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444578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59.0分)1. 下列四项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 细胞内液B. 内环境C. 细胞外液D. 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生活的环境2.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A. 血浆和淋巴B. 组织液和淋巴C. 血浆和组织液D. 淋巴和消化液3. 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4.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肺泡腔内的气体B. 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 心室腔内的血浆D. 膀胱腔内的尿液5. 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体

2、内细胞;组织液;血浆(或淋巴);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体外环境。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 6.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由细胞内液构成B. 稳态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机体疾病发生C. 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在正常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7.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B.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 艾滋病病毒只破坏人体B细胞D.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8. 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

3、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A. 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 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 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 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9. 抗利尿激素主要调节人体的A. 水平衡B. 血糖平衡C. 酸碱平衡D. 体温平衡10.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下丘脑大脑皮层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 B. C. D. 11. 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 过敏反应增强B. 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 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D.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4、12. 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大量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减少B. 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C. 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D. 胰岛素促进肝脏分泌葡萄糖13. 下列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 )A. 血浆渗透压增加B. 大量流汗C. 食用过咸的菜肴D. 大量饮水14. 下列关于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和渗透压感受器都位于下丘脑B. 肾脏在水盐平衡调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C. 水平衡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 水平衡只依靠抗利尿激素进行调节15. 剪去行道树主干的顶端,能更好地遮

5、荫,其依据的原理是()A. 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C. 顶端优势D. 光合作用16. 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是()A. 光能加速生长素的合成B.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C. 光加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D. 光破坏了细胞的生理活动17.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 自由扩散B. 主动运输C. 协助扩散D. 渗透作用18. 下列哪种状况下,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A. B. C. D. 19.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茎、芽生长的影响,此图没有给你的信息是() A. 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

6、度抑制生长B. 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D.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不敏感20. 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A. 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B. 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C. 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D. 棉花的顶芽比侧芽生长快21.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 培育无籽番茄B. 棉花保蕾、

7、保铃C. 促进果实成熟D. 促进插枝生根22.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调查趋光性森林害虫,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捕,定时计数B. 利用样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C. 调查草地上的蚜虫种群可用标志重捕法D. 调查乔木类的马尾松,小样方最好划分为1 m2左右23.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物种组成C. 优势种D. 营养结构24.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A. 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B. 从过量砍

8、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C. 从弃耕荒废的农田开始的演替D. 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25. 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农业丰收景象。这句词中隐含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是()A. 蛇蛙鹰B. 稻蛇鹰C. 稻害虫蛙D. 害虫蛙蛇细菌26.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适宜环境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D.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27. 汶川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

9、媒体报道,地震前动物有些异常,如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等。这种地震前环境所传递的信息属于( )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营养信息28. 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杂交水稻,这体现了野生水稻的( )A. 直接使用价值B. 间接使用价值C. 潜在使用价值D. 生态功能29.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手段是()A. 就地保护B. 迁地保护C.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D. 建立自然保护区30. 下列选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A. 围湖造田B. 节能减排C. 肆意捕捞D. 乱砍滥伐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3.0分)31. 下面是人体免疫

10、系统组成的概念图。请将选项A、B、C、D选填到合适方框中,完善概念图。 A免疫器官B吞噬细胞等CB细胞DT细胞32. 如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表示不同激素,A表示某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图中代表甲状腺激素的是_(填序号),图示中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_(填“体液”或“神经”)调节。(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的分泌量将_,从而_(填“提高”或“降低”)组织细胞代谢的速率,增加产热。(3)的分泌量达到一定值后,会_(填“促进”或“抑制”)和的分泌,进而使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4)图中腺体A表示_,其分泌的是_(激素),此外,A还能分泌_(激素),促进人体

11、生长。33.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2(1)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的是图 ,突触是由 、 和突触后膜这三部分构成的。(2)引起兴奋或抑制的化学物质是 ,只能由 释放。(3)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的。(4)图1中A是 、D是 。(5)在B上给予刺激,E (能、不能)收缩,该过程 (属于、不属于)反射。34. (10分)正常情况下,无论寒冬酷暑,人体总能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环境中的许多病菌,但并没有经常患病。这些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请在本图处补充适当内容,完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概念图。 35.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

12、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请据图回答(6分) (1)图中甲表示 _ _,乙表示 _丙表示 _ _。(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_ _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_ _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6.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_ ,兔属于 _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2)该食物网中有 _ 条食物链,鼠属于第 _ 营养级 (3)鹰和兔的种间关系是 _ ,蛇和鹰的关系是 _ (4)若此地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草本植物逐渐被灌木所取

13、代,同时也引起了其他生物种群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现象,此现象称为 _ (5)在一个物种刚进入此地后,在短时间内由于资源和食物充足,无敌害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会呈 _ 型高二年生物期中考试卷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C3. D4. C5. B6. A7. D8. C9. A10. D11. D12. A13. D14. D15. C16. B17. B18. C19. D20. C21. C22. A23. A24. A25. C26. B27. A28. A29. A30. B31. (1)A (2)B (3)C (4)D(3、4可对调)32. (1)体液 (2)升高提高 (3)抑制反馈 (4)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33. (1)2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2)神经递质突触前膜(3)单向 (4)感受器传出神经 (5)能不属于34.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反射弧传出神经非特异性免疫35. (1)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2)CO2 光合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