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43315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工作总结范文(六则) (篇一)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自治区、市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大力加强文化、旅游、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实现了文化、旅游、体育人才稳定增长和文化人才队伍素质的逐步提高,为全县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繁荣文化、旅游、体育事业,提高竞争力,关键靠人才,靠队伍。我局一向重视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布置人才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为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指导,指定康青春副局长亲自抓人才工作。二是摸清全系统人

2、才现状,积极做好各类人才库登记工作。对基层文艺人才进行调查摸底,经过梳理,分门别类建立了包括声乐、舞蹈、戏剧、旅游服务、体育等人才库名册。三是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十三五”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切实推进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拓宽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制定全年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类培训等形式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建立健全机关公务人员定期知识更新、业务进修、执法培训学习和继续教育制度。二是组织文化站干部、社区(村)文化干部实地学习参观兄弟县市文化阵地创建,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三是组织文化馆业务干部进社区、村落、学校进行声乐

3、、舞蹈、摄影、戏曲等不同类别的艺术辅导。四是开展对各乡镇文艺团队骨干进行声乐、舞蹈、戏曲、摄影等表演技能培训,*年培训各类人才60余人次。五是以全域景区为目标,牢固树立“一切皆为旅游资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发展理念,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我县将同心红军西征纪念馆核定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招聘专兼职解说员5名,同时成立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核定1名人员编制,保障旅游业快速发展;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多次选派工作人员到庆阳、信阳、长沙、咸阳、石河子、*等地参加各类培训班,提升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奖励机制 组织开展全县优秀文艺团队、优秀文化站干部和优秀社区(村)文化干部的评选和

4、表彰工作。开展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回报社会活动。积极组织文化工作者下基层演出宣传,为群众送出精神食粮。*年,组织开展文艺下基层演出8场,组织广场文艺演出3场。 另外,今年白明俊同志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顾永存同志被评为全区第几次文物普查先进个人。 四、*年工作思路 1、继续实施人才工程,确保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工作的整体有序推进。 2、继续落实人才职称评聘晋升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支持。 3、继续关心人才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创造性,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优良的服务。 (篇二) *年全区农业人才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

5、下,在区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立足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投入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为实现建设“科学储备区、文明法治区、秀美生态区、洲尚文化区”四区目标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人才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农业人才18名,其中省劳动模范名(万屯娘和陶晓弟),高级工程师1名(帅华平)(南昌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农业高级技能人才1名(陶智法,已退休),中级园艺师名(陶智云,已退休),农村特殊人才名(陶晓弟、熊长根、陶晟、宋鹏和范丽红),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2名(宋先辉和徐凤娇),经市委农工部

6、(市人才办)奖励的实用人才6名(熊功平、宋先辉、万保林、陶智云、帅华平和岳跃仁)以及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社会工作人才150余名(包括市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分管干部及大学生村官等)。 二、主要做法 (一)宣传人才 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的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进行及时的报道,鼓励、鼓舞所有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针对各部门在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有效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推广,通过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进一步在全区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人才 1、“请进来”培养模式。一是定期举办洲尚大讲堂。邀请各类专家学者来我区讲课,重点从种

7、养技术、农产品加工、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等方面授课,提高区、镇、村干部相关业务知识和综合技能;二是充分运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我区农业、畜牧、卫生、文化等部门的人才优势,加大培训力度,转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三是邀请相关专家举办全区蔬菜和花卉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专题培训会28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多人次,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及农村人才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附加值,为企业及老百姓创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2、“走出去”培养模式:一是承接好上级部门培训工作。组织我区农业领导干部及“双带”示范村参加全市乡农业领导干部及优秀“双带”村干部培训学习班,进一步提

8、高农业领导干部、村干部“双带”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组织了三批次大学生村官赴外培训,分别是:*届大学生村官万力赴小岗村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届大学生村官伍艺燕赴江西凤凰村(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参加“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计划”,*届大学生村官李敏参加“万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精品班”培训学习。三是开展外出考察交流学习活动。区委、区政府始终秉承“走出去,引进来,互相促进”的理念,上半年区农办组织我区各村干部赴九江市永修县易家河柑橘专业合作联社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种植技术,并初步达成引进其优良柑橘品种和定期互相交流学习意向。四是推广“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今年共推荐了5名村民报考“

9、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其中名“专升本”学员,名“大专普通班”学员,7名“本科班”学员,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基层干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引进人才 一是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为了策应打造互联网农业领军企业的发展战略,我区扬子洲镇党委政府帮扶我区龙头企业森美集团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提升该企业的专业化水准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目前已帮扶森美集团引进高层管理人才5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扬州农业大学等知名学府,主要专业为经济管理、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目前团队仍在继续壮大中。 二是邀请专家开展水稻重

