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疗糖尿病良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042043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治疗糖尿病良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治疗糖尿病良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治疗糖尿病良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治疗糖尿病良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治疗糖尿病良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治疗糖尿病良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名医治疗糖尿病良方一、名医专访祝谌予降糖方组成:生黄芪、玄参、丹参各3 0克,苍术、葛根各15克功效:益所养阴活血。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舌质暗淡,脉沉细等。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加减:尿糖不降者,重用天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血糖不降者,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10克代替, 知母用10克,生石膏用2 0 - 6 0克;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15克,熟地黄30克;尿中出现酮体者, 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皮肤瘙痒者,加白蒺藜10克;心悸者,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 生龙骨30克,生

2、牡蛎30克;大便溏蒲者,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自学燥热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腰痛、下肢 萎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30克,狗脊1530克。按语:降糖方的6味药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均为降糖药物。生黄芪配生地黄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固 腠理与生地黄滋阴、固肾精的作用,防止饮食精微的漏泄,可使尿糖转为阴性。据药理研究,黄芪、生地黄有降血糖作用。苍 术配玄参降血糖。许多人认为,治糖尿病不宜用性味燥烈的苍术,而施今墨先生云:用苍术治糖尿病以其有“敛脾精” 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玄参之润,可制其短而用其长。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和玄参都有延长降低血糖时间的作用。方中

3、黄芪 益气,生地黄滋阴;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黄、玄参滋阴养肾。四药合用,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确有卓效。自古以来, 有关糖尿病诸文献中,未见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报道,但在临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不少。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 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多有增高。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常见舌质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等瘀血征象。故而加 用葛根、丹参2味药以活血通脉,加用活血药后疗效可增强。药理研究也证明,葛根、丹参都有降血糖的作用。祝谌予降糖活血方组成:广木香、川芎、当归各10克,赤芍、葛根、苍术各15克,玄参、生地黄、生黄芪、丹参各30克。功效:气阴双补,活血降糖。用于糖尿病瘀血证。

4、症见肢体疼痛、麻木,皮肤发绀,心前区疼痛,痛处固定不移,面色晦 暗,半身不遂,妇女闭经或月经量稀少,经血黑紫,舌质淡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舌下静脉怒张等。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验案:王某,女,33岁。确诊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6年,)因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而注射胰岛素。近查空腹血糖20.3 毫摩/升。现“三多”症状明显,视物模糊,乏力腿软,大便干结,二三日一解。月经量少,色黑, 10 日方净。每 日用胰岛素总量 48 单位。舌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阴两伤,兼有燥热瘀血。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方用降糖方加 减。川续断15克,菟丝子10,知母10 黄柏1

5、0 ,杭菊花10 ,谷精草10 ,黄芩10 ,黄连5 ,天花粉20 , 枸杞子 10克。服药48剂, “三多”症状减轻,体 力增加,空腹血糖18毫摩/升,改用降糖活血方加菊花10克,谷精草10克,草决明30克,再服2个月。药后“三多” 症状消失,胰岛素用量减至每日 40单位,空腹血糖9.8毫摩/升。治疗过程中血糖基本在11.1毫摩/升左右,未发生酮症酸中 毒,病情稳定,并能参加一般劳动。按语:本方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瘀血症。常见于糖尿病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瘀阻于心脉可致胸痹心痛;瘀阻于脑络则成中 风偏瘫;瘀阻于肢体则麻木、刺痛,甚至脱疽;瘀阻于目络,

6、可致视瞻昏渺;瘀阻于肾络则尿闭水肿。方用祝老治糖尿病经验 方加当归、川芎、赤芍、益母草、广木香活血行气,逐瘀生新以治标。本方治疗气阴两虚兼瘀血糖尿病,不仅能改善或消除临 床症状,降低血糖、尿糖,而且可纠正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任继学生津止渴汤组成:山药、生地黄各50克,石斛、白蒺藜各25克,知母20克,玉竹15克,红花10克,附子、肉桂各5克。功效:滋阴清热,生津解渴。用于糖尿病肾阴虚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咽干舌燥,手足心热,舌质红绛, 舌苔微黄,脉沉细等。用法:水煎,每日2次,早饭前、晚饭后30分钟温服,猪胰切成小块生吞。验案:韩某,女,48岁。近

