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42359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毕业论文《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深 圳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目: 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 姓名: 专业: 法学 学院: 法学院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2011年10月26日深圳大学夜大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题目浅论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引 言4一、危险驾驶罪的概念及特征分

2、析5(一)危险驾驶罪的概念5(二)危险驾驶罪的法律特征分析6二、其它国家关于酒后驾车、追逐竞驶的制度借鉴7(一)国外相关制度简介7(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8三、危险驾驶罪的认定与适用8(一)危险驾驶罪自实施以来,现实中的司法适用情况8(二)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类型8(三)危险驾驶的入罪标准9(四)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10结 语12致 谢13【摘要】顺应了公众呼声的危险驾驶入罪成为本年度最受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文从现行立法、司法现状出发,阐述危险驾驶罪产生的现实必然性和必要性,再从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危险驾驶罪认定中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等多

3、方面,阐述了危险驾驶罪在实际司法适用中的“作用”和“缺陷”。并通过与国外关于“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处罚措施反思我国对于危险驾驶罪立法及司法适用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的完善立法,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关键词】危险驾驶罪、司法适用、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指导老师评语】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奠定了危险驾驶罪在刑法上的独立地位,本文从危险驾驶罪的概念、特征入手,并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危险驾驶罪杂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着重探讨了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问题。本文的选题紧跟立法动向,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本文的语言表达不是很精确,论据不

4、够充分,条例不够清晰,论证过程逻辑不够很严谨、说服力不足。 官瑛同学的论文经过了反复修改,格式规范,结构完整,态度认真,基本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建议成绩】引 言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交通运输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从2000年的1609万辆上升至2011年的2.17亿辆,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然跃居全球第二。百度百科:汽车保有量,来源:。这样惊人的数字,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的生活,还带来了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其死亡人数高居世界前列,醉酒驾车、飙车等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仅就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而言,根据最高法统计,2009年1月至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

5、1302人死亡北京青年报:建议增设危险驾驶罪规避不同城市不同罚2010.3。2008年“1214”孙伟铭特大交通事故案、2009年5月7日杭州飙车至人死亡案、2009南京“630”特大醉酒驾车肇事案醉驾连夺5命、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河北大学 1016 校园交通肇事案等等不胜枚举,成为全国热议的焦点。鉴于“飙车”、醉酒驾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给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及社会公共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称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

6、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并于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危险驾驶罪设置后围绕该罪的司法适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酒醉、飙车达到什么程度得以入罪,在中国这个有深厚“酒文化”底蕴的社会,酒醉是否一律入罪,本文将就这些相关问题浅谈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一、危险驾驶罪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一)危险驾驶罪的概念法律概念是探讨相关法律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讨论危险驾驶罪相关问题之前,对危险驾驶罪的概念加以界定,是必要的。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危

7、险驾驶罪的设置是在法益还未现实受到侵害之构成要件前阶段刑法就予以介入,通过刑事惩罚的手段避免侵害法益的结果发生。因此,这是刑法对法益的一种提前保护, 也就是说危险驾驶罪是一种危险犯。依据通说,犯罪的成立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危险驾驶罪的法律特征。(二)危险驾驶罪的法律特征分析1.危险驾驶罪的客体刑法上的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既法益,确定犯罪客体,实质上就是为了确定犯罪的性质,也为量刑提供了根本依据。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客体即侵害的法益为道路交通安全,涵盖了道路上和周边的他人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之法益,也由此表

8、现出本罪的特定危害性与危险性。道路交通安全是本罪之客体所在,因此,根本不侵害、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则不构成本罪。2.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或者行为人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危险驾驶罪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追逐竞驶”行为和“醉酒驾车”行为,下文将详而述之。3.危险驾驶罪的主体犯罪主体因素是任何犯罪的出发点和前提。危险驾驶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并限定了是驾驶机动车辆的人员。由于驾驶机动车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也就是需要驾驶执照,那么是否需要将无驾照者的驾驶行为视补强性因素,处以

9、较有驾照者更重的刑罚。而不是在造成严重后果后,才定以“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4.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主观罪过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一般分为故意和过失。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醉酒驾车或驾车追逐竞驶可能发生实际危险,仍放任这种危险状态的发生。醉酒一般被认为是原因自由行为,是指具有辨别和控制能力的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使自己一时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因此,通常情况下行为人都需要对其酒后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且多数将被认定为故意。对于追逐竞驶,

