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456545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概 要 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正蓝旗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正蓝旗远大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主管单位:正蓝旗农牧业局项目建设地点:正蓝旗哈毕日嘎镇朝阳村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新建生产区大门,消毒室60、消毒池30,兽医室120、档案资料室60,现有12栋猪舍改造,信息监控系统,路面硬化及维修500平方米,病死猪深埋井挖建;风机及通风管道1套,兽医室设备(冰箱、显微镜)1套,生产管理用电脑及监控设备1套,给排水设备和内部供电线路改造安装。引进种母猪100头、公猪8头。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总投资7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50万元,企业自筹20万元。 建

2、设期限:一年。 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肥猪总量达到1200头以上。可实现销售收如216万元,利润达到37万元。项目完成后还可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增加社会效益,并能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增加种植业收入。 (二)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值备注一一主要技术指标1主要建设内容1.1土建工程平方米38781.2田间工程亩1.3仪器台(套)32主要设备台(套)2其中:进口设备台(套)3建设期年一年二主要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701.1工程费用(土建

3、、田间、仪器设备)万元59.51.2工程其它费用万元7.51.3基本预备费万元32资金筹措万元702.1中央万元502.2地方万元2.3自筹万元203年运营成本费用万元1.2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GB/T304-20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流程1.2.4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项目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随着农牧业产业化和“两转双赢”战略的实施,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同时随着我地区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加快全旗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锡盟盟委、行署和旗委、政府对发展农牧养殖产业化发展十分重视,发展生猪

4、规模养殖是提升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促进全旗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高效畜牧业发展步伐的重要途径。同时生猪养殖一直是我旗农业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生猪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饲养落后,一家一户养殖,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低,一直制约着我旗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尽快适应生猪养殖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我旗养殖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推进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龙头为带动,以发展仔猪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

5、提高生猪商品率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壮大生猪养殖小区,加大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的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饲养、集约化经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几年努力,把以生猪为主畜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由于上都电厂、圣元乳业、黑城子煤田等大项目建设的拉动,我旗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大型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已成为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旗生猪养殖存在着分散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个体产量低,饲养技术水平低的问题,生猪养殖业亟待由传统家庭副业向现代化过渡,通过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有效整合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之以点带面引导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全旗生猪饲养

6、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带动生猪产业的发展,使生猪养殖走向标准化、规模化,推进“两转双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生产条件(1)饲料资源丰富:全旗粮经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年产粮食1.77万吨以上。(2)基础设施、农牧业机械较完备,旗内拥有年加工能力5万吨博日都饲料加工厂一处。(3)正蓝旗劳动力资源充足,在全旗35600个农村牧区劳动力中闲置和外出打工人员占30%左右。经营管理条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实际情况,我旗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方式,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使生猪养殖业出现了新格局,为农

7、牧民规避市场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旗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协会+会员”的紧密型联结模式。企业在村镇建立生猪养殖协会,通过协会联结企业与农户,发挥协会联系农民的作用。协会会员享受保护价收购、送厂鼓励、利润返还等优惠政策。二是“企业+经纪人+农户”的松散型联结模式。企业建立经纪人协会,通过经纪人联系农牧民,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三是“企业+基地+农户”的混合型联结模式。交通通讯条件正蓝旗交通条件便利,国道207南北穿越旗境,在蓝旗境内132km;省道304线由化德、白旗经蓝旗到多伦,为东南方向出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集宁到通辽铁路东西跨越旗境114km,是我旗的主要交通动脉;锡林浩特至

8、桑根达来铁路和桑根达来至上都镇铁路已正式运营,正蓝旗至多伦县铁路也以建成。呼海大通道已于2004年9月末通车,贯通了通向东北方向的大通道,正在筹备前期的正蓝旗至张家口铁路、正蓝旗上都镇至河北省沽源省际公路使我旗交通条件四通八达。通讯;正蓝旗通讯条件较好,实现光缆传输,移动、联通基站覆盖全旗90。电力条件蒙西电网220千伏输变电线路已通至上都镇,有35千伏输变电、上都东郊、西郊两个35千伏变电站,可保障全旗目前生产、生活用电。技术力量。正蓝旗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备,现全旗具有从事牧草加工生产、牲畜良种繁育和畜禽疫病防治等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每个村都有35名农民技术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

