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弱电网络机柜布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44407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项目弱电网络机柜布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项目弱电网络机柜布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项目弱电网络机柜布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项目弱电网络机柜布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项目弱电网络机柜布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项目弱电网络机柜布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弱电网络机柜布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弱 电 系 统 集 成机柜布线 机柜的水平双绞线位于机柜的后侧。过去,这些双绞线不进行整理,或进行简单的绑扎后立即上配线架,那时,从机柜的背后看去,水平双绞线就象瀑布一样垂荡在那里,或由数根尼龙扎带随意绑扎在机柜的两侧。大家关心的重点是每根双绞线的性能测试合格。 随着布线水平的提高,布线系统的工程商已经通过施工工艺与层层把关,有把握达到每根线都能够通过性能测试。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美观。 根据国标,垂直桥架的线缆每隔1.5米应绑扎一次(防止线缆应重量产生拉力造成线缆变形),对水平桥架并没有要求。而终端面板、机柜、配线架、配线箱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两底角平行,因此布线系统的美观就主要集中在

2、机房的线缆部分。机房的线缆往往会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在本文中将主要涉与机柜型配线架的理线工艺。 在机柜正面,生产厂商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造型的配线架、跳线管理器等部件,其正面的美观已经不成问题。而机柜后侧的美观,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造成工程完工后不敢让人参观机柜的部。 在机房,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机柜后侧。既然水平双绞线布置成瀑布型已经不再理想,因此对机柜的水平双绞线就应该进行理线。理线这一名词已经在许多施工人员

3、口中听到,但其含意却各不一样,其原因在于理线的工艺手法不一样。 为了做到线缆美观,笔者看到过三类理线工艺: 瀑布造型 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布线造型,有时还能看到其踪影。它采用了“花果山水帘洞”的艺术形象,从配线架的模块上直接将双绞线垂荡下来,分布整齐时有一种很漂亮的层次感(每层24-48根双绞线)。 这种造型的优点是节省理线人工,缺点则比较多,例如:1. 安装网络设备时容易破坏造型,甚至出现不易将网络设备安装到位的现象; 2. 每根双绞线的重量全部变成拉力,作用在模块的后侧。如果在端接点之前没有对双绞线进行绑扎,那么这一拉力有可能会在数月、数年后将模块与双绞线分离,引起断线故障; 3. 万一在该

4、配线架中某一个模块需要重新端接,那维护人员只能探入“水帘”进行施工,有时会身披数十根双绞线,而且因双向没有光源,造成端接时看不清。 逆向理线 逆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的模块端接完毕后,并通过测试后,再进行理线。其方法是从模块开始向机柜外理线,同时桥架也进行理线。这样做的优点是理线在测试后,不会因某根双绞线测试通不过而造成重新理线,而缺点是由于两端(进线口和配线架)已经固定,在机房的某一处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乱线(一般在机柜的底部)。 逆向理线一般为人工理线,凭借肉眼和双手完成理线。 逆向理线的优点是测试已经完成,不必担心机柜后侧的线缆长度。而缺点是因为线缆的两端已经固定,线缆之间会产生大量的交叉,要想理

5、整齐十分费力,而且在两个固定端之间必然有一处的双绞线是散乱的,这一处往往在地板下(下进线时)或天花上(上进线时)。 正向理线 正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端接前进行理线。它从机房的进线口开始,将线缆逐段整理,直到配线架的模块处为止。在理线后再进行端接和测试。 正向理线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自机房(或机房网络区)的进线口至配线机柜的水平双绞线以每个16/24/32/48口配线架为单位,形成一束束的水平双绞线线束,每束线所有的双绞线全部平行(在短距离的双绞线平行所产生的线间串扰不会影响总体性能,因为桥架和电线管中铺设着每根双绞线的大部分,这部分是散放的,是不平行的),各线束之间全部平行;在机柜每束双绞线顺势弯曲

6、后铺设到各配线架的后侧,整个过程仍然保持线束双绞线全程平行。在每个模块后侧从线束底部将该模块所对应的双绞线抽出,核对无误后固定在模块后的托线架上或穿入配线架的模块孔。 正向理线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机房线缆在每点都整齐,且不会出现线缆交叉。而缺点是如果线缆本身在穿线时已经损坏,则测试通不过会造成重新理线。因此,正向理线的前提是对线缆和穿线的质量有足够的把握。 正向理线的优点是在机房(主机房的网络区或弱电间)中自进线口至配线架之间全部整齐、平行,十分美观。缺点是施工人员要对自己的施工质量有着充分的把握,只有在基本上不会重新端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向理线施工。在本文中基于目前的布线工程公司已经能够把握工程

