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word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435245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8.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word版(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主编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实施日期:2010年09月30日关于发布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的通知浙交2010232号各市交通局(委)、义乌市交通局,省公路局、厅质监局、省交通设计院、咨询公司: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省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实现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特发布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全省所有在建及拟建山区高速公路的有关单位认真执行。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委托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设计要点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

2、意积累资料, 总结经验,及时将有关意见函告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地址:杭州市梅花碑4号,邮政编码:310009,联系电话:0571-87803719),以便修订时参考。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二一年九月三十日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卞钧霈委 员:陆耀忠 楼晓寅 吕新龙 王振民 汪银华 蔡金荣 邵 宏 陈海君编 写 组主 编 桂炎德主要编写人员 李伟平 郑束宁 孙章校 吴宝兴 雷崇书 陈建荣 彭丁茂 施兹国 陈侃福 张仁根 陈 鹏 贺建光 王一斌 邵坚达 李 杰曹怡春 袁迎捷 毛松根 俞红光 金慧珍前 言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以下简称勘察设计要点)是根据浙江省交

3、通运输厅要求,由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写而成。本勘察设计要点在编写过程中,广泛调研了浙江省已建和在建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经验以及建成运营管理养护过程中所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全面总结和借鉴了近二十年来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研究成果,吸纳了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等应用成果,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规范及文献,经广泛征求浙江省及国家有关单位的意见,反复讨论研究,最后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审查定稿。勘察设计要点共分15章,1总则;2定义与术语;3一般规定;4工程地质勘察;5勘测与调查;6选线;7线形设计;8路基与边坡;9路基排水系统;10桥梁、通道及涵洞;11互

4、通式立交及服务区;12隧道;13隧道机电;14环保与绿化;15预留与预埋设计。勘察设计要点在章节编排方面,突出重点、兼顾系统性;路基与边坡、隧道机电及预留与预埋设计等单列章节。增加了施工及营运管理过程需特别注意的内容,以加强设计与施工等环节的衔接。勘察设计要点应与现行的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和浙江省地方标准配套使用。粗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斜体字部分为与现行规范要求不一致的内容。本要点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寄往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地址:杭州市梅花碑4号,邮政编码:310009,联系电话:0571-87803719),以便修订时参考。目 录1 总则82 定义和术语9

5、3 一般规定123.1 基本要求3.2 技术标准的确定3.3 路基路面及排水的特殊要求3.4 大型结构物与服务设施3.5 典型工程方案比选3.6 交通工程设施总体要求3.7 公路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协调3.8 分期修建方案论证3.9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4 工程地质勘察144.1 一般规定4.2 综合勘察方法4.3 路线勘察4.4 路基勘察4.5 桥梁、涵洞勘察4.6 隧道勘察4.7 报告编制5 勘测与调查255.1 勘 测5.2 调查要点6 选线366.1 选线原则6.2 地形选线6.3 地质选线6.4 安全选线6.5 环保选线7 线形设计407.1 平面线形设计7.2 纵面线形设计7.3 横断

6、面设计7.4 线形组合设计7.5 运行速度检验与安全性评价8 路基与边坡448.1 一般规定8.2 边坡坡率8.3 路基防护与支挡设计 8.4 特殊路段与边坡设计8.5 边坡景观协调设计8.6 边坡监测设计9 路基排水系统559.1 一般规定9.2 路基排水10 桥梁、通道及涵洞5810.1 一般规定10.2 桥梁、通道及涵洞布置10.3 桥梁、通道及涵洞的型式选择10.4 主体结构设计10.5 附属结构设计10.6 其 它11 互通式立交及服务设施6611.1 一般规定11.2 视 距11.3 匝道设计11.4 收费广场及引道11.5 互通式立体交叉中的平面交叉11.6 互通式立体交叉连接线

