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42452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地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草地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草地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草地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草地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地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地学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地学复习资料版权:G2409解释1 附生植物:有些植物附着在其他植物的茎叶、树杈或其他部分称为附生植物。2 共生现象:在生活过程中,有些植物能够相互结合,共同生长,称为共生现象。3疏丛型草类:其分蘖节处于不深的土层中(l-5cm),侧枝与主枝成锐角方向发出,发育完 全的侧枝又形成新的侧枝,因而地表形成不很紧密的株丛。4 分蘖:指枝条地表或地下茎节、根茎、根蘖上的芽形成枝条现象。5 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叫牧草的再生性6 再生强度:是指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干物质重量。7 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适当配合割草), 在放牧适度的原

2、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8 产草量:单位面积所生产的可食牧草数量。9 适口性:牧草的适口性是指家畜对某种牧草的喜食程度、也是反映牧草饲用品质好坏的一 种较为准确的定性指标。10绵羊单位:体重40 kg的母羊及其哺乳的羊羔为一个标准单位,其它家畜可根据算标准 折算成羊单位。牛单位:美国用1头成年奶牛(活重454kg)平均每天消耗牧草干物质12kg 为一个牛单位。11 划破草皮:所谓划破草皮是在不破坏天然草地植被的情况下,对草皮进行划缝的一种草 地培育措施。12 草地封育:草地封育也就是封滩育草或称划管草原。所谓封滩育草,就是把草地暂时封 闭一段时期,在此期间不进行

3、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积累足够的贮藏 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地生产力,并使牧草有进行结籽或营养繁殖的机会,促进草群自然更 新。13青贮料:青贮料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14多度:指群落组成中各种植物个体数量的多少。15盖度:指草地植物地上部覆盖地面的程度。16 草业生产规划是对在草业总体规划地区内的农牧场、联户、户等生产实体,规定在一定 时限内的生产内容和规模;提出各类资源和生产结构的组合与合理经营的实施方案,规划投 人、产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指标。17 草地:草地是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 生产场所,并可为人

4、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 业生产基地。18 草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和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为人类用以饲养家畜的一种自然 资源。填空1、影响植物生长和生存的外部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类活动。2、根据植物对光照所表现的特性,植物可分为: 非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3、根据植物对光的需要程度分为:阳性植物/喜光植物。耐荫植物/中间类型。阴 性植物/喜阴植物4、根据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 中性植物5、据对光的适应程度,动物可分为:(1)避光动物(多为土壤动物)(2)喜光动物(鸡

5、)。6、据动物对光的条件的适应分为:昼出现:家畜夜间性:家鼠 晨昏性:蚊类 全昼夜性:田鼠7、影响植物生长温度可以分为:最低温度:指植物生长的下限。最适温度:指植物 生长发育最快的温度。最高温度:8、植物对温度的适应状况: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特殊情况9、植物遇到的寒冷有:寒害霜害冻害雪害10、在对高温的适应上,一般来讲。热带植物温带植物寒带植物旱生植物(肉质旱生植物的适应力最强)中生 植物11、根据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将植物分为:(1)喜温植物(2)耐寒植物:12、根据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将动物分为:(1)变温动物(2)恒温动物13、固态水分指:雪、霜、雹。14、根据陆地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分为:水

6、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短 生植物15、草地分类都有由高级、中级到低级的分类单位,不同方法级别不同,通常把类、组、型 作为基本的分类级。16、国外分类方法: a 植物群落学分类 b 土地-植物学分类法. c 植物地形学分类法 d 气候植物学分类法 e 农业经营分类法17、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放牧家畜通过采食、践踏和排泄(粪和尿)对草地产生影响,这些 因素影响草地牧草的产量、品质和植物学组成。(一)采叶 (二)遗弃牧草 (三)畜蹄践踏 (四)排泄粪尿 18放牧对草地的影响程度一般分为:轻度放牧、适度放牧和过度放牧。19、杂草防除的方法:a.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b生物学防除法c机械除草法d化学除

7、草法e. 烧荒。20、莎草科中至今未发现有毒植物。21、草地耐牧性由牧草再生能力和生草土的弹性结构两因素组成。22、草地放牧家畜结构:畜种结构、品种结构和畜群结构。简答题1、2题一、种子繁殖与更新 在草地利用中,种子繁殖所占比重较小,这一方面是由于放牧或刈割使得牧草达不到成熟期 另一方面即使达到成熟期,也因环境的不适应而不能生存,这包括种子能否发芽、发芽后生 态因子的缺乏等,因此草地中往往只有极少的植株来自于种子。尽管种子繁殖所占比重较小, 但应认识到种子繁殖是营养繁殖和营养更新的基础,在维持主要植被的生活力和产量上具有 本质的作用。二、营养繁殖与更新 从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获得一株完整的植物

8、叫营养繁殖,而营养更新是恢复以某种方式被 损失或枯死的个体部分。进行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有:匍匐茎、根茎、块茎、鳞茎、分蘖 节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和过度类型。营养繁殖能否导致有机体的退化,未定论。三、多年生草类的再生1、再生性的概念 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叫牧草的再生性;这种重新生长的能力叫再生 能力;它包括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强度。再生速度是指牧草被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高度。再生次数是指在生长期内牧草能忍受 刈割或采食的次数。再生强度是指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干物质重量。它的表示方法有 两种,一是以各次再生草的产量与第一次利用时的产量之比。另一种是以各次再生量占总量