7、质量的现实,推荐采用正向理线工艺。 正向理线所需人工约为1.5人,每24根线耗时40分钟左右(未计入寻找线号的时间)。所需工具如下: 正向理线工具清单 理线板: 理线板是正向理线的必备工具,它可以采用纤维板、层压板或木板在现场自制,也可以在公司里制作后使用。 理线板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测量所用双绞线的缆径,并附加2-4mm后形成理线板的孔径,然后根据板的强度选择孔与孔之间的间距,在板上横向划5根线、纵向划5根线后留有写编号的空间后确定板的长宽尺寸。剪切或锯下多余部分后,使用手枪钻在划线的交叉点上以所确定的孔径钻25个孔后,用粗砂纸将所有的边沿倒角后,在横向写上(或刻上)1-5的编号,在纵向写上

8、(或刻上)A-E的编号后大功告成。 理线板是一块25孔方板(对应于24口配线架的适宜尺寸55孔理线板,也可以选用46、88等规格),单面印字,每孔可以穿1根水平双绞线。可以想象:当双绞线穿入理线板后,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基本固定,根据其位置进行绑扎时不容易出现大的错位现象,更不易出现线缆的交叉现象。 理线表:理线表目标:使用24口1U配线架,线缆从配线架的右后侧(从配线架背面看)转向配线架,双绞线从线束的底部抽出转向配线架,保证顶部的双绞线一直排列到最后的2124号模块。注:图中的1-24编号为配线架模块的编号,不是真正所需填入的、与配线架模块号一一对应的线号。理线板需使用相应的理线表配合理线

9、。 理线表是一人为定义的表格,当使用55理线板时,理线表为5行5列的表格,每个单元格对应一个孔。理线表的填写方法可以有多种,每种填写方法对应于一种排列顺序。在右图中介绍了其中一种排列顺序(孔数字代表配线架上的模块编号): 在实际填写理线表时,应将与配线架1-24口对应的线缆线号填入理线表,这样线号与配线架的模块号就一一对应。在一般情况下,当配线架布置图完成后,可使用EXCEL的联动功能,自动形成针对每个配线架的理线表。 正向理线的基本施工工艺如下:1. 将配线架固定到位,背后装好托架,正面将打印了线号的面板纸装入配线架(或贴在配线架上),若配线架的模块可以卸下,则应卸下模块; 2. 理线板定位

10、:理线板在穿线前先应确定其方向,使理线板在理线过程中不需要硬行扭转方向,就可以使E1孔就近自然对准1号模块,此时理线板上的2-5孔与配线架的2-5号保持平行。通常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定位:先将理线板垂直放在1号模块背后,使E1孔对着1号模块(有字的一面朝向24号模块),然后手持理线板顺着线缆未来的路由走向,向机房的进线口移动,移动时确保理线板只出现平行移动,不发生转动,当理线板到达进线口时,记下理线板的方位(主要是A1孔位置所在的方位),以便后续每块理线板使用;3. 理线板穿线:在机房的进线口旁,将理线板按2所确定的方位将板的方向调整好,将水平双绞线按线号依理线表穿入理线板(有字的一面对着自

11、己,线从无字的一面穿入板中),这道工序一般有两人完成:一人找到线号(只要找到该理线板所需的线号即可)并将其与其他线缆分离,一人将线穿入理线板的对应孔中。应该注意的是,双绞线应全部穿过理线板,也就是应该将理线板紧贴在进线口旁,这样才能保证进入机房的双绞线全部被整理;4. 路由理线:先在理线板外侧(无字侧)根部用尼龙扎带将穿入理线板的双绞线扎成一束;然后将理线板沿着指定的路由向自己方向平移,平移100mm后在理线板外侧根部用尼龙扎带再绑扎一次(防止前次绑扎松动),此时应注意使线束形成圆形,而线束外侧的线应该是理线板外围一圈的线,理线板中间的线在线束的部,确定后的所有双绞线的相对平行一直要保持到配线

12、架的最远端的模块后侧(即第24个模块后侧);继续平移理线板200mm左右,在理线板外侧根部用尼龙扎带绑扎,注意每根线应保持与前次绑扎时的位置相同,不允许有些线从外层转入层,也不允许层线转入外层;依次平移,直到配线架为止; 5. 线束固定:在理线过程中,如果旁边遇到桥架上的扎线孔或机柜的扎线板,则应在绑扎线束的同时将线束绑扎在桥架或机柜上,以免线束下滑; 6. 弯角理线:当平移过程中遇到转弯时,必须让理线板贴近转弯角,在弯角旁顺着转弯,不可以绑扎后再贴上弯角(由于弯角处侧的线短,外侧的线长,因此如果按直线绑扎后再转弯,弯角处的线束一定会变形)。这就要求所有的线束必须在现场绑扎,不可以事先绑扎后后再移到现场来; 5 平行转到配线架后侧7. 托架理线:当理线板到达配线架背后的托架上后,先将线束绑扎在托架上,然后向前平移,每到达一个模块前时,将线束绑扎一次,然后分出该模块对应的线号。此工序应配备2人:1人分线,1人将线从配线架背后拉到配线架正面去(如果模块可以卸下,则将线从模块孔穿到正面去),同时2人唱号核对线号与配线架上的面板编号是否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