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42857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建设工建可行性研究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21.1项目基本情况21.2编制依据21.3研究范围21.4主要结论3第二章项目区概况42.1自然地理条件42.2社会经济条件52.3历史沿革52.4镇区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2.5项目建设必要性6第三章交通量预测及建设必要性 73.1城镇对外交通73.2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73.3交通量预测 7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内容 94.1道路等级94.2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94.3建设规模及内容94.4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10第五章建设条件105.1自然条件105.2工程地貌、地质条件 105.3隆务河水文条件125.4线路建筑物分布情况 125.5建筑材料、劳力及运输条件 12第六章工程设计1

2、36.1平面设计136.2竖向设计136.3横断面布置136.4路基、路面设计146.5排水工程156.6交通设施设计166.7照明工程166.8绿化工程176.9主要技术指标汇总表 17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177.1概述177.2环境质量现状 187.3环境影响分析 187.4环境影响结论 19第八章建设安排及实施方案 198.1施工条件及特点198.2项目实施计划20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09.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209.2工程量209.3固定资产资产219.4资金筹措方案25第十章组织结构与项目管理 2510.1机构设置2510.2项目管理25第十一章主要结论25第一章总论1.1项

3、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同仁县城滨河东、西路道路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同仁县交通建设局建设地址:黄南州同仁县城建设规模:总长度3221.2 m (其中:滨河东路长度1567.2 m ,滨河西长度1654.0 m )建设投资:4807.94万元1.2编制依据1、同仁县交通建设局关于编制“同仁县城滨河东、西路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 托书;2、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二000年十月提交的同仁县隆务镇总体规划(1999 2020年);3、同仁县水务局、同仁县抗旱服务队提交得同仁县城镇及乡村防洪工程规划书4、青海九0六工程地质勘察设计院二 00六年十月提交的同仁县滨河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仅供可研阶段使用)

4、5、 青海省第二测绘院二 000六年十月提交的同仁县城隆务镇滨河路带状地形图;6、与城市道路、室外排水设计有关的规范;7、提交的其它与工程有关的资料。1.3研究范围根据同仁县隆务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同仁县城的特点,在全面了解项目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建设条件的分析,重点研究同仁县城宾河东、西路道路工程的建设,确定本次工程建设的范围、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 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等。1.4主要结论1.4.1项目建设必要性同仁县城是国家级历史名城,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州府、同仁县及隆务镇政府所在地,是全州和全县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是州域城镇体系中的

5、中心城镇。同仁县在下一步进行经 济建设主要是依靠旅游业的带动,所以城市景观的建设, 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处于城区内的宾河东、西路尚未形成,影响了黄南州同仁县的可持续发展,故本工程的建设为同仁县城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加快同仁县的城市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4.2交通量预测同仁县城滨河东、西路是城市支路。 其将来的交通量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车辆的保有量增 加而增长的交通量, 二是道路贯通使其沿线的土地升值, 房地产的开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及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发展交通量。道路建成后,起到主、次干道、支路的作用,在其交通流量中,主要以发展交通量为主。依 靠交通量的增长率预测分析,支

6、路的将来交通量如下表:将来交通量(趋势型)单位 :辆/昼夜(综合交通)年份20102020N=f(GDP)(支路)3506801.4.3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次新建的滨河东、西路北起汽车站(铁吾桥南侧),南至加毛桥桥头,为城市南北走向的支路,路线总长度3221.2 m .其中:滨河东路长度1567.2 m ,滨河西路长度1654.0 m ,为新建工程 行车速度为20km/h,为一块板断面形式,路幅宽度为16m ,路幅标准横断面如下 40 m (人行 道)+8.0 m (车行道)+4.0(人行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照明、绿化工程等。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滨河西路滨河东路

7、1道路等级支路支路2长度(本次拟建)M16541567.23计算行车速度Km /h20204红线宽度M16165机动车道宽度M886路幅布置型式一块板一块板7行车道数量(双向)228最大纵坡%1.6191.4299最小纵坡%0.80.74510标准轴载BZ乙 100BZZ-10011路面类型沥青混泥土沥青混泥土12排水设计重现期年1113路灯照明LX551.4.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根据可研方案,工程固定资产投资4807.94万元。其中,滨河西路2192.84万元,滨河东路2615.1 万元,同仁县滨河东、西路道路工程投资汇总表单位:万元项目名称红线宽度(m)建设长度(m)工程费用其它费用预备费

8、总额滨河西路161654.21297.19733.21162.432162.84滨河东路1615671854.78566.61193.712615.1合计3221.73131.971299.82356.144807.94该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为4807.94万元。根据建设单位初步筹措意向,其中申请专项资金予以补助4500万元,由地方财政自行解决 307.94万元。1.4.5工程实施进度安排1、 前期安排:2007年1月底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工作,2007年3月底完成工程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工作。2007年4月完成工程招标工作。2、施工阶段本项目于2007年4月开始施工,2008年8月底建成。第

