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43978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事物有了新的思索时,将其统计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处理问题的措施。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适当呢?下面是xx精心整理的,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改观摩课活动,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xx老师、张敬老师及刘悦老师的课。以后,聆听了教研员对三位老师三堂课的分析,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部分心得体会吧。一、老师语言含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这三位老师的课时,我想老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率领走出狭小的课堂

2、,深入人的心灵深处xx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电影片段,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xx老师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不但仅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xx老师课堂语言简练,正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有声有色地学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老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

3、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xx老师所执教的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足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么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自读感悟时,xx老师向学生提出这么的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在文中找出自己感爱好的地方?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xx老师在出示了一组组以课文线索重新排列的词语后,又向学生提出这么的要求:读读这组词语,这些词语在你脑海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由这些词你又能想到什么词?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xx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读了全文后看看板书,课文关键讲了一

4、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而在开放引导这一步骤,xx老师采取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即使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看法很有创见,很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觉。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xx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xx老师在处理课文时分别采取了说、读

5、、画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最出色的是学生画船的授箭步骤。充足让学生经过画一画的方法了解课文。xx老师则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是什么使她们深深感动?从而也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出色纷呈;另外,xx老师还善于开发课程,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联想和欣赏,适时进行迁移。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记以后,我们给她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法,留下处

6、理问题的能力,留下她们真正需要的种种?一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211月7日,我有幸去苏村小学听了吴江伟、张蕊等四位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4节公开课,听了四位优异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全部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部分心得体会吧。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四位老师的语文功底很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了教材。而且,四位老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备课。她们全部依据本身特点,依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常说,老师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

7、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老师要有不停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停地学习,不停充电。总而言之,这次听课学习,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主要性和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本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停学习充足利用学习机会提升本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32021年11月7日,我有幸和我镇的几位小学语文老师一起来到高里小学参与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讨会”,就这次学习谈谈我的个人体会及心得。这次上公开课的四位老师全部是在教学上很杰出的年轻老师。四位老师的课,给人于朴实无华的感觉,

8、很实在。表现出了很扎实的功底,指导到位,很有艺术性。她们能立足于学生,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让学生高效的学习。能以学生为本,老师起指导作用。老师们有着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和精湛的教学语言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经意间就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百尺竿头更深入等。另外老师们的教学语言全部很美,给人很亲切,很美的感觉。而且,教课时常见到激励学生的语言,如孩子你真棒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祥莲老师教授的称赞一课,开课伊始,陈老师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利用了小孩子喜爱听小说的年纪特点,将课文内容以配乐讲小说的形式引导给了学生,身体语言的利用帮助了孩

9、子们对小说的了解,从小说中孩子们很快了解到;小刺猬和小獾两个动物之间发生什么事。对于新字的学习,陈老师用多个形式检验识字效果,自读,指读,男女生比赛读,抢读,后用摘苹果的游戏形象读,表现自主识字、生生互动的结果。在品读的教学步骤中,陈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的句子,然后关键指导朗诵。如“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你的苹果香极了,我历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抓住称赞的话,老师经过范读,尤其注意读好“真”“一个比一个”“香极”这些关键词,读好语气,读出感情。然后让学生动作示意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彰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

10、生起到互动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的朗诵开了绿灯。这一步教学步骤很扎实,切实表现为培养朗诵能力而设计。经过多个形式的朗诵,使学生详细感受课文中的真情。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在美的感觉下学习读书,能不愉快吗?愉快的学习又怎能不高效呢?我们要给学生愉悦地学习气氛,友好地学习气氛,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生为本,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实践中学习语文。这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生动,更加快乐,更高效。我们的学生才会愉快高效地学习。这次听了几位老师的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这么的教学方法在我们农村小学很实用。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

11、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在不停的利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人格魅力,轻轻松松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做愉快老师,教愉快学生。4今天在高里小学举行了语文的公开课,这四节课讲的全部很出色,其中我就称赞这一节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我以为这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能做到以生为本,以读为主,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镇静自然。首先在启发谈话时,陈老师先由动画片,引出课题“称赞”,这一步骤将本课所学和实际生活联络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称赞带来的好心情,营造了一个友好温馨的学习气氛。学习生字是本节课的关键,陈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圈出生字,再出示带音节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去拼音读,摘苹果读多种形式的读,这么的

12、生字教学是实实在在的,课堂落实得很到位。陈老师让学生寻求生字的规律来识记生字,如“猬”、獾”全部是反犬旁,在学习课文时陈老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这两句话,经过抓关键词“一个比一个”、“香极了”指导学生朗诵,采取自由读、齐读、角色交换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愉快,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老师在评价中也不时地称赞学生,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课堂教课时间是有限的,不过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思索和启发:陈老师对于写字的知道还不够,对于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多,一位教过多年语文的老师曾说过:读书一遍要有一遍的目标。在安排学生读课文前,老师可要求其它学生仔细听,当当小评委,听听谁读得最棒?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