7、6个月来,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腰酸膝软,咽干舌燥,手足心热,时有乏力气短, 畏寒肢冷,舌质红降,舌苔黄干,脉沉弦而数。诊断为消渴病,气阴两虚证。查尿糖()(),空腹血糖105毫 摩升。治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益气养阴。投生津止渴汤6剂,水煎服,并用猪胰一具,分3次生吞。共服20剂,症状、 体重消失,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56毫摩升,舌,脉均正常。嘱其服用六味地黄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追访至今未见 复发。按语:方中生地黄、玉竹、石斛、山药、知母滋阴清热;红花养血活血;白蒺藜滋阴平肝;猪胰以脏补脏;附子、肉桂微 微生火,使“阴得阳助,而生化无穷”。诸药合用,共奏滋肾生

8、津之功。消渴病多责之肾阴虚,内热灼津,治宗滋 阴降火之法,有效、有不效。任氏之方一反常规,在大队滋阴药中伍以小量肉桂、附子,生发肾气,使阴精生化无穷,故收效 显著。谢昌仁消渴方组成:石膏2 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沙参12克,麦门冬10克,石斛12克,生地黄12克,山药12克,茯 苓12克,泽泻12克,天花粉15克,鸡内金6克。功效:清热养阴,滋肾生津。用于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证属阴虚燥热型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验案: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个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在当地县医院检查, 尿糖( + + + + ),空腹血糖8.3,肝功能丙氨酸

9、氨基转移酶132单位/升,就诊时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 20碗,口渴多饮,尿多,舌苔中根黄。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夹肝经温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温热。用 方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黄12克,牡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鸡内金6克,天花粉15克,茵 陈12 克,薏苡仁12克,石打穿 15克,用药 12剂。复诊:药后“三消”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 血糖 4.52。原方 15 剂。三诊: “三多”症状已基本消失,舌红少津,舌苔中根仍黄厚。原方去茵陈、薏苡仁、石 打穿,加麦门冬10克,石斛12

10、克,共用8剂。经治后,多次检查血糖、尿糖正常。嘱其续服六味地黄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 效。按语:临证指南曰: “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鸱而已。 ”由此阐明了 该病之主要减速机为“阴虚阳亢”。从而形成“阴虚燥热”的病理基础。本方以寒制热,育阴润燥,滋 肾生津,达清热滋阴之目的。其中石膏、知母、甘草乃白虎汤之意,清阳明胃热。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为六味 地黄汤去茱萸肉,舍其偏温之性,可滋肾育阴,即所谓“治消之法,以治肾为主”;沙参、麦门冬、天花粉,养肺 胃之阴而生

11、津,滋上源以生水是也;鸡内金为治糖尿病之单验方,临床证明有降血糖作用。全方共13 味,清热与滋阴并用,补 中有泻,清而兼润,各司其职,又配合默契。本方功擅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对阴虚内热者颇有卓效。脾肾气虚者则不宜之。汪履秋二地降糖饮组成:地锦草15克,地骨皮15克,南沙参12克,麦门冬10克,石膏(先煎) 30克,知母10克,生地黄15克,白僵蚕 10克,青黛(包煎) 5克,泽泻 30克,苦参15克。功效:养阴清热,降糖除消。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症见口渴欲饮,消谷善饥,小便频多,疲乏无力,形体消瘦, 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细数。用法:先将上药浸泡 30分钟,再煎煮30 分钟,每剂药煎 2

