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题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42013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题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2012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题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2012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题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2012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题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2012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题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题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题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考试(20011年11月)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2、蝙蝠通常只是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度确认目标。这是因为蝙蝠会发出 ,利用 的原理来确认目标的位置。这说明蝙蝠觅食活动是靠声来传递信息的。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 。3、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仪屏幕都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 ,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 光。所以出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够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4、在进入“天堂九寨沟”的路途中,有一处山路叫“九道

2、弯”,人们在每一道湾处安装了一块 镜,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反射角逐渐 ;当入射角由变为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当入射角减小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 。6、如图所示,这是桂林市的象征象鼻山,我们能远远看到它,是由于光 传播的缘故;它在漓江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7、“水中倒影”是由于 引起的;“水中的鱼”是由于 引起的。8、绿叶只能反射 色光;只能吸收光不能反射光的物体是 色的。9、透过蓝玻璃看白纸,白纸呈 色;看红纸,红纸呈 色。白光照在红纸上,红纸呈 色;紫光照在红纸上,红纸呈 色。10、透镜是利用光的 现象制成

3、的,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利用凸透镜制作平行光源时,应把点光源放在 处。11、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 的 像,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不过焦点),像逐渐 ,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 。12、幻灯机的镜头是 镜,物体应放在 ,幻灯片相当于 ,屏幕相当于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 插在架上。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在公路旁的医院、学校及政府办公的场所附近都有交警部门设立的“禁鸣标志”, 下面的图1所列出的标志中,禁鸣标志是 ( ) 5km 图1 A B C D2、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

4、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的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3、通常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实际上指的是不同人的不同( ) A、声调 B、响度 C、音色 D、声源4、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丁丙抽气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

5、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5、在下列情境中,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能交谈的是( )A、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B、分别站在相距3000m的山头上C、分别坐在相向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D、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6、小汽车驾驶室前面的挡风玻璃不采用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造型美观 B、使玻璃不易震碎C、为了增大司机的视野 D、防止车内的人在玻璃上所成的像干扰司机视线7、如图2所示的是四个同学分别画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如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表达是 ( ) 图2 A B C D8、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00,入射角应为: A、 40 B、 50 C、 80

6、D、 109、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比较。将( )A、减小90B、 减小45C、 减小30D、减小151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A、光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折射所成的虚像C、 光直线传播所成的实像 D、 光折射所成的实像11、如图1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2中的: ( )图1图212、下现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钢笔错位 小孔成像 看水中的鱼 隔水看花A B C D13、小明同学

7、学习了光现象知识后,归纳了下面一些规律,其中错误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B、潜望镜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传播方向的原理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4、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15、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

8、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16、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17、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9、中,把物体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三、作图题(每题1分,共8分)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图2图12、画出图2中物体AB的像3、根据所学的透镜知识,画出图甲和图乙中的折射光线。 4、请在下列所示的四个方框中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四、实验题(共13分)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每空1分)(1)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3)如

10、果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5)使点燃蜡烛在两个不同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和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 。2、小刚同学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每空1分)(1) 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 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

11、屏上成清晰的 的实像。(填 “正立”或“倒立”)(3) 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 的烛焰的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根据以下所给光学元件回答下列问题,横线上只填元件前的序号。(每空0.5分)A、小孔 B、平面镜 C、凹面镜 D、凸面镜 E、凸透镜 F、凹透镜(1)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元件有 。(2)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元件有 。(3)有实焦点的元件有 。(4)有虚焦点的元件有 。(5)有两个焦点的元件有 。(6)只有一个焦点的元件有 。(7)没有焦点的元件有 。(8)利用反射现象的元件有 。(9)利用折射现象的元件有 。(10)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元件有 。五、计算题(每题3分,共9分)1、用激光反射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8秒在地面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号,则这时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的影长为6米,一根长1米的直立细杆的影长是1.2米,求电线杆的高是多少?3、一架飞机距地面3400米,以200米/秒速度水平飞行,当飞机路过人的头顶,发出轰鸣声,当人听到声音后,抬头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