用现场浇灌混凝土桩, 开挖灌注坑深大于等于 1.5 米,统一采用十八局定制的控制标用混凝土灌注其中。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 1.1 导线测量的精度及主要技术指标附合长度测距中误差测角中相邻点位中导线全长相对方位角闭合对应导控制网级别边长( m

6、) (km) ( mm) 误差() 误差( mm) 闭合差限差差限差()线等级5n 四等 2.5 3505101/40000250 加密点 4表 1.2 导线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及限差规定半测回归零差限() 2C 较差限差()同方向各测回间较差限差()测回数仪器等级控制网等级差69 6 4 DJ1加密点- 5 -表 1.3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仪测距中误往返测平均较回间读数较差m 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 控制网等测精度等级( mm )I 2mD 加密点55722mDCPII3、导线测量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水平角和距离观测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视线超越的高度及旁离障碍物的距离均不小

7、于 1.5 米。用于气象改正的温度、气压数据,在每测站测定一次,并在观测手薄上做好记录。气象观测时待气压计、 温度计与周围环境一致后测记气象数据,气压计、温度计避免受日光暴晒和辐射。测距边气象改正、加常数改正通过全站仪设置来自动运行,输入数据后要认真复核。 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1mm。平面观测的角度与距离观测采用测回法进行观测, 每站观测 4 个测回,现场记录人按表 1.2 的规定随即算出是否超限, 若超限立即进行重新观测。记录字迹清晰,严禁涂改,严格签名。观测操作流程如下:设要测的水平角为 AOB,在 O点安置全站仪,分别照准 A、B 两点的目标并进行读数, 两读数之差即为要测的水平角值,

8、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盘左位置。瞄准左边的目标 A,使棱镜中心准确的夹在双丝之间,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 左,记入观测手薄;2)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同样的方法瞄准右边的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b 左,测得角值左 =b 左-a 左即为上半回绘角值- 6 -按上述方法先瞄准右边倒转望远镜,使盘左变盘右,3)b 右的目标B,读记水平度盘读数,读记读A4)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边的目标右即为下半测回角值, -a 右 =b 右数 a 右,测得角值两个半测回测得角值的平均值就是一测回的观测结 右)左+果即 =1/2 ( 各项限差符合要求后进入下一测回的观测工作。方位角闭合差,检查测角中误差

9、,外业观测结束后,进行概算,平差时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等各项指标是否超标,点作为导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并把CPII平差的检核条件。 1、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估算: ff 1 m Nn(4.3-1 )。式中:f 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n计算 f 时的测站数。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N 测距中误差应按下式估算: 、222Dmb a)4.3-2(D 式中: a固定误差( mm)。b比例误差( mm/km)。D测距边长度( km)。(二)高程控制测量1、选点,埋点本工区设计院交桩的高程点与平面控制点公用同一个控制点,- 7 -共有 7 个浅埋点, 1

10、个深埋点,点间距为12km,本次高程加密点位共用平面控制点,点间距150500米,共加密 24 个高程控制点。2、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表 2.1 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视距测段的前后视距)前m)累计差(视线高度(m)等级后视距差( mDS150 1 下丝读数二等 30.360DS05表 2.2 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测量每千米(mm每千米全中误 M限差( mm)等级偶然中) 差(mm)误差 M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或环线闭合差W LLL2.0二等 1.0446表 2.3 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积视线高度(m)前后视距差( m水准尺类型

11、水准仪等级视距( m) 等级( m)下丝读数 0.3DS 13 且 50 1.01.5(数字 )数字 )二等 条码 DS)0.55(数字 05表 2.4 水准测量观测限差( 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两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基、辅分划读数差 等级 ) (数字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 1.00.60.4二等 表 2.5 二等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往返测距离各测站往返测高差往返测高差高程(mm) (mm)中数总和 (km)km 中数()总和 (mm)高差 (mm)0.10.10.010.010.010.1二等 3、观测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混凝土控制桩沉降稳定后进行高程观测,观测前对仪器进行校核并送检,观测时均在天气气温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高程测量采用二等水准往返观测,用电子进行记录。测站观测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每测段均偶数进站。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位置。为保证观测质量,水准测量中应注意:角检校,圆气泡检查等。i 、测量前需对水准仪进行常规的)1- 8 -、为防止水准尺晃动, 应配备撑竿以稳定。 测量前水准尺的圆 2) 水气泡必须居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