10、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应该是追逐并企图超过其他车辆,而不能是单纯以追求刺激为目的的飙车。值得注意的是,假如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危险状态或危害后果所持的是直接故意或过失的心理,则不再构成本罪,而视其产生的危害后果、危险状态以及其他的犯罪情节可能构成其他相关犯罪。综上所述,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中,应该在主观方面对故意和过失加以明确,并在量刑上区别对待;同时,客观方面增加其行为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醉驾与追逐竞驶,需将具有危害公共安全共性特征的诸如身体或精神上有不适宜驾驶的缺陷仍驾驶、在吸食违禁药品后驾驶、闯红灯等等,此类的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都不亚于“追逐竞驾”及“醉酒驾驶”,将其亦加以入罪,方可最大限

11、度保障公民的法益不受侵犯,同时维护法律的平等性原则。二、其它国家关于酒后驾车、追逐竞驶的制度借鉴在危险驾驶罪的出台以后,我国刑法对酒驾等危险驾驶行为有了明确的定性,并对此科以刑罚。相对于以前只能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处以罚金、拘留、吊销驾驶执照的处罚而言,醉酒驾驶、追逐晶石现在已成为机动车驾驶员警觉的“高压线”周光权:有必要在我国增设危险驾驶罪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8。社会性的惩治措施主要依靠法律,法律如果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不能相对明确,就不能起到应有的惩治威慑效果。出于维护公共安全和良好交通秩序的考虑,对危险驾驶行为加以严格规制。在这方面,国外许多成功的立法经验,

12、都值得借鉴和学习。(一)国外相关制度简介日本2007年9月19日生效的新道路交通法规定: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95日元)以下罚款,并当场吊销驾照,3年内不核发驾照;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于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也要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饮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则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万日元以下罚款。而日本司机因为违规超速会被扣点数、处罚金,还要上课,更严重可能吊销驾照。如果超速行驶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面临服苦役半年的命运。德国刑法将危险驾驶行为具体规定为危害公路交通安全罪和酒后驾驶罪两个

13、罪名。条文规定,在饮用酒或者其他麻醉品、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的等不适合驾驶情形下仍然驾驶的,即使没有实际危及他人身体、生命或贵重物品的,也应参照造成损害“处5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的规定处罚。在美国醉酒驾驶常常被重罪起诉。纽约州将酗酒、吸毒后驾车或闯红灯的行为规定为故意犯罪,并给予比较严厉的刑事处罚,初次酒后或吸毒后驾车的可判处1至7年有期徒刑,第二次从重处罚,造成事故的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虽然每个州法律不同,但警方对醉酒驾驶司机的做法都是一样的:将其戴上手铐逮捕,并以醉酒驾驶罪起诉。没有导致人员伤亡的初犯者处罚较轻,交纳罚款、重上驾校或从事社区劳动就可以过关,但屡犯或造成人员伤亡者,可判

14、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在美国超速有可能倒致入狱,全美对超速的平均罚金是200美元,最高额罚单超过500美元,北卡罗来纳州和乔治亚州的法官还有增加入狱处罚的权利。在韩国醉驾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1000万韩元以下罚款。韩国政府对道路交通法中有关“禁止醉酒驾车”的条文进行了数次修改,并不断加大处罚力度。在2009年10月起实行的新条文中,“酒后驾驶及拒绝酒精检测”的处罚规定提高至3年以下有期徒刑和1000万韩元以下罚款。在法国,超速50公里以上被视为犯罪行为。超速按照严重程度罚款135欧元至3750欧元不等,扣分的同时可并处吊销驾驶证3年或监禁3个月的严厉处罚,甚至没收车辆。在新加坡若开车超速,将被罚5000新加坡元和6个月以下监禁。如果重犯,可被罚入狱12个月。若出租车司机超速,车内强制安装的警报系统便发出警钟声响。上海一周报:酒驾司机观念薄弱 治理酒驾行动中频中招文/本报记者卢晓欣、周逸2009.9。(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各国对“醉酒驾驶”、“追逐竞驶”行为打击力度都是非常之大的,特别是醉驾,各国对此更是毫不手软,相比较而言,我国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打击力度略显薄弱。各国对饮酒或者醉酒驾车在刑法中都进行了严格规范,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