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十条测试题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0419777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国十条测试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国十条测试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国十条测试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国十条测试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国十条测试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国十条测试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国十条测试题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国十条”知识测试机构 / 部门: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新“国十条”提出我国应努力由_向_转变( D )。A、保险弱国保险大国B、保险强国保险大国C、保险弱国保险强国D、保险大国保险强国2、保险将成为政府、企业、 ( B)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A、社会管理B、居民风险管理C、健康管理D、信用管理3、新政提出要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实质上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D)优惠。A、政策B、费率C、价格D、税收4、新“国十条”决定把(C)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A、医疗保险B、社会保险C、商业保险D、

2、养老保险5、为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新“国十条”提出开展(B )试点。A、综合养老保险B、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C、商业保险主导养老D、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6、新“国十条”对保险资金投资持(A)态度。A、积极B、消极C、中立D、反对7、(B )将在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功能作用。A、第三者责任险 B、责任保险 C、意外伤害保险 D、第一责任险8、按照新政策指向, _工程和 _工程将吸引到更多保险资金进入。(C)。A、民生C、民生重大国家重大B、公益D、民生国家重大基础建设9、新政策提出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其中的一项是支持保险机构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参与(C)产业链的整合。A、

3、教育B、公共交通C、保安服务D、公共医疗10、推动保险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险、物流保险,探索演艺、会展责任险等新兴保险业务,促进(C )发展。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1、新“国十条”要求加强保险公司治理和内控监管,改进市场行为监管,加快建设第二代(A)。A、偿付能力监管制度B、保险资金监管制度C、存款保险制度D、风险管控制度12、深化保险行业改革的举措之一就是深入推进保险市场准入和(A )改革。A、退出机制B、合并机制C、整合机制D、分立机制13、深圳市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建立了人身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诚信信息平台,进一步落实新“国十条”中完善保险(

4、B )制度、保险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A、员工信用档案B、从业人员信用档案C、高管信用档案D、营销员信用档案14、中国保监会一直在宣传保险理念方面下功夫,制作保险,让生活更美好宣传视频在央视播放、推动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等等。新“国十条”也在提升全社会保险意识、 媒体宣传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力求在全社会形成(D)的氛围。A、懂保险、知保险、用保险B、懂保险、学保险、用保险C、知保险、学保险、懂保险D、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15、新政提出保险服务与社会保障深刻结合,完善健康管理体系,在提供商业健康保险的同时提供与之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A)等健康管理服务。A、慢性病管理B、看护

5、服务C、饮食健康D、接送就医16、现代保险业 2020 年发展目标为保险深度(保费收入 /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_,保险密度(保费收入 / 总人口)达到 _ _( D )。A、 4%3000 元/人B、4%2500 元/ 人C、5.5%3500 元/ 人D、 5%3500 元/ 人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总体上看,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A)。A、初级阶段B、中级阶段C、转型阶段D、跨越阶段18、2013 年,我国的保险密度是_,保险深度是_(B )。A、 1143.82.98%B、1265.673.

6、02%C、 1356.563.34%D、1433.453.49%19、加快建立保险业各类风险数据库,应修订(C)和疾病发生率表。A、特殊生命表B、经验生命表C、行业经验生命表D、国民生命表20、新“国十条”提出,要稳步开放(A)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进一步增加市场经营主体。A、短期B、中期C 、中长期D、长期二、多选题(每题2 分,共30 分。)1、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需要积极发展农村(ABCD )等普惠保险业务。A、农房保险B、森林保险C、小额信贷保险D、农业基础设施保险2、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需要(ACD )。A、提升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B、加大保险业支持企业“走出

7、去”的力度C、鼓励保险产品服务创新D、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3、推荐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要坚持(BCD )A、推动完善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B、坚持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统一C、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D、加快建设以风险为导向的保险监管制度4、保险机构提供的“三农”保险产品应具有以下特点(ABC )。A、保障适度B、保费低廉C、保单通俗D、保额较低5、新“国十条”的基本原则是(ABD )A、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B、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C、坚持完善服务、提高水平D、坚持完善监管、防范风险6、加强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应(AD)。A、推动完善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法

8、律法规和规章制度B、完善保险法规体系,提高监管法制化水平C、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作用D、探索建立保险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7、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强化再保险的支持保障功能,要(ABCD )。A、发展区域性再保险中心B、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C、加大再保险产品和技术创新力度D、增加再保险分散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8、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应积极发展(ABCD ),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A、企业财产保险B、工程保险C、家庭财产保险D、意外伤害保险9、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需要相应的法制保障和技术支撑,即(BCD )A、制定巨灾保险费率B、建立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

9、金制度C、制定巨灾保险法规D、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数据库1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基本建成( ABCD ),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的现代保险服务业。A、保障全面B、功能完善C、安全稳健D、诚信规范11、新“国十条”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券、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为(ABC )发展提供资金支持。A、科技型企业B、小微企业C、战略性新兴产业D、大型企业12、发展现代保险业的指导思想是(ABCD)A、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B、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10、现代化C、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险服务为出发点D、以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核心功能和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为方向13、提升保险中介结构的专业技术能力,发挥中介机构在(ACD )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为保险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A、防灾防损B、风险监测C、损失评估D、理赔服务14、加强保险业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全企业的(ABCD )基础平台。A、资产托管中心B、保险资产交易平台C、再保险交易所D、防灾防损中心15、加快发展旅行社、产品质量以及各类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充分发挥责任保险在(ABD )等方面的功能作用。A、事前风险预防B、事中风险控制C、事中风险排查

11、D、事后理赔服务三、判断题(每题2 分,共 30 分。)1、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保障,推动稳健性养老保险发展。 ( )2、商业保险要逐步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养老健康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 社会保险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 )3、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保险公司可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 )4、加大保险监管力度,监督保险机构全面履行对保险消费者的各项义务,严肃查处各类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5、促进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发挥保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作用,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长期稳

12、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推动保险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个人储蓄保证保险,保持居民消费潜力。( )7、探索建立保险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立健全保险纠纷诉讼、仲裁与调解对接机制。()8、加强对养老、健康服务设施用地监管,可适当改变土地用途。( )9、对于商业保险机构运营效率更高的公共服务,政府可以委托保险机构经办,但不可以直接购买保险产品和服务。()10、加大保险监管力度, 监督保险机构要全面履行对保险消费者的各项义务,严厉查处各类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11、保险产品服务创新要大力推进条款通俗化和服务标准化,鼓励保险公司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服务,增加同质低效竞争。( )12、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运用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及保险机构的网络、专业技术等优势, 通过运用市场化机制, 降低公共服务运行成本。()13、加强保险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扩大信用记录覆盖面,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14、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不允许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