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机安装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042890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带机安装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皮带机安装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皮带机安装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皮带机安装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皮带机安装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带机安装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带机安装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The Thir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mpany of China, Qingdao Branch目 录一、 工程概况二、 编制依据三、 施工方法、工艺程序及技术措施四、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五、 平安技术措施六、 文明施工七、 劳动力组织方案八、 施工机具、计量器材及手段用料一. 工程概况山东信发化工20万吨/年PVC乙炔装置电石破碎及贮运装置有9条皮带机,分部在电石筒仓、电石破碎厂房和栈桥结构、转运楼、发生主厂房。皮带机总长493.3米,单机最长为83米。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位号设备名称技术规格数量备注10

2、2L0104a,b1#电石带式输送机正常/设计Q=80t/h2台波纹挡边型B=800mm,V=1m/s,a=30L=32.1m H=11.45m 202L01072#电石带式输送机Q=80t/h B=1000mm1台DTII(A)型 V=1m/sL=71m H=3.916m a=12302L01083#电石带式输送机Q=80t/h B=1000mm1台波纹挡边型V=1m/sL=60.2m H=23.415m a=30402L01104#电石带式输送机Q=160t/h B=800mm1台DTII(A)型V=1.25m/sL=57.2m H=3.916m a=0502L0117a,b5#电石带式输

3、送机Q=120t/h B=650mm2台DTII(A)型V=1.25m/sL=66m H=3.969m a=14602L01186#电石带式输送机Q=120t/h B=1000mm1台波纹挡边型V=1m/sL=89mH=33.715m a=30702L01197#电石带式输送机Q=120t/h B=800mm1台DTII(A)型V=1m/sL=79.9mH=33.715m a=30二、编制依据2.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标准? GB50231-982.2、?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70-982.3、设备安装图纸和设备随机资料三、施工方法、工艺程序及技术措施3

4、.1、施工方法 皮带机安装采用散装就位,按照厂家随机资料现场组装,另外要求有设备制造厂家来人指导。3.2、施工工艺程序及技术措施3.2.1、施工工艺程序机架安装找正设备清点验收根底交接皮带敷设粘接托辊安装竣工交工验收施工准备皮带跑直调整单体试车联动试车联轴器对中、找正驱动装置安装找正3.2.2、安装前的准备3.2.2.1、安装前的资料应齐全,其包括如下内容: a、设备总平面布置图、设备装配图和局部零部件图; b、设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3.2.2.2、设备验收,应甲乙双方共同开箱检查,其包括以下内容: a、核对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包装箱号、数量及包装情况; b、检查随机带技术资料、附件及

5、其专用工具; c、检查设备是否有外表缺陷,并及时作好记录; d、设备附件应作好标识妥善保管,严防变形、锈蚀、错乱和丧失;3.2.3、根底验收、设备安装施工前,必须进行根底的交接验收。3.2.3.2、根底移交前,根底施工单位应办理中间交接记录、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3.2.3.3、根底上应明显的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以及地脚螺栓或预留孔的纵横中心线,相应的建、构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 。3.2.3.4、按土建根底图及设备技术文件,对根底的各项尺寸和位置进行复核检查,其尺寸及位置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序号项 目 名 称允许偏差mm1根底坐标位置纵横轴线202根底不同平面的标高-203根底平面

6、外形尺寸204根底凹穴外形尺寸+205根底的平面水平度5/每米,10/全长6预埋地脚螺栓 顶端标高中 心 距+20,-027预留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置深 度孔壁铅垂度 10 +20,-0 108预埋钢板 标 高中心位置不水平度+20,-0553.2.4、垫铁安装3.2.4.1、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b、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c、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3.2.4.2、垫铁外表应平整、无氧化皮、飞溅等。斜垫铁的斜面光洁度不低于16m,斜度

7、为1/201/10;3.2.4.3、斜垫铁应成对使用,与平垫铁组成垫铁组时,一般不超过五层,薄垫铁应放在斜垫铁与厚平垫铁之间,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60mm;3.2.4.4、垫铁放置时,应先在根底上铲出垫铁窝;每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且与根底外表应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用手锤轻击检查垫铁松紧程度。斜垫铁组之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3.2.4.5、设备找平后,垫铁组应露出底座10-30mm.。地脚螺栓两侧的垫铁组,每块深入设备底面的长度,均应超过地脚螺栓,假设设备底座的底面与垫铁接触宽度不够时,垫铁组放置应保证底座坐落在垫铁组承受面的中部;3.2.4.6、设备找

