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42118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3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XXXX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XXXX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XXXX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XXXX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2014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大纲教材增减说明】在过去五年的司法考试中,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选择题部分年均分值超过46分,案例分析题年均分值超过20分。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考试内容主要着眼于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并且,即使是在选择题部分,也往往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考生对相关制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要求考生通盘掌握民事诉讼与仲裁的法律规定,并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民事诉讼法修订后,2013年的民事诉讼法教材部分改动较大与2013年相比,2014年本部分内容以完善修订为

2、主,大纲新增子考点2个,部分考点做了调整:1.第一章第二节“民事诉讼法”中,考点“民事诉讼法的效力”下新增子考点“时间上的效力”。2.第十三章第二节“普通程序的基本阶段”中,考点“审理前的准备”下新增子考点“庭前调解”。以上子考点在原教材中已有,【教材增补辅导】中不再赘述。【个人备考心得分享】世上没有一种真正成功不需要汗水跟智慧来浇灌!作为一个普通人,司法本来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东西(爱好者除外)。所以如果你准备司考,那么首先,就要确定目标,继而全力以赴,有不到彻底成功,决不放弃的决心;第二,制定完备的复习备考计划,并能保证执行;第三,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最大量的努力,事半功倍。说的很简单,但做起

3、来并没有那么容易,自己的事得放在心上。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教材法条习题一个都不能少,要想通过考试,教材(包括老师的讲议)一本法条和练习题(包括历年的试题讲解)这三个法宝一个都不能少。司法考试想顺利过关,首先是看书,把书读透,二是法条,把法条理解、记忆、运用也就是做题。做题的过程也就是检查法条是否吃透书和法条的过程。方法有了,难点就在于这些个法条、知识点的记忆背诵,知识点的掌握不够透彻、记得不够熟悉,不说灵活运用,就是一些常规知识点题你也要丢分,那你司考基本也没什么希望。重复是记忆的根本,记忆背诵也有方法可行,现在比较好的记忆方法像:思维导图记忆法,主要是关键词的记忆,对脉络知识点的记忆有很大帮助

4、;另外速读记忆法,也就是直接通过快速阅读达到眼脑直映,然后记忆。学习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复习效率,说白了最后就是为了考试(当然对以后也会有用,但我们用不着考虑那么多)。说实话,记忆方法慢慢的泛滥,很多人都不屑一顾,我以前也是这样,觉得这些东西都不靠谱,后来考试受挫,才开始疯狂努力,其间试过很多方法,最终也收获不少。所以在资料整理好后,写了这么几段个人心得,就是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朋友。我下面分享的一种记忆方法就是结合了我上面说的两点,具体就不说了,做了个链接,按住ctrl键,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了解学习了,建议大家下载了试用一下,每天练习一两个小时,一个月就足够了,我当时直接把我搜集来的资

5、料作为课件上传进行训练,也不耽误我正常学习和复习。至于习题方面大家可以借鉴爱贝街上的资料,因为它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是一款比较不错的题库资源,可以好好利用一下,我备考冲刺阶段用的。也做个链接,按住ctrl键,点击文字就可以看到了。分享不易,朋友们且行且珍惜!【大纲新旧对照】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基本要求:了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的含义与作用。理解:民事诉讼法各特有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的基本内容。熟悉并能够运用:民事诉讼法各特有的基本原则和各基本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并能具体举例说明。考试内容:第一节 基本原则当事人诉讼权

6、利平等原则(含义 内容 法院对诉讼权利平等的保障) 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同等原则 对等原则 两者之间的关系) 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调解应当自愿 调解应当合法 贯彻调解原则应当注意的问题) 辩论原则(含义 内容 对辩论权行使的保障) 诚实信用原则(含义 内容 对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法官诉讼行为的要求) 处分原则(含义 内容 法院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保障) 检察监督原则(含义 检察监督的内容 抗诉和检察建议) 支持起诉原则(含义 支持起诉的条件)2013年大纲新增考点:诚实信用原则、抗诉和检察建议第二节 基本制度合议制度(合议的概念与内容 合议制度的适用范围 合议制在不同审判程序中的运用

7、) 回避制度(回避的含义 回避的适用范围 回避适用的具体情形 回避的法律后果) 公开审判制度(内容 公开审判的范围与例外 公开审判与开庭审理的关系) 两审终审制度(内容 两审终审之例外)级别管辖的概念与依据 各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第四节 地域管辖地域管辖的概念与依据 一般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规定 一般地域管辖的例外规定) 特殊地域管辖(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各类特殊地域管辖的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特殊地域管辖的相关司法解释) 专属管辖 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 协议管辖(概念条件)第五节 裁定管辖移送管辖(移送管辖的概念 适用移送管辖的条件) 指定管辖(指定管辖的概念 适用指定管辖的情