9、二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地理条件2.1.1地理位置黄南州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甘肃省夏河县为邻,西接贵德县,南连泽库县,北与循化县、尖扎县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01 38/ -102 27/。北纬35 01 / -35 47/之间,境内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51公里,总面积3275.33平方公里。 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多民族聚居县,总人口约8万人,隶属于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全县行政区域划分为一个镇 (即隆务镇),以农为主的七个乡,以牧为主的三个乡,半农半牧的 二个乡.同仁县城距省会西宁为中心辐射范围中的次一级中心城市,其影响范围包括黄南、海东、海南以及果洛的部分

10、地区,还有甘肃省南部部分地区。从与西宁的交通联系上看,目前主要依靠隆务河岸东侧的西宁一一同仁公路,另外,团结路向东北延伸10Km左右,也可以接入去西宁的公路。272地形地貌同仁县城地处西倾山 廲,山峦重叠,变化多端。高耸的夏琼山和多阿米德合隆山由南向北延 伸,形成东西山区。隆务河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由县境南部流入境内,纵贯全县南北,同 仁县城地势北低南高,隆务峡海拔2160m沿河谷逐级上升,至夏琼山海拔4767m,相对高差2607m,构成一个天然阶梯。县城可用于城镇建设或相对集中的城镇用地极为稀缺,主 要在河西沿河谷走向发展,老城区一级阶地(平均海拔2475m),新城区在二级阶地(平均海拔24

11、90m),本次建设道路分布于一级阶地上。2.1.3气候条件同仁县为高原气候区, 属凉温冷温半干旱气候区,寒冷干燥,日照充足,温度垂直变化明显,日温差及年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雨热同季并有冷暖季干湿季之分,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2 mm,蒸水量为 1478.8 mm,年际降水量变幅较大,最大545.5 mm,最小 324.0 mm,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 5-9月,占全年降水量70-80%,其中以7、8两月降水量最多,占全年 降水量的45%年最大降雨强度 24.9 mm /h,年一日最大降雨量 46.8 mm,年十分钟最大 降雨量13.4 mm,年平均气温 5.2 C,夏季平均气温17.65 C,极端

12、最高气温 34.3 C,冬季 平均气温7.1 C,极端最高气温-19.8 C,多年平均相对温度 56% 日照时数为2579.1-2634.9 小时,全年无霜期 63-172天。2.2社会经济条件同仁县以第一产业为主, 农、牧、林业的比重较大,规划中在建的工业区将以 “同仁铝业“等 重点企业为龙头,发展具有地区特色,低污染的工业看,比如粮油加工、毛纺、肉类加工、 汽车修理等。同时以旅游、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蓄势待发,这对拥有丰富人文、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一同仁来讲,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发展方向。同仁县城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立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隆务寺和隆务上街为代表 的老城区和以“热贡

13、艺术”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文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和发扬,旅游业被确立为今后城市的主导产业 .这些有形的与无形的资产将在同仁的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潜 力,成为独特的发展优势.2.3历史沿革同仁有久远的人类发展历史,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在此休养生息,目前已发现多处新 石器时代文化遗迹,但直到明万历年间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镇。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格鲁派僧侣山木仁青主持建成隆务寺后,在其附近逐渐形成集市。1890年,六世夏日仓活佛建立了加科日(即汉族城),解决寺院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见,藏传佛教在同仁 的城市发展中起到的原动力的作用。同时藏传佛教在同仁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仁县

14、总体规划用地 21.3K m2,2005年全县总人口约 8.12万人,其中县城人口将达到 55000 人。2.4镇区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城镇基础设施差,道路等级低同仁县城隆务镇基础设施差,除两条主要南北向街道外,无正规的城市道路,镇区次级道路铺装率低,给排水设施部完善,无系统的防洪设施。2、地形的限制同仁县城所在的地形属丘陵地区,沟壑纵横,冈峦起伏,坡度大。因此,城镇建设用地受到 很大限制,从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3、城镇功能分区部明确城镇建设随道路发展,居住、商业、行政办公、工业用地交错混杂,不利于城镇的有机发展 及各种功能的发挥。4、城镇人口集中,影响城镇进一步发展同仁县全县总人口 8.12万人,其中县城人口 2.6人。受地形限制,商业、行政办公、工业 用地、学校、医疗卫生等交错混杂,城镇功能分区不明确。严重影响城镇的进一步发展。2.5项目建设必要性1、城镇建设的需要同仁县城发展历史悠久,其基础设施水平建设以具一定规模。但作为州、县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目前城镇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作用的要求。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