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钢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424525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钢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包钢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包钢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包钢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包钢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钢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钢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钢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注意:1.本试卷共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第II卷的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共75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

2、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

3、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

4、“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5、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1.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B. “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C. “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D. 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3.

6、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下班时间就要到了,杂货铺就要关门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了老板卡尔先生。卡尔先生上下打量了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等等,阿尔弗雷多” 他说得那么小声,反倒让阿尔弗雷多不知所措了。“怎么了,卡

7、尔先生?”“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卡尔先生说。阿尔弗雷多开始有一丝慌乱,但随即很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说什么。”“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至少两支牙膏,还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我真不明白您是什么意思。”阿尔弗雷多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他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好吧,小伙子,现在告诉我,你干这种勾当有多久了?”卡尔先生说话了,“头一回,我发誓,以前真没从店里拿过任何东西”卡尔先生没等他说完,就插话:“还想撒谎,嗯?难道我看上去就那么傻吗?难道我连自己店里的事都糊里糊涂吗?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

8、卡尔先生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他说,“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交给警察。”“我爸爸不在家。他是印刷工,晚上上班。”“那么谁在家?”卡尔先生问。“我妈妈在家。”卡尔先生向电话走去。阿尔弗雷多越害怕,嗓门就越高,像是显示着无所畏惧似的,可尽管他在大声说话,但他的声音却完全憋在喉咙里:“请等一会儿,卡尔先生。这事跟别人没关系”阿尔弗雷多声音小的可怜。卡尔先生已经在跟他母亲通话了。阿尔弗雷多想象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阿尔弗雷多还是盼着妈妈快来

9、,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屋里两个人相互看着,一句话也不说。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她大大方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卡尔先生怔住了,他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是这样吗,阿尔弗雷多?”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是的,妈妈”“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妈妈”希金斯太太要说什么,却突然又停住了,把头转到了一边,“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

10、金斯太太转过身来,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我?我本应该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叫警察?”她反问道。“是的,是应该这样的,希金斯太太。”“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他看上去个头倒不小,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完全像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和蔼可亲。卡尔先生原以为阿尔弗雷多的母亲会被吓得六神无主,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感到内疚,心里暗暗佩服起这个女人。“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孩子带回去?”“当然可以,”他想了一会儿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现在我告诉您我的决定:告诉您

11、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那真是谢谢您了,我不会忘记您是个好人的”离开时卡尔先生握着希金斯太太的手说:“认识您很高兴,非常遗憾我们只能以这种方式见面,请相信我这么做都是为了阿尔弗雷多好。”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阿尔弗雷多和母亲出了杂货铺,沿着大街走着,母亲迈着大步,两人谁也不开口说话。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阿尔弗雷多,还愣着干什么?睡去吧。你为什么总是没玩没了地闯祸呢?听着,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妈妈太伟大

12、了!”阿尔弗雷多躺在床上,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他起身走向厨房,妈妈正喝茶。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他突然想哭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4.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5.联系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希金斯太太是怎样的一位母亲。(6分)6.你认为文中对阿尔弗雷

13、多偷窃行为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为什么?(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字符“:)”来表示笑话,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

14、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茶,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字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

15、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7.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4分)8.请简要概括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5分)9.根据材料,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6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曰:“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信再拜贺曰:“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