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42670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 数学教师作为传播的媒介,通过自身对数学的理解,为学生讲授不同的数学问题,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数学教师是打开学生数学思维的钥匙。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发展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

2、回家做了一个家庭理财调查,你们都调查好了吗? (前一天发给学生如下的调查表。) (评析本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做这个调查要干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生:调查好了。 师:谁把自己调查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 生1:_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费是10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4000元的电脑。 生2:_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费是12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_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费是9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调。 师:这几个同学们做

3、的调查非常好!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一下你的调查,好吗? (小组交流。) 师:有一个叫小刚的同学也回家做了一个调查,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屏幕显示:小刚的妈妈说:“我的收入是632元。”小刚的爸爸说:“我的收入是786元。”小刚的妈妈说:“我们家每月的生活费是980元。”) 师:看到这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小刚的爸爸比妈妈多收入多少钱? 生2:他们共收入多少钱? 生3:小刚家每月还剩多少钱? 师:你能估算出小刚家每月大约节余多少钱吗?小组讨论后,自己解答。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

4、不对,786元接近800元,应该是600+800-1000=400(元)。 师:哪位同学的结果更接近精确结果? 生:第2位同学。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估算出来了,那么你们能实际算出小刚家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吗?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 (找一生说答案,全班订正。师板书: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师:小刚家也有一个计划。你们想知道吗? (看屏幕:小刚的妈妈说:“我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帮妈妈算一算,需要攒几个月?”小刚做思考状。)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能。 (评析课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胜心很强

5、,对帮助小刚解决问题个个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机的价钱减去一个月的节余,还缺522元,再减去一个月的节余,还缺84元,因此需要攒3个月。 (列式: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攒3个月。) 生2:我们组是这样想的,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要买一台洗衣机是960元,还少84元,因此要攒3个月。 (列式: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攒3个月。) 生3:我们组的想法和第二个同学说得差不多,先求出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攒3个月。 (列

6、式: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攒3个月。) 生4:我们组的想法是先求出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买洗衣机还不够,再加一个月的节余是1314元,这就足够了,因此要攒3个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攒3个月。)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决了问题,看看小刚说什么? (屏幕显示:小刚高兴地说:“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问题,你们的好方法我已经学会了。再见。”)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初衷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由于每个

7、人的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理解应用 师:老师也为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感到高兴,现在你就是你们家的小管家,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购买计划中的商品,用每月节余的钱,需要攒几个月。数据多的同学可用计算器帮忙,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组成员或老师帮忙。 (评析此环节旨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果单纯地出一道题,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让他们计算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了。另外,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器,他们感到很高兴,继续保持高涨的学习.。)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答了问题,同时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财计划,

8、并掌握了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同学们的课上得非常好。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3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和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使学生经历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口诀规律,寻找的记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3

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若干 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小猴吃桃情境图。 师:贪嘴的小猴子想要吃桃子,它该怎么办呀?(生:爬楼梯) 师:瞧,楼梯多高呀,小猴子爬一会就累了要休息一会,(课件演示小猴子爬前3段楼梯的动画)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休息的楼梯上的数字分别是3,6,9 生2:上面的数字是3个3个往上加的 生3:楼梯上的数字依次增加了3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下一次小猴子会在那个数字休息呢? 生1:12 生2:9+3=12,所以应该在数字12休息 师课件展示 师:12里面有几个

10、3呢? 生:4个3 谁愿意上台来数一数?(请1名同学上讲台指给大家看,同学们齐声读出:1个3,2个3.3个3,4个3。) 师:接着会在数字几休息?它里面有几个3? 生1:12+3=15,15里面有5个3 师课件展示 师:多完整,谁能像他一样清楚完整的表达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展示猴子上楼梯过程。 生1:15+3=18,18里面有6个3。 生2:18+3=21,21里面有7个3。 生3:21+3=24,24里面有8个3。 生4:24+3=27,27里面有9个3。 师:小猴子终于吃上美味的桃子了。现在请仔细观察楼梯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1:依次增加了3。 生2:后一个数字都

11、比前一个数字大3。 师:也就是说,这组数字都和数字几有关系? 生:数字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3个乘法口诀。师板书课题:3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通过有趣的小猴吃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猴爬楼梯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小猴休息的数字都是3个3个往上递增的,楼梯上的数字和3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为下一步编制3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小组活动摆一摆。小猴每上3节楼梯休息一次,我们就摆一个三角形,再上3节楼梯休息一次,我们就再摆一个三角形,然后根据你摆的三角形的个数和所用的小棒的根数,完成统计表。 学生活动交流,根据课件摆小棒,并填写统计表。 活

12、动结束请几名学生汇报统计结果,师引导学生总结出:1个3是3,2个3是6,3个3是9 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2和5的乘法口诀,现在就请大家试着自己编出3的乘法口诀,编完后同桌之间交流,看看你们谁编的更合理一些。 学生活动,编制3个乘法口诀,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指导,学生编制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完善。 请3名学生汇报自己编制的乘法口诀,学生点评。 师:3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生:9句 看看你编制的口诀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师课件出示3的乘法口诀,学生齐读。 师: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1:从第3句分开,前2句的“3”在后面,后面几句的“3”在前面。 生2:结果满十的没有“得”字,没有满十的

13、有“得”字 生3:从上往下看,结果依次加3;从下往上看,结果依次减3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掌握了得数的变化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记忆口诀。比如老师忘了“三五”是多少,怎么办呢? 生1:它的前面是三四十二,给十二加三是十五,所以三五十五 生2:也可是想三六十八,十八减三是十五,这样也能得到三五十五 师:你们的方法真不错,现在就用自己的方法快速记住3的乘法口诀吧! 学生自行记忆后齐读口诀两遍。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的编制3的乘法口诀,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思考和创造,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想法,全班交流寻求最合理的口诀形式。在此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

14、独立思考的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练习巩固 1、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填空将口诀补充完整,使进一步熟悉有关3的乘法口诀。 2、摸石头过河 将乘法口诀和计算相融合,在计算表内乘法的同时,让学生说说用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3、列示计算,并说出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交流。 4、解决问题 一条小船可以坐3人,25人要坐船,8条这样的小船够吗? 先让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5、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故事的情节,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联系,不但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全课总结 师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归纳总结和反思,也是对知识的再次复习巩固,提高了学生的梳理知识脉络,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 二年级外研社版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