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41909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星穴教育S G-辅导讲义学生上课日期2015.10.6课授课教师年级上课时间程基础() 提升() 培优()科组长签字科目物理第几学时类别教学主任签字、教学目标1、2、3、二、上课内容1、知识点讲解2、典型例题讲解3、课堂练习4、课后作业三、家庭作业:四、家长签名(本人确认:孩子已经完成“课后作业”)一、知识点:1、实验:Q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即等高、共线)。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Q向上移动物体,像向下运动;向左移动物体,像向右运动(显微镜)。Q向上移动凸透镜,像向上运动;向左移动凸透镜,像向左运动。与像移动方向相反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

2、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分析: 蜡烛在焦点以内; 烛焰在焦点上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等高、共线;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例1.如图10所示,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OI圈10 图10中光屏放置不台理,应该将光屏向调(选填“上”或“下”); 调整后,当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25cm处,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U 的实像,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例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得不到蜡烛的像.出现这个

3、现象的原因 .这 时,只要把向 移动一些就行了.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像距成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u2f2fvf倒立缩小实像u=2fv=2f倒立等大实像2fufv2f倒立放大