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42109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命题人:万向群 审题人:龙定岩 2014.1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颤栗(zhn)精悍(hn)订正(dng)恬不知耻(tin )B折本(sh)椽笔(yun)微漠(m)图穷匕见(b )C祈祷(q) 间或(jin)爪牙(zhu) 游目骋怀(chng )D抱厦(sh)蹩脚(bi)乘机(chng)马嵬之变(wi)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坚苦扫瞄丢三拉四群贤必至B部署跻身顶顶大名不可思义C赋与 侪辈五味具全歪风邪气D浑号 告罄余勇可贾迭宕起伏3下列各句中,标点

2、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国家跨入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基层青年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期盼与梦想?为此,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我的2013”栏目,讲述他们的故事。B一旦“玉兔”进入休眠,将会断绝与地面的一切联系。“对唤醒再担心也没用,因为地面无能为力,只有玉兔自主苏醒了,才能恢复和地面的联系”,29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主管设计师薛博说。C已退出北约自主招生联盟的复旦大学公布了该校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暨 “望道计划”体验营招生简章(面向除苏、浙、沪外的全国其他地区)。D据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高119.14和51.04公斤,人均日消费粮

3、食增加20%;动态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至少有2亿农民移入城镇,粮食供求矛盾将日益加剧。4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环保部要求各地加大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力度,主动回应公众需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空气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B南方电网攻克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这一世界难题,成为世界第一个完全掌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备设计、调试、试验和运行全系列核心技术的企业。C2007年的研究显示,塞内加尔东南部方格里大草原的黑猩猩捕猎时会把木棍削尖当矛来用,这证明了除人类以外的物种首次会系统使用武器。D日本教育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强调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

4、僵硬划一的学校制度和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 , , 。 , 。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民俗不是政令法律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ABC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英国媒体称,根据一项

5、针对地球深处地下物质的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而非地表。英国每日邮报12月9日报道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微生物,这为35亿年前地球上生命源自何处的问题提供了线索。这项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与世隔绝的生命形态分布在不同大陆,但都创造出了拥有相似基因的个体。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与普林斯顿大学一个团队从约翰内斯堡地区一处矿井通道内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获取的样本高度相似。其DNA序列也与在北美洲西北部海域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现的微生物相似。这表明,

6、这些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马特施伦特说,现在还不清楚相似的微生物是如何散布到相距遥远的南非、北美和日本的。施伦特博士说:“两年前,我们还不太了解现在的地下微生物是怎样的,以及它们吃什么。自那以来进行的多项研究已经大幅扩充了这方面的数据。我们正在掌握的信息不仅包括在这些生态系统下发现的是什么种类的微生物,而且还包括在全球不同地点发现的微生物之间的某种一致性目光所及之处,我们都看到了同样种类的微生物。”报道指出,这些生命形态不是依靠太阳光为生,而是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施伦特博士说

7、:“人们容易理解为何远隔重洋的鸟类或鱼类有可能会相似,但想想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1.6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这很挑战人的想象力。”研究人员麦科洛姆说:“在某些很深的地方,例如深海热泉,那里环境变化剧烈,催生了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在其他一些地方,例如地下深处的缝隙,那里的生态系统是隔绝的,只有少数几种细菌能在那样严酷的条件下生存。”报道指出,这一最新发现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即生命并非诞生于地表湖泊和海洋的“原生汤”中,而是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该理论认为,35.5亿至38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起因是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在某种形式能量的

8、作用下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然而,这种假设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科学家说,这些微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医疗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可以承受120摄氏度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人们能够理解和描述这些现象,是得益于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6下列不属于“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的依据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B在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和

9、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现的微生物的DNA序列相似。C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彼此相似的微生物可以散布到相距遥远的南非、北美和日本。D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那些生命形态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B施伦特博士认为人们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相隔1.6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竟然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C生命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理论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

10、子。D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描述某些微生物的特殊现象。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生命形态不仅可以依靠太阳光为生,而且可以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B、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1万多公里的不同地点,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这种情景对人的想象力是一种考验。C35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因为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能够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D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的微生物可以承受120摄氏度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因此

11、,这些微生物可能在医疗方面有利用的前景。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报刘一丈书(明)宗臣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

12、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

13、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怡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B适自相公家来 始适还家门C间道经其门 道芷阳间行D

14、乡园多故 大人故嫌迟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则前所受赠金者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B长者之抱才而困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C以此常不见怡于长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袖金以私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1以下句子体现进谒者曲意逢迎或权贵倨傲做作丑态的一组是( )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惊走匍匐阶下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主者故不受,则固请某也贤,某也贤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A B C D四、(28分)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4分)_ (2)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4分)_(3)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4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