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433540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给以下词语注音岱( ) 眦( ) 簪( ) 逾( )二、文学常识填空1.杜甫(712770),字_,别号_,朝伟大的_诗人。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朝由_而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3.? 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 和? 那么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三、默写1.岱宗夫如何_。2._,浑欲不胜簪。3.暮投石壕村,_。_,老妇出门看。4.夜久语声绝,_。天明登前途,_。四、解释以下句中加粗词语造化钟神秀( ) 决眦( )家书抵万金( )( ) 浑欲不胜簪( )五、阅读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2、,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1.解释以下词语。附书至( ) 新战死( ) 未去( ) 犹得( )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1)戍( )_ 戌( )_ 戎( )_(2)衰( )_ 哀( )_ 衷( )_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表明兵役之苛酷:_(2)表明战争之惨烈:_(3)表明战争破坏严重:_(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哀和含悲度日:_(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5.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揭示主题。六、阅读下诗,回答下列

3、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1.解释以下词语。(1)妻子:(2)纵酒: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3.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一、di z zn y二、1.子美;少陵野老;唐;现实主义 2.唐;盛;衰

4、3.望岳;春望;石壕吏三、1.齐鲁青未了 2.白头搔更短 3.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4.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四、钟:汇集; 眦:眼角; 书:信; 抵:值; 浑:简直。五、1.书:信;新:最近;去:离开;犹得:还能够。 2.(1)戍sh,戍守;戌x,壬戌;戎rng,戎马一生。(2)衰shui,衰老;哀i,悲痛;衷zhng,无动于衷。3.第一层:三男戍边,二男战死。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4.(1)三男邺城戍 (2)二男新战死 (3)出入无完裙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听妇前致词 5.安史之乱六、1.(1)妻子和儿女 (2)纵情饮酒 2.剑外忽传收蓟北 3.“收蓟北;抒发了诗人欣喜假设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叙述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由欣喜假设狂到迫切思归。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像中具体的回家路线,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迫而喜悦的心情。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