10、金属污染调查工作。为了摸清我区水稻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等基础信息,由我区农办退休人员陶智云园艺师配合省市区相关专家来我区扬子洲镇对水稻土壤进行调查研究,开展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协同监测工作,并结合土壤普查样品重金属含量检测数据,完成水稻产地环境安全评估,完善产地环境质量档案。 (四)激励人才 对全区的各类农业人才建立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各项评先争优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对农业人才的关心、关怀,使得各类人才安心工作,创优争先,在全区农业起到了领头雁的示范效应。例如在推荐申报省劳动模范活动中,我区扬子洲镇党委全力推荐万屯娘、陶晓弟两位同志,经省总工会批准,两位同志成功荣获*年“江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

11、号。对获得上级荣誉称号、先进称号的相关人才,一是大力宣传,通过ld显示屏、政务网、微信群、宣传画等载体大力宣传表扬;二是对照上级政策,对获奖人员进行经济奖励;三是召开相关座谈会或以走访的形式看望获奖人才以显示我区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五)服务人才 1、为企业服务,做好“财政惠农信贷通”和“财园信贷通”的融资试点工作。我区积极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摸底调查,广泛宣传,对“财园信贷通”工作流程、贷后管理等政策内容作了详细介绍,真正做到让企业吃透政策、掌握到位。确保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不遗漏、不缺失,让其最大程度享受政策红利。据统计,今年我区7家新型农业组织累计申请435万元贷款资金。 2

12、、为经营型人才牵线搭桥,积极对接各商家、企业、院校、机关等,帮其拓展业务。南昌市青山湖区得农缘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于*年月由宋鹏同志牵头成立,通过我区政府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将我区扬子洲镇各村种植的农产品直销江西省电力设计院食堂、江西农业大学食堂等6家单位。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农户46户,合作社销售额达6万余元。 3、大学生村官工程,经我区扬子洲镇党委研究报区委组织部审批,对于是党员的大学生村官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或书记助理,对于非党员的大学生村官任命为主任助理。我区已任命2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副职,安排8名大学生村官在纪检、农口、经济、信访、文化、环保等部门跟班学习,同时还开展了创业指导

13、与帮扶,指导村官挂靠创业1个。 三、培养人才工作成效 一是实施“双带致富”项目。今年我区扬子洲镇庙后村、熊万村、前洲村、莘洲村、长村村和臣港村等6个村被评为“双带致富”示范村,创办了20余家农村合作社或企业,解决了30余名村民就业,比当地同类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500元。 二是推进“一村一品”工程。我区扬子洲镇打造了以上房村番茄种植为代表的“一村一品”专业村、以洲尚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社、得农缘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及菇事汇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三大优秀农业合作社及以铭顶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全面盘活了我区农产品生产、销售、研发及配送,把市民喜闻乐见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全方位

14、多层次地推介上市,深度激活我区的农产品市场,带动了全区农民发家致富。 三是试点农村电商。我区农户、合作社和森美集团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的新型模式,通过微信、淘宝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和营销,打开网络销售渠道,将农产品以更合理的价格销往全省各地,给公司和农户带来更大的实惠。 四是做好蔬菜成本价格调查工作。每个村随机抽取了1%的种植户,对西红柿、黄瓜、菜花、大白菜、圆白菜、豆角、白萝卜等进行了成本调查,协助国家物价调查总队做好蔬菜成本价格调查工作。 五是推广新型实用农业项目。我区依托现有资源打造的优质农家乐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长村村“洲尚人家”农家乐、熊万村“万家田园休闲垂钓农场”、上房村的“

15、美乐生态葡萄园”、南洲村的草莓采摘园以及千亩花卉基地,重点打造了上房、熊万、长村三个品质最优、规模最大、基础最完善的生态蔬果采摘园,将各村特色农业与旅游有机融合,有效带动乡村旅游和村级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年我区各类特色休闲农庄和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总量近2万人次,游客数量平均增幅达到6%;营业额达20余万元,同比增长3%。尤其是今年月份召开的第三届番茄节,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光旅游,为我区扬子洲地区的村民及企业创造了百万余元的经济收入,为村民增产致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六是引进新型草花新品种。我区扬子洲镇南洲村成立了首个“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扬子洲园艺协会”,引进新型草花品种及城市花卉种植项目进驻本村,以此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带动村民和种植户共同致富,帮助村民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今年来,参与种植花卉的农户数量不断增多,由原先的1多户增加到现在的6户,其中散户68户、大户8户,从业人员达20余人,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15余人就业。该基地种植面积860余亩,每亩年纯收入3万元左右,共计2720万元。 (篇三) 根据工作需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在职在岗人员学习力度,坚持每周半天业务集中培训制度,全站工作人员完成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