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见病调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42334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见病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见病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见病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见病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见病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见病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见病调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DS生物电疗原理手法及常用病调理一、疏经活络。 激能电摩疗法是运用电能在人体内的流动,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人体经络畅通,则血脉和利,血脉和利则苛疾不起,精神乃居,达到袪病健身的目的。中医名言“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 二、扶正袪邪,增强免疫。 内经云:正气存邪不可干。所谓邪气是指对人体有害的多种致病因素。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提高免疫机制,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又有助于抗邪。袪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常常做电疗可以疏通经络,经气得到激发,生理功能加强,增长了抗御病邪的能力。 三、平衡阴阳,增强经络生理功能 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

2、坏,阴阳的偏盛、偏衰替代了正常的阴阳消长,因此调理阴阳,使之向着协调的方向转化,恢复其相对的平衡状态,就是治病的最后目的。电疗通过刺激经络在体表的十二经脉来活血行气,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 四、增进气血循环,活化细胞。 生物电能渗入到人体后,使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及血液粘度减少,改善微循环,可以增长人体生命电能,提高细胞粘膜吸取能量,活化提高多种酵素,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增强。五、调节生物信息,电位平衡。 人体的五脏六府,四肢百骸,总之所有的器官均有特定的生物频道、生物频率,特定的生物信息讯号。当电能作用于病变在体表的穴位、经络时,一种正常的修复指令生物信息讯号从大脑发出后,通过多种系统渠道、多种

3、形式传导到发生病理变化的器官,从而起到对病变器官调节修复。 人体自身是生物导体,体内每个器官、组织、细胞均有电负离子及电子对,脑有脑电,心有心电,当这些电位不平衡时,人体就易发病变,因此调节电位差,使之电位平衡,是电疗防病、治病的独特法则。 六、调节内分泌作用。 电疗对多种内分泌腺体具有调节作用,可调节受内分泌腺体控制之脏器,如:消化系统。 七、消炎止痛、消除疲劳。 电疗可使白血球数量增长,使其灭菌能力增长,达到消炎作用,电流通过人体时,会麻醉有关神经,舒缓因神通过度紧张引起的各类疼痛。 电疗可促使体内安多分(NORPHIN)具有兴奋作用,产生快乐感,消除疲劳。 八、净化排毒,美容瘦身。通过电

4、能作用于人体后,体内的二氧化碳转化成臭氧,使身体得到净化,由于血液循环加快,迅速代谢并排除体内酸性物质,使血液碱性化,使粘附在血管壁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物质分解代谢,排除毒素,消除自由基,改善体内环境,有明显的抗衰老、美容、瘦身健体的功能。 九、协助诊病。 当人体体内气机逆乱,六淫之邪侵袭人体病邪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转变,当内脏病变时也通过经络的传导,在有关的经络,内脏联系部位浮现不同症状和体征,通过电疗其有关的穴位、经络,所产生痛觉及电阻反射的限度,可以判断相应内脏的病变。 中医体控电疗通经活络常用手法 此法规定通过医者的双手十指触摸患者皮肤,使电流能通达体内深部组织。初学者操作时,患者会感

5、到皮肤有针刺样感觉,这是由于皮肤表层的神经末稍感受刺激的缘故,对于一种训练有素的操作者,患者并无针刺感,而是明显感到电流走在组织的深层,因此医者手法运用当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感觉及治疗效果、滑指法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为触点,在患者身体的一定部位顺经络或逆经络走向慢慢滑动,以疏通一条经络为主,电量适度,不可忽强忽弱,速度中档,反复多次,手法重为泄,手法轻为补,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 2、点刺法 以食指、中指指腹为触点按压在有关穴位或敏感点上,电量一般应加大,使之由表及里通达深层组织,直至内脏器官,施治时应掌握好轻重缓急,特别是头面部用电必须由小到大,由表及里,以免加大疼痛。 3、圆揉法 以