9、的百分比来表示。2、再生草形成的方式短枝继续生长。长枝继续生长。利用后借留茬上的腋芽形成 长枝继续生长。位于土表或土内的芽形成新的枝条。3、影响再生能力的因素 生物学特性环境条件利用时期利用方式和程度利用强 度贮藏营养物质3题 草地围栏封育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具有以下优越性:(1)有利于固定草场使用权。(2)便 于有计划地科学管理草地,有效控制草地放牧程度,提高单位面积草地的载畜能力,最大限 度挖掘草地生产潜力。(3)有利于退化草地、沙化草地的休养生息与自然更新。(4)有利于 采取松土补播、草地耕翻、施肥、灌溉等培育、改良措施,种植适宜的优良牧草,建立人工 草地,提高草地生产力。同时,还可以采用

10、粮草轮作方式,建立高产饲草料基地,弥补冬春 季节天然草地饲草之不足。(5)便于草地家畜的饲养管理和有计划放牧,便于实施草地划区 轮牧。同时,可合理控制采食量,保证家畜不同季节、不同生育时期的营养需要,从而达到 草地畜牧业的优质、高产、低成本。(6)可节约劳动力,减轻牧民劳动强度,使放牧家畜在 围栏内昼夜采食,既延长采食时间,又避免家畜体能的无谓消耗,保证了家畜的增膘。当前我国围栏建设水平还是比较低,但在生产实践中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归纳起来有以下 几个方面:(1)有利于固定草原使用权,改变过去那种只利用,不培育,不建设,无人负责 的现象。使草原的建设、管理、利用统一起来,作到谁建设,谁管理,谁利

11、用(。 2)建设围 栏等于贮备了大量冬春饲草,对抗灾保畜、使草原畜牧业稳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同时由草 地围起来后,因产草量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载畜量。(3)有利于定居游牧政策的落实,对 于牧区以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更好地结合起来。(4)天然草地围建后,出 现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封育后的草地、草群的密度和高度普遍增大,产草量显著 提高,草群组成得到改善,土壤的养分和水分状况得到改善,形成了适宜的小气候条件,调 节了水热状况。草地封育所以能取得这样明显的效果,其原因在于:草地封育后防止了随意抢牧、滥牧的 无计划放牧,牧草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植物生长茂盛,覆盖度增大,草地环境

12、条件发生 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植被盖度和土壤表面有机物的增加,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使土壤免 遭风蚀和水蚀。另一方面,植物根系得到较好的生长,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 结构和渗水性能。草地封育后,由于消除了家畜过牧的不利因素,植物就有一个正常生长发 育的机会。它们能贮藏足够的营养物质,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别是优良牧草,在 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恢复生长迅速,加强了它们与杂草竞争的能力。不但能提高草地产草量, 并能改进草地的质量。4题人工草地的主要类型:a 根据气候带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b 根据利用年限:临时、短期、中期、长期。c 根据利用方式:割草地、放牧地、兼用地

13、、种子地。d 根据建植方式:单播地,混播地。e 根据复合生产结构:农草型、林草型、灌草型 果草型、 畜群卧地改良法:利用畜群高密度的啃食、践踏进行地面处理,然后播种优良牧草,建立人 工草地。a建围栏:每2hm2为一单元,电围栏。b践踏:密度:大牲畜(奶牛)25-35头/hm2,小 牲畜120-130只/hm2,时间:考虑对土壤蒸发及对原有植被的破坏程度,我省最好在秋冬。 方式:家畜 24 小时在该区采食、卧地、休息,连续40-60 天,需注意给家畜补饲,尤其后 期。 c 播种:一般在转群前一天进行。 d 管理:出苗后注意间苗及补播。如有少量灌丛和杂 草萌发,及时人工清除。建植技术:播种期:主要

14、根据自然条件(水、温度)、品种特性及栽培制度等确定。播种量:根据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种子质量、土壤肥力、整地质量、利用方式等确定。 播种深度:根据牧草种类、种子大小、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等。一般豆科比禾本科深, 小粒种子2cm,中粒3-4cm,大粒4-6cm,特小种子播于土表播种方法与方式:单播:一块地播种一种牧草。可撒播、条播、点播穴播)。混播: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牧草在同一块地里同行或隔行播种。播后镇压:有利于保持水分,种子接触地段的选择:a)地势平坦或稍有起伏。b)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c)水源丰富。d)无沙化 和风蚀危险。e)般有保护措施。5题1. 青贮料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

15、酵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它具有优点:(1)保持青 绿饲料的营养特性(水分、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2)消化性强,适口性好;(3)扩 大饲料来源;单位容积贮量大(450-700kg/m3);(4)长期保存;(5)调制和贮藏受气候影 响小.2、青贮分为三个阶段。(1):好气性活动阶段又称预备发酵期,当青贮原料密封后,由于存在或多或少的空气,附 着在原料上的好气性微生物(酵母菌、霉菌、腐败菌、酪酸菌等),利用植物的汁液生长繁 殖,植物细胞继续呼吸,它们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厌氧环境,并产生CO2、H2、有机酸和 醇类,放出热量。从而有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此期一般需3 天, PH5 左右。(2):乳酸发酵阶段或酸化成熟期,乳酸菌生长环境的形成,乳酸菌就开始大量而旺盛地繁 殖起来,乳酸的进一步增加,饲料便进一步酸化成熟, PH 的下降,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 长繁殖。此期需2-3周,PH下降到4.2。(3) :保存阶段或完成保存期: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对乳酸菌也起到危害作用, 乳酸菌的活动受到抑制,并开始逐渐死亡。当乳酸积累到最高峰时,PH为44.2,乳酸菌 的活动也完全停止,青贮料就在厌氧和酸性环境中得以长期保存。3、青贮时应坚持的原则 (1、青贮原料要有充足的含糖量:一般青贮原料的含糖量不应低于鲜重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