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429629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住宅楼分户验收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上海绿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十月1. 工程概况22. 验收依据43、建立组织机构:54.质量保证措施55. 分户验收内容196. 分户验收工具197. 分户验收部位的划分208. 分户验收表格209. 允许偏差2310. 检测点布置241. 工程概况 1.1 基本概况 工 程 名 称 吴江滨湖新城三期工程9#10#楼工 程 地 址 吴江市学院河路南侧东地块三期建 设 单 位 绿地集团(吴江)置业有限公司设 计 单 位 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 理 单 位 吴江新世纪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 督 单 位 吴江

2、市工程质量监督站施 工 单 位 上海绿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2建筑设计简介项 目内 容面积总建筑面积30900+30900=61800 m2地下部分面积地上部分面积地下二层地上一三十三层住宅楼层数地下2层地上33层檐高98.70m总高m层高地下二层2.85 m标准层2.90m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防水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填充墙体地下砼空心砌块住宅部分砼空心砌块,实心粘土砖门窗外窗断桥铝合金型材中空玻璃1.3结构设计简介项 目内 容土质情况持力层为层粉质粘土及夹层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地下水无腐蚀性地基承载力承载力标准值为180kpa抗震等级二级抗震

3、设防烈度8度基础型式筏板基础结构型式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楼板结构型式现浇普通板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1层1-11层备注基础垫层C20基础底板C30墙、柱C30C30梁C30C30顶板C30C30其它C25混凝土抗渗等级S6钢筋类型级钢(HPB235)6-12级钢(HRB400)8-22钢筋连接直螺纹连接d16mm搭接连接d16底板厚度600mm墙体厚度外 墙地下室300mm地上200mm内 墙地下室300mm地上200mm填充墙地下室370mm地上200mm楼板厚度地下室180mm地上110m、130mm2. 验收依据 2.1 施工图纸 2.2 施工规范、图集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家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地方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29-2003 建筑内外墙涂料应用规程 DBJ/T01-42-99 建筑内墙用耐水腻子应用技术规程 DBJ01-48-2000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规程

5、DBJ/T01-58-2001 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程 DBJ/T01-79-2004 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外墙内保温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J/01-03-2000 3、建立组织机构:1. 成立以建设单位项目经理为组长、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为副组长,各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为组员的桃源水榭小区二期11#楼住宅项目住宅楼一户一验领导小组;一户一验领导小组人员名单:组长:副组长:组员:2. 成立以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监理工程师为桃源水榭二期11#住宅项目住宅楼验收小组,共3个专业(土建专业、给排水及

6、采暖专业、电气专业)专业验收检查组人员名单:土建专业验收检查组:给排水及采暖专业验收组:电气专业验收组:4.质量保证措施4.1尺寸偏差在施工过程进行中的控制1. 轴线位置:楼层测量放线完成后,由测量员复核轴线尺寸,检查控制线是否全部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进行纠偏至符合要求为止。2. 垂直度:剪力墙合模之后,由木工工长检查模板底部尺寸是否正确,用尺量控制线与模板的距离。底部尺寸符合要求之后,再进行垂直度检查,用挂线锤,上下尺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墙面做标示,进行整改,重新检查至符合要求。3. 层高:剪力墙浇筑拆模之后,沿墙面四周测设50cm的标高控制线,支模架搭设完成之后,按图纸设计楼板厚

7、度,弹出四周模板的板底线,按板底抬高2mm弹线,四周模板按先进行铺板。板中间部位标高按上层钢筋上测设的基准点拉线,尺量检查板的标高,不符合的马上进行油托上调或下降至符合要求。4. 截面尺寸:在支模过程中进行尺量检查5. 表面平整度:楼面,在浇筑过程中按测设的基准点拉线检查至符合要求再用3米刮杆刮平修面;墙面,在拆模之后检查模板是否有变形,有变形的及时修复后再转入下次使用。6.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整层楼板模板拆除之后进行验收,用测距仪、钢卷尺、靠尺、塞尺进行逐户验收, 记录实测数据,对比允许偏差值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注明在图上,表格上做记录,检查数量应符合分户验收规定的要求。4.2门窗