8、正找平后,应将垫铁组点焊牢固,但垫铁与设备底座之间不能焊接。3.2.5、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3.2.5.1 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根底实际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3.2.5.2 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在垂直于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长度平均值的3/1000;机架支腿对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中间架的间距允许偏差为1.5mm,上下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机架接头处的左右偏移差和上下差均不应大于1mm。(见机架组装示意图)3.2.5.2 滚筒横向

9、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2mm;滚筒轴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滚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1中间架 2中间架支腿L1、L2机架横截面对角线长度 L中间架间距机架组装示意图3.2.5.3 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对于非用于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其上外表母线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且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外表母线的相对标高应不大于2mm。3.2.5.4 垂直框架式或水平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应为全行程的2040,其中,尼龙芯带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m的,以及电动机直接启动和有制动要求

10、者,松动行程应取小值;绞车或螺旋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mm。3.2.5.4 输送带连接后应平直,其接头直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A:带宽500mm,且带长20m 允许偏差为25mm,测量长度为7m。 B:带宽500mm,且带长20m 允许偏差为25mm,测量长度为5m。3.2.5.5 胶带采用硫化连接方法。连接时将部位的纤维层和胶层剖切成对称的阶梯状或根据带宽和加热器的型式剖割成与胶带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线,并应涂胶浆使其粘着,然后,应用液压或螺栓施加1.52.5MPa的压力,并应在电或蒸汽加热倒144.72温度下保温,经过硫化反响使生胶变成硫化橡胶,且其强度应到达输送带本体强度

11、的8590。阶梯长度250mm。保温时间按照制造厂家要求及规定。3.2.5.6 其他技术要求按照厂家资料及设计图纸要求执行。3.2.5.7 联轴器对中找正驱动机轴与泵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个联轴器的轴、径向和端面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假设无设备技术文件,均按施工标准执行。联轴器找正采用双表法找正,电机轴与泵轴、电动机轴与变速器采用联轴器联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等均应符合设备的技术文件的规定:,假设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如下要求:联轴器外径mm端面间隙s对中偏差径向mm轴向mm7110030.040.2/100013019040.050.2/100022440050.05

12、0.2/100047560060.080.2/10003.2.6 设备试运转3.2.6.1 传动装置试运转前应按说明书要求参加规定标号、数量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部位有无松动现象。3.2.6.2电机空载试验前,先点动电机,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电机空负荷运转2 小时,试运转中,定时15分钟测量电机轴温度并记录,电机轴温度温升不得超过说明书及标准要求,轴承部位的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应大于说明书和标准要求。负荷试运转配合业主另行编制方案 。3.2.6.3 空负荷运转应符合以下要求: A:当输送带接头强度到达要求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B:拉紧装置调整应灵活,当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滚筒均不应打滑; C:

13、当输送带运行时,其边缘与托辊侧辊子端缘的距离应大于30mm。 D:皮带不应跑偏。四、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1、质量保证措施4.1.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控制,保证各环节质量,以确保最终质量目标。4.1.2、严格施工程序,各口负责人层层把关,杜绝质量事故。4.1.3、严格执行标准标准及本方案。4.1.4、坚持三检制度及各级工序质量控制点查验,严格管理各工序交接。4.2.1、工序质量控制共检工程 序号 检 查 项 目质量控制等级1设备开箱验收BR2根底中间交接A3设备初找正、C4一次灌浆及垫铁布置检查确认BR5对中精找正B6二次灌浆检查确认BR7设备空负荷试运行A六、平安技术措施6.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参加平安教育,接受平安技术交底,熟悉施工方案和施工内容。6.2、参加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统一平安着装,按规定佩带平安帽及平安带。6.3、特殊工种作业应持证上岗。6.4、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平安带,作业区域有坑、洞的地方要设防护拦或盖上跳板。6.5、施工现场配备消防器材,消防水源应充足,灭火器材应定期换药。6.6、现场电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并进行定期检查。小型机具的使用要配备漏电保护装置。所有电气设备要接地接零。67、设备试车要与电仪专业配合好。在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前方能通电试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