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43498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的运动与行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动物的运动与行为授课人:邓艳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了解运动和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过程与方法: 学会由点及面地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整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小组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精神,学会分享;二、教材分析: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第五单元共包括五章内容,它们依次是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的运 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细菌 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种 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来认识动物的

2、运动机理,认识动物行为产生的 原因,认识动物行为对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存的意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这对学生 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全面理解人与生物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动物的行为活 动常常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运动,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编排在一起即反映了这两 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本章涉及了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三 节内容。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是以哺乳动物和人体为例,通过图解分析让学生 认识动物产生运动的结构基础,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和接受动物 产生运动的一般机理。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与第三节社会行为 的内容编排改变了以往教材对动物各

3、种行为的罗列叙述,而是提供分析和实验素 材,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动物运动产生的结构与运动形式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动物运动产生的结构与运动形式间的关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课前准备:学生自主创作的笔记。四、教学对象分析:每学期期末考试均是对中考的模拟,要求我们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期末复习,可在生物学教学和复习备考过程中,却遇到诸多难题:由于学生平时学习科 目较多,课外作业总量也多,课余时间有限,没有精力花太多时间复习生物所学 知识,造成学生平时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期末备考期间,复习科目多、时间少、 内容多、泛、杂;各科复习模式基本相同,学生期末复习阶段易发生复习倦怠感。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五、教学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