6、食中指指腹为触点,按压在有关穴位.筋结感应点上作旋转揉动,旋转的直径根据病情可大可小,反时针动为泄,顺时针动为补,男36圈,女24圈。 、振颤法 此法以手掌或多种指腹抚在患者疼痛点或某一部穴位上,电疗师用脚跟进行迅速的踩抬动作,以通断回路,使电流瞬间通达,瞬间断离,在患者的某一部位达到振颤作用。年老体弱者不适宜。 次数:男单数,女双数。 5、强刺法两手中、食、无名指指腹集中按压在患者某一部位上,加强电压电流,使之通达身体内部,此法因人而用,年老体弱者不可时间过长,一次只限三至五秒,一般穴位,女八次,男九次,对消除疼痛有显效。 6、掌揉法本法以医者单手掌为触点,按压在患者某以部位上按揉,由轻到重

7、,合适可加大力度。规定动作与电流的配合要好,以达到和谐统一,以防电位虚接。 本法特点,具有消积导滞,散瘀消肿、和中理气等作用。临床对食积胀满、气滞血淤、胃肠消化不良,关节痛及肌肉挛痛都由效果。、钳指法本法以医者一手或两手拇指、食指指腹为触点,钳按在患者相邻的两条经或相近的两个穴位上,如内关外关、昆仑太溪、合谷后溪、丘墟照海、两凤池及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规定钳指法的两个触点一定要钳实,电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根据病情电流可以徐徐通过,也可以进行点刺。本法特点,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的作用。本法对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的疼痛及互相表里两经的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拨通肌

8、腱法 本法从医者的一手拇指为触点,按于患体要拨通的肌腱上,其他四指持于此肌腱大拇指按压的对侧,通电后,以大拇指向掌心内侧用力带电拨通肌腱,反复多次,规定力度由小渐大,电流不适宜过强。 本法特点,具有疏筋通络,疏散风寒,祛除郁结,改善肌肉弹性和肌张力,此法多用于四肢部、背部、腹部和胸大肌颈肌等。 、拿捏法本法以医者一手指腹,或两手指腹为触点对患者的肌腹通电进行提拿捏按。规定提拿要沉稳有力,电流要做到深透。 本法特点,具有疏筋通络,驱风散寒,通调内外,放松肌肉,改善肌肉痉挛。此法多作用了四肢腹部,胸大肌、颈肌等肌腱部位。 10、捻指法本法实一种集三种手法于一身的措施,医者一方面一手用钳指法固定患者

9、的腕部,另一手作用于患者的手指之间关节处通电捻转,规定电量不要过大,以患者可以承受为度。此法还可作用于脚趾部。 本法特点,理筋通络,滑利关节,还可作用于指尖部,对末梢神经进行刺激,可以起到联系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及泻热的作用。本法多作用于四肢小关节处,可以治疗指间关节的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 11、分推五经法 本法以医者一手拇指食指用钳指法持住患者两凤池穴处,另一手五指沾水分开,自患者的前额、神庭、上星、头维穴处,向后分推始终推到枕骨下,速度宜慢,反复45遍,规定五指沾水稍多些,五指向后推时触点要贯彻,不可有虚指,否则患者会感到疼痛难忍。 本法特点,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散结、振奋精神

10、的作用,临床对头晕、头痛、倦怠少神、视物不清、耳鸣有一定的疗效。 2、循经通四末法 本法以医者两手手掌及手指关节为触点,持住患者小臂或小腿,两手交替自患者的近心端向远心端循经撸下,反复5次,规定两手配合要得当,一手触点按完后,另一手才可离开,两手反复撸下,电流不可中断,电量不可过大但也不适宜过小,一定要合适。 本法特点,具有调和气血,疏筋通络,疏风散寒和改善末梢血循环的作用。 1、病穴出风法 本法以医者的两指或三指指腹按压在患者的敏感带、出风点或与病情有关的穴位上,持续给电直到手下没有了凉飕飕的感觉为止,如果某一患者体内风寒过大,一次出风不尽,可分为几次来出,电量要因人、因时、因病而定,从医者