9、可为全旗的生猪养殖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1自然资源情况正蓝旗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盟草原东南边缘。地理座标为东经1150011642,北纬41564311。东邻多伦县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接正镶白旗,南连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北靠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旗南北直线约138公里,东西直线宽约122公里,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8332.9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1.8%;退化沙化草场面积5666平方公里,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8%;浑善达克沙地横贯正蓝旗大部地区,在境内面积达6713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68%。.2 社会经济条

10、件 正蓝旗辖3个苏木、3个镇,人口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2万人,农牧业人口5.2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2.9%和67.1%。,行政区有汉、蒙古、满、土、藏、回、达斡尔、鄂温克等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305人,占全旗总人口的41.3%,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聚集区。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01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0亿元,同比增长9.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43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9.32亿元,同比增长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08亿元,同比增长16.2%。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

11、0:78:12调整为10.5:73.1:16.4,由此可见三产比重逐步增加。 第四章 项目单位建设情况 4.1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朝阳村距哈毕日嘎镇13公里,有农户556户,2230人,生猪存栏600头.建设单位选址合理,水电资源丰富,具备建设条件。距离周围居民区500米以上,三面环山,一面临路,符合动物防疫条件,交通、通讯便利。总占地面积60亩,其中生产用地58亩,生产及生活用水水源地下水,符合人用饮水标准且水源充足,电力资源在正蓝旗电力公司供电网覆盖范围内,为实施本项目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5.1主要建设内容新建生产区大门10米,消毒室60、消毒池30,兽医室1

12、20、档案资料室60,现有12栋猪舍改造,信息监控系统,路面硬化及维修500平方米,病死猪深埋井挖建;风机及通风管道1套,兽医室设备(冰箱、显微镜)1套,生产管理用电脑及监控设备1套,给排水设备和内部供电线路改造安装。引进种母猪100头、公猪8头。5.2建设方案:总体思路: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建设目标,配套粪污处理相关设施,对现有猪舍进行改造和维护,改造水、电、路、防疫设施,使项目建设单位达到设施完善、设备配套,防疫严格、管理规范,废污利用、排放达标的总体要求。土建工程及其它建设内容: 土建工程: 新建生产区大门10米,消毒室60、消毒池30,兽医室120、档案资料室60,现有

13、12栋猪舍改造,信息监控系统,路面硬化及维修500平方米,病死猪深埋井挖建。 仪器设备购置:风机及通风管道1套(T35-11轴流式),兽医室设备(冰箱、显微镜)1套,生产管理用电脑及监控设备1套,给排水设备(水泵及输水、排水管道等)和内部供电线路改造安装。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 6.1品种选择杜长大猪产仔数较少,大群平均仅为910头,但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强。70日龄至100kg日增重:750克。70日龄至100kg饲料报酬:2.8:1。出生至100kg天数:170天。肥育猪2590千克阶段日增重为700800克,饲料利用率2.83.2,达90千克体重日龄在 170天以下;90千克屠宰时

14、,屠宰率72以上,胴体瘦肉率6164;肉质优良,肌内脂肪含量高达4以上. 杜长大是生长发育最快的猪种,肥育期平均日增重750克以上,料肉比2.53.O1。胴体瘦肉率在60%以上,屠宰率为75%,成年公猪体重为340450千克,母猪300390千克。初产母猪产仔9头左右,经产母猪产仔10头左右。母性较强,育成率高。断奶后仔猪饲养管理1、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肉猪饲粮中粗纤维含量的多少会影响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饲粮中粗纤维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降低有机物(或能量)消化率2个百分点和粗蛋白质1.5个百分点,从而使采食量减少,日增重降低和背膘变薄,瘦肉率上升。建议在饲粮粗蛋白和消化能水平正常时:体重20-35kg阶段,粗纤维含量约为5%-6%,35-90kg阶段为7%-8%,但不宜超过9%。2、出生时的护理,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苗猪安全降生,防止新生猪假死、窒息 、冻死和母猪难产,做好出生后苗猪某些疾病的预防处理,苗猪要及时吃到初乳,为苗猪创造温湿度宜 、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