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44129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三章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1, 耐失误设计使得人员不能发生失误或者发生失误了也不会带来事故等严重后果的设计。2, 人机环境匹配使机械设备、工作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使人员操作简便准确、失误少、工作效率 高。3,职业适合性人员从事某种职业(或操作)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4, 职业适合性分析通过分析某种职业的任务、责任、性质等特征,确定职业对人员的具体要求;分析人员的生 理、心理特征,确定人员适合于什么职业。5,安全技能人为了安全地完成操作任务,经过训练而获得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6,行为科学研究工业企业中人的行为规律,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改善对人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

2、产率的一门科学。7,动机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念头,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8,激励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可以使个体保持在兴奋状态中。9,需要指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包括缺乏维持生理作用的物质要素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要素。10,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具有内在的动机(需要)来指导或推动他们走向自我完成和个人优越的境地。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 11,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管理中有两种因素:激励因素是使人得到满足感和起激励作用的因素,保健因素是 缺少它会产生意见和消极情绪的因素。12,期望理论弗罗姆认为,在

3、任何时候人类行为的激励力量,都取决于人们所能得到的结果的预期价值一 效价,与人们认为这种结果实现的期望值的乘积。多选题1,显示器的人机学设计原则包括(A,准确B,简单D,一致E,合理排列)2, 职业适合性包括对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方面的要求,以及对A,知识D,技能)方面 的要求。3, 生产操作过程中人的行为层次包括(A,知识层次C,规则层次D,反射层次)。4, 通过练习逐步形成安全技能,练习成绩进步的一般规律为(B,进步先快后慢D,高原 现象E,起伏现象)。5, 常用的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有(A,用机器代替人操作B,采用冗余系统C,耐失误 设计D,警告E,良好的人机环境匹配等。)。6, 在进行

4、人机功能分配时,机器适于承担(A,功率大、速度快C,重复性作业D,持续 作业)的任务。7, 在日常工作中防止人失误的有效管理措施主要有(A,持证上岗B,作业审批D,安全 确认)。8, 操纵器的设计应该使人员操作起来(A,方便B,省力。D,安全)。判断对错1, 采取了耐失误措施后,就不用对人员进行教育和强制了。乂2, 人机匹配就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人员适应机械运转的要求。X3, 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较多的是视觉警告,其次是嗅觉警告,味觉警告很少用。X4, 为了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必须根据职业适合性选择和安排人员。X5,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应该把可能出现的错误行为罗列出来,让人员注意。X6,

5、防止伤亡事故的第一原则是建立和维持职工对安全工作的兴趣。”7, 一般地,防止人失误采取技术措施比管理措施更有效。”8, 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人永远是不可缺少的系统元素。”9, 所谓冗余就是一个人的工作量由两个人各承担一半。X10, 昏暗光线使人眼睛疲劳,甚至看不清东西,所以工作场所的照度应该尽可能的高。X回答问题1, 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有哪些?用机器代替人,采用冗余系统,耐失误设计,警告,人员、机械设备、工作环境合理匹配。2, 如何根据人员和机械的特点进行人、机功能分配?分配人员从事要求智力、视力、听力、综合判断力、应变能力及反应能力的工作;分配机器 承担功率大、速度快、重复性作业及持续作业

6、的任务3, 防止人失误的管理措施有哪些?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人员;推行标准化作业,通过教育、训练提高人员的知识、 技能水平;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防止发生疲劳和使人员的心理紧张度最优;树立良好的企 业风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日常安全管理中,实行持证上 岗,作业审批和安全确认。4, 警告其什么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危险因素的存在;提示人员调用他的知识或经验。5, 人机环境匹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机器的人机学设计和生产作业环境的人机学要求等。6, 实行安全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以及是否有高水准的动机。7, 海因里希建议,可以利用哪些个性心理特征来建立和维持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兴趣? 自卫感,人道感,荣誉感,责任感,自尊心,从众性,竞争性,希望出露面,逻辑思考力, 希望得到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