8、工程1. 在进场未安装前进行外观质量、尺寸检查,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尺寸符合要求的可安装,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退场处理。2. 安装完成之后,在装修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窗框是否有走动,损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修复。3. 窗扇、门扇、玻璃安装完成之后的保护工作。4. 墙面、地面、顶棚面层1. 墙面抹灰做饼按地面控制线进行,使房间的净空尺寸成矩形规则,灰饼完成验收符合要求之后方可进行墙面抹灰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工长、质检员进行跟踪检查,检查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阴阳角方正,发现不合格的部位及时进行整改。抹灰完成待装饰之前检查墙面是否有空鼓、开裂等现象,如有,及时进行整修。2. 地面施工前,按楼层

9、标高线做灰饼,控制好层高尺寸,保证净高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当中,检查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高度是否按预做的灰饼施工,有排水坡度的房间是否按设计要求,不得有积水和倒泛水现象。面层终凝以后及时进行养护,成品保护不得出现起沙、裂纹、空鼓等现象。3. 顶棚抹灰前,先在墙面上弹线,阴角不顺直的按线先把基层找平,再开始刮腻子。吊顶部位按设计标高先在墙面弹线,控制好高低,安装过程检查龙骨的安装是否牢固,间距尺寸是否符合要求。饰面板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安装上顶。4.3、给排水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质量保证体系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组织机构。进行质保体系各要素的分工

10、,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体系的正常运转。2. 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2.1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措施安装准备孔洞预留位置、标高准确绘制管道留洞图、洞口检查表套管安装套管类型正确套管水平度、垂直度准确套管类型根据使用部位进行明确立管套管管道完成后再固定套管管道安装位置、标高、坡度正确消除管道交叉和矛盾分系统编制专项技术交底绘制综合图解决施工交叉问题防腐处理除锈、防腐处理砌底认真检查填堵孔洞根据工艺确定填堵方法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均匀套管出地面高度不一,套管调正后固定牢固与土建协调地面做法水压试验分层分区打压闭水试验分层分区设备安装稳固系统冲洗冲洗砌底通水试验认真检查调试2.2管道

11、预留套管、预埋件、预留洞及暗配质量控制 序号名称质量控制点图例技术控制参数1预留洞安装预留洞位置应正确。预留洞规格尺寸应正确。预留洞口应光滑完整无破损。管道安装时,把预制好的套管穿好,套管直径比管道直径大2号2穿楼板套管套管外应清理干净并刷脱模剂。套管位置正确固定牢固。套管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套管上端应高出地面20mm,厨房及厕浴间套管应高出地面50mm3防水套管安装套管内及两侧应刷锈漆。套管固定应采用附加筋固定,附加筋应绑扎在结构主筋上,不得采用焊接。套管应固定牢固,位置正确。4防水套管安装柔性防水套管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柔性防水套管安装牢固平整。5穿墙套管安装套管规格、型号正确。套管两端与墙

12、面平齐。套管内侧防腐良好。套管周围做好标识。2.3室内给排水系统支吊架质量控制 序号名称质量控制点图例1支吊架安装管道吊架槽钢朝向一致。吊架间距符合规范要求。2支吊架安装成排立管安装,管道垂直,支架高度一致,抱卡严密美观。如有管道保温应留出保温间距。3固定支架安装给水管道固定支架安装采用钢门形架固定,牢固美观。2.4卫生器具安装的质量控制 1、脸盆安装:脸盆安装平稳牢固;与台面接触缝打胶均匀;排水、溢水口通畅。2、大便器安装:大便器安装应牢固可靠;配件齐全,排水通畅。3、地漏安装:地漏位于地面最低处;地漏应低于地面25mm;地漏与周边接触严密,无破损。3 质量保证措施1.贯彻执行GB/TI90

13、00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组织机构,进行质量要素分配,做到岗位落实,责任落实。2、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把施工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3、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实行质量例会制度,及时处理各类施工质量问题,提高施工质量。4、施工技术人员应熟悉并掌握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必须按施工图要求和编制的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动。5、施工前必须由有关技术人员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6、工序质量监督,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合格之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7、加强“质量通病”的对照检查,严格按施工工艺操作,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8、隐蔽工程验收须及时通知现场监理,并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方共同验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隐蔽和继续施工。验收不合格,施工单位在限定时间内修改后重新验收。9、在产品的验收、运输、存放、安装,交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