7、11.7 服务设施12 隧道7412.1 隧道总体设计12.2 隧道位置12.3 隧道平纵面12.4 隧 道 群12.5 隧道方案比选12.6 隧道建筑限界12.7 隧道内轮廓12.8 隧道结构的耐久性12.9 明洞与棚洞的设计12.10 暗挖隧道设计12.11 隧道洞口设计12.12 隧道防排水12.13 隧道路面12.14 隧道装饰12.15 隧道通风与防灾救援13 隧道机电9513.1 隧道机电总体布置13.2 隧道通风设施13.3 隧道照明设施13.4 隧道供配电设施13.5 隧道监控设施13.6 隧道消火栓系统14 环保与绿化10014.1 一般规定14.2 水环境污染防治14.3

8、声屏障14.4 绿化15 预留与预埋设计10315.1 一般规定15.2 隧道机电系统预留预埋15.3 桥梁上设施预留预埋15.4 路基段设施预留预埋附录 A 浙江省区域地质条件附录 B 按推理公式计算小桥涵暴雨设计流量1 总 则1.0.1 为适应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体现“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环保”的设计理念,规范和指导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特制定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点(试行)(以下简称要点)。1.0.2 本要点依据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浙江省的山区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而编制,是对现行行业标准、规范的细化和补充。1.0.3 本要点适用于浙江省

9、境内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并与现行的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和浙江省地方标准配套使用。1.0.4 勘察设计过程中,除应符合本要点外,必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强制性条文的规定。1.0.5 在执行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和本要点的同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关技术指标。1.0.6 应严格执行政府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广泛征询沿线建设规划、交通、环保、水利、国土、农林、文物、电力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并按照相关专题报告的要求,采取措施,认真做好环保、水保、抗震和防灾等方面的专项勘察设计工作。1.0.7 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合理的工期内,精心组织、加强质量管理,并按现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

10、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编制完成勘察设计文件。1.0.8 由两家及以上单位承担勘察设计时,应确定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应加强与其他勘察设计单位的协调、统一与衔接,以确保勘察设计质量。1.0.9 勘察设计单位应将动态勘察设计的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严格执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勘察设计后续服务工作。2 术语和定义2.1.1 山区高速公路Expressway in mountainous terrain 在山岭区和重丘区地形条件下建造的高速公路。2.1.2 综合勘察方法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method 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采用遥感、工程地

11、质调查与测绘、物探、钻探、槽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方法。2.1.3 动态勘察设计 Dynamic exploration and design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检测资料,对勘察和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2.1.4 长上(下)纵坡Long Up(down) Longitudinal gradient连续纵坡大于2%,或平均纵坡大于2.5,且长度大于6000m的路段。2.1.5 长直线Long Straight Line:平面线形长于2000m的直线。2.1.6 小半径平曲线Small radius of Horizontal Curve小于公路路线设计

12、规范中最小半径一般值的圆曲线。2.1.7 长陡纵坡Long and Steep Longitudinal gradient平均纵坡大于3%,且长度大于2000m的路段。2.1.8 运行速度Operating Speed运行速度是观测到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自由流情况下的车辆行驶速度,通常采用V85速度。2.1.9 生态资源防护 Ecological resources protection路基边坡采用种植与周边物种一致(或相近)的草、灌、乔的防护形式。2.1.10 生态挡墙 Ecological retaining wall墙面同步实现水土保持和生态植被的挡土墙。2.1.11 路侧净区 Road

13、side safety zone在低填和浅挖的缓坡路段,为驶离路面的过错车辆而提供的无障碍区域。2.1.12 一边坡一设计 One design for one side slope对高填、深挖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采用的逐坡工点设计。2.1.13 高架桥 Viaduct当路线跨越山谷、穿越村庄、工业区等,或沿山坡布线因坡陡、路基太高必须采用以桥代路方式通过时所设置的桥梁。2.1.14 高桥墩High-pier:当桥墩高度大于等于30m时称为高桥墩或高墩。2.1.15 高桥台High-abutment当桥台高度大于等于10m时称为高桥台。2.1.16 分离式隧道 Divided tunnel上下行两隧道间的间距较大,设计、施工基本可以忽略相互之间的影响的双洞隧道。2.1.17 小净距隧道 Neighburhood tunnel上下行两隧道间的间距较小,设计、施工必须考虑相互之间的影响的双洞隧道。2.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