11、手上感觉为度,规定触点按实,电流要均匀,时间要掌握在3-5分钟。 本法特点,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祛湿清热,活血止痛,本法合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治疗。 1、电位分流法由于头面部及某些姣脏或四肢末梢的承受能力不大,不适宜电流过强,因此应采用这种电位分流法。本法以医者一手食指、中指指腹,按压在与患者病情有关的穴位上,分散一部分电路出来,另一手以食指、中指指腹为触点,对承受能力不大的穴位,进行点穴通电治疗,规定两手配合要流畅自然,电流由小到大,可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而合适加大电量。 本法特点,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改善微循环等,本法多用于近视眼、老花眼、鼻炎、咽炎、耳鸣、头痛、美容及四肢末梢小关节部位。 15

12、、电指针疗法的补泻法 中医理论讲“泻其有余,补其局限性”,在我们电指针疗法当中也同样要讲究补泻和补泻的措施,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制阳以补阴,制阴以补阳”。在电指针疗法操作过程中要以轻手法,小电量,顺时针,逆经操作为补法,相反以重手法,大电量,逆时针,顺经操作为泻,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平补平泻。 中医体控电疗常用病的治疗措施(转) -09612:12 中医体控电疗常用病的治疗措施 此疗法适应症较广泛,有时治疗这一种病,其她疾病也随之痊愈。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应对阴阳 五行学说,人体脏腑学,时间医学等进行研究,对的施以轻重补泄手法,清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遵循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从而达到

13、治疗目的。 (一)风湿 概述: 风湿是一种多发病、常用病、多因劳累,寒湿、妇女产后受风等发病。临床常用腰、腿、肩、手指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国内沿海一带和北方高寒地带发病率较高,临床很难治愈。此病在世界上也属顽症,并且复发率很高。 1.腰部风湿 取穴:腰眼、肾俞、大椎、脊柱两侧,阿是穴 操作措施:每一种穴位用一至三分钟,一次治疗约15-20分钟,一天一次,一种疗程十次为宜。施毕让患者轻微活动病灶,患者会告诉你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了。病重者可以俯卧位,还可以根据状况加用环跳、委中、承山、命门、秩边等穴位。 2下肢风湿 取穴:环跳、髀关、阴市、阳陵泉、阴陵泉、犊鼻、足三里、丰隆、三阴交、昆

14、仑、申脉。 操作措施:先用滑指法通达督脉,后分别按上述穴位,根据病情轮换取穴,每个穴位1分钟,每次仍以152分钟为宜。一天一次,六次一种疗程,治疗完毕患者活动下肢有明显疼痛减轻的感觉,一般采用分侧施治两侧有病分别治。 3.肩胛风湿(肩周炎也同样合用) (1)取穴:颈肩敏感点、肩井、肩髃、臑俞内外关。 操作措施:先用滑指法通达督脉,再按压有关穴位1-分钟,颈肩敏感点用电时,肩胛上提颈侧歪,医者应一紧一松,其必然运动,男九次女八次,持续作三个动作。按压在臑俞穴上患者有明显的痛感。通达肩胛骨深层,不是风湿则没有痛感。按肩髃穴时,手臂有明显外展动作。每次分钟为宜,一天一次,十次一种疗程,也有一次痊愈的

15、,嘱其巩固2-次即可。两只脚分别用电。()腰扭伤 (概述)临床极常用,多因有风湿病史或运动姿势不正,过度负重、剧烈运动、外伤所致。发病时腰部疼痛难忍,身体活动受限,甚至深呼吸痛甚。 取穴:肾俞两侧,委中、承山、环跳、阿是穴 操作措施:一般取俯卧位,先通督脉后按压穴位,疼痛均能在治疗中慢慢缓和,每位穴位13分钟,阿是穴时间可加长,一脚作完再换另一只脚。用同样措施再治一次。治疗完毕均能自己活动,痛苦明显减轻,有效率是百分之百。重者可一天2-次,-天后即痊愈。 (3)踝、腕、肩关节扭伤 概述:临床常用,多为活动姿势不当,剧烈运动、外伤(骨折错位不在此列。如果骨折则需骨科接骨,错位需复位后再用此法)所致。体现疼痛难忍,运动受阻,红肿瘀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