8、形) 管辖权转移(管辖权转移的概念 管辖权转移的情形 管辖权转移与移送管辖的区别)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管辖权异议的概念与条件 法院对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第四章 诉基本要求:了解:诉的概念与特征。理解:诉的要素、诉的种类、诉的合并与分离。熟悉并能够运用:划分诉的种类的标准、反诉的特征、反诉的条件,并能够 结合实际确定反诉的构成。考试内容:第一节 诉的概念与特征诉的概念 诉的特征第二节 诉的要素当事人 诉讼标的(概念 诉讼标的与诉讼标的物的区别 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诉的理由熟悉并能够运用:各类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结合实践确定不同的民事主体在诉讼中的地位。考试内容: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当事人的概念与

9、特征 诉讼权利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 诉讼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之间的关系) 当事人适格(含义 当事人适格的标准 当事人适格与诉讼权利能力的关系)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第二节 原告与被告原告与被告的概念 原告和被告地位的确定(通常情况下原告与被告诉讼地位的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关原告与被告地位的确定)第三节 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共同诉讼人的概念必要共同诉讼(共同诉讼人诉讼地位的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必要共 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地位的确定的规定 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法院对必要共同诉讼的审理和裁判)普通共同诉讼(

10、普通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普通共同诉讼的构成要件 普通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第四节 诉讼代表人诉讼代表人概述(代表人诉讼的概念 诉讼代表人的概念) 诉讼代表人(诉讼代表人的产生 诉讼代表人的权限 诉讼代表人的更换) 代表人诉讼的种类(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程序(公告 登记 裁判的效力) 公益诉讼(案件范围 起诉主体)熟悉并能够运用:诉讼代理人的地位、诉讼代理权的行使。考试内容: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诉讼代理人的种类第二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法定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 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与

11、消灭第三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 委托诉讼代理权的产生与消灭第七章 民事证据基本要求:了解:民事证据的概念与特征、证据保全的概念与适用的条件。理解: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种证据、理论上对证据进行划分的标准。熟悉并能够运用:各种证据的特点,结合实践情况判断某一材料属于何种证据。考试内容:第一节 民事证据概述民事证据的概念 民事证据的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民事证据的证明力第二节 民事证据的种类书证(书证的概念与特征 书证的分类 书证的提出 书证的效力) 物证(物证的概念与特征 物证的提出 物证的效力) 视听资料(视听资料的概念与特征

12、视听资料的效力) 电子数据(电子数据的概念 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的区别) 证人证言(证人证言的概念与特征 证人资格 证人证言的提出 证人证言的效力) 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的概念与特征 当事人陈述的效力) 鉴定意见(鉴定意见的概念与特征 鉴定意见的提出 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 鉴定意见的效力 专业人士的出庭) 勘验笔录(勘验笔录的概念与特征 勘验笔录的形成 勘验笔录的效力)2013年大纲新增考点:电子数据、专业人士的出庭(2013/3/39,2013/3/50,2013/3/85)第三节 民事证据的分类本证与反证(划分的意义 划分的标准)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划分的意义 划分的标准) 原始证据与传来

13、证据(划分的意义 划分的标准)第四节 证据保全第三节证明标准证明标准的概念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 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区别)第四节 证明程序举证时限(举证时限的概念 举证时限的确定“新证据”的界定) 证据交换与质证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认证(概念 要求 方法 注意事项)第九章 期间、送达基本要求:了解:期间的概念、期间的种类、期间的耽误和延展及送达方式。理解:期间的意义与送达的效力。熟悉并能够运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的诉讼期间、送达的适用。考试内容:第一节 期间期间的概念(期间 期限 期日) 期间的种类(法定期间 指定期间)期间的计算 期间的耽误和延展第二节 送达送达的概念与特征

14、 送达方式(直接送达 电子送达 留置送达 委托送达 邮寄送达 转交送达 公告送达) 送达的效力第四节 调解书及调解的效力调解协议与调解书(调解协议的概念 调解书的概念 调解书的制作 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调解书的送达) 调解的法律效力第十一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基本要求:了解: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概念与意义、保全的措施。理解:诉前保全、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条件。熟悉并能够运用: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考试内容:第一节 保全保全的概念与对象 保全的种类(诉前保全 诉讼保全) 保全的范围 保全的措施 保全的程序(财产保全的申请及担保 财产保全的裁定及措施的釆取 财产保全措施的解除 行为保全的程序)2013年

15、大纲新增考点:行为保全的程序(2013/3/46)第二节 先予执行先予执行的概念 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 先予执行的条件 先予执行的裁定与执行 先予执行裁定的最终处理第十二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基本要求:了解: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对妨 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理解: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熟悉并能够运用:拘传与拘留的适用。考试内容:第一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恶意诉讼行为)第一节 普通程序概述普通程序的概念 普通程序的特征第二节 普通程序的基本阶段起诉(起诉的条件和方式 起诉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