12、次,将 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加减:上消口渴欲饮明显者,加芦根、天花粉、石斛、等清肺润燥k消消谷饥显著者,加黄连、玉竹等清胃泻火;下消尿 频量多者,加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等滋补肾阴。气阴两虚,神疲气短,纳差便溏者,加白术、薏苡仁、山药、扁豆be虚及 阳者,每见小便混浊,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舌淡白,脉沉细等症,加熟附子、肉桂、补骨脂、仙灵脾等。若见舌下静脉怒张, 舌有瘀斑、瘀点,肢体麻木疼痛,妇女月经不调等血瘀征象者,则伍以桃仁、红花、鬼箭羽、赤芍、丹参等。; 验案:吴某,女, 44岁。患者起病年余,口渴欲饮,饮不解渴,日饮水量达3000毫升以上,消谷善饥,日主食量近1000 克

13、,小便频多,体日渐消瘦,舌苔黄燥,脉象弦数。查空腹血糖为15.4毫摩、升,尿糖( + + + )( + + + + )证属肺肾 阴伤,胃火内炽。治拟清胃润肺为先,佐以养阴增液,再参验方降糖之品。处方:石膏(先煎) 30克,知母10,黄连3,天花 粉20,生地黄15,地锦草15,地骨皮15,南沙参12,麦门冬10,白僵蚕10,青黛(包煎)5,泽泻30,苦参15。药进30剂, 诸症有减,日饮水量降为1000毫升,进主食量控制在300 500克,小便量亦明显减少,疲乏无力,舌苔花剥,血糖降为10. 82, 尿糖(+)(+)。转以养肺益肾为主。原方去黄连、石膏,天花粉,加玉竹10,枸杞子10克,淮山药

14、 10克。再进50剂, 三消症基本消失,尿糖转阴,空腹血糖控制在7.21左右。原方再进,以资巩固。 1年后随访,患者已停药半年余,病情稳定, 未见反复。按语: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症,当属消渴病范畴。其病理变化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以 养阴增液、润燥清热为大法。汪氏认为,养阴增液以滋养肺肾为主,润燥清热主要是润肺清胃。故方中以南沙参、麦门冬、生 地黄滋养肺肾虚地骨皮、石膏、知母清肺热泻胃火箭而地锦草、白僵蚕、泽泻、苦参、青黛等药乃结合辨病用药。据药理研究 及临床观察,这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糖作用。全方主辩证结合辨病,熔润肺、清胃、滋肾于一炉,实为上、中、下三 消的

15、通治方。马志加减白茯苓丸组成:黄连 5,石斛 15,熟地黄 15,玄参 15,覆盆子 15,蛇床子 15,人参 10,天花粉 10,茯苓 10,萆薢 10,鸡内金 15, 磁石 20。 功效:滋阴润燥,清热生津。用于糖尿病证属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者。用法:每日 1 剂,水煎 2 次,早晚分服。加减:渴甚者,加葛根、花粉;消瘦者,加苍术、鸡内金;腰酸乏力者,加何首乌、菟丝子、枸杞子;咽痛者,加桔梗、 玄参、金银花、连翘。如消渴病并发水肿,可用古方甘露饮加减治疗,偏于肾阳虚者,可加用附子、肉桂、干姜之品。并发疖 肿者原方加五味消毒饮。验案:李某,女,60 岁,干部。患者于 2 年前发觉口渴,尿多,消

16、瘦,当时未介意,后症状逐渐加重。经检查,血糖 15 毫摩、升,尿糖()。诊断为糖尿病。曾服用甲苯磺丁脲、降糖灵治疗,病好转。近 1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病情反复。 现口渴,喜饮,乏力,腰背酸痛,食纳可,大便干,小便频,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活血,滋阴,润燥, 清热生津。处方:苍术 15、菟丝子 20,茯苓 10,天花粉 10,黄连 5,萆薢 10,玄参 15,生地黄 15,熟地黄 15,覆盆子 15, 石斛 15,鸡内金 20,蛇床子 15 茅根 30,莲须 20。连服 30 余剂后诸症大减,精神转佳,一般情况良好,空复血糖 8,尿糖(),病情已稳定,改服用六味 地黄丸,做善后处理。按语:方中黄连降心火,石斛平胃热,熟地、玄参生肾水,腹盆子、蛇床子固肾经,人参补气,天花粉生津,茯苓交心肾 萆薢利热,鸡内金治膈消,磁石色黑,属水入肾,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泻火之功。关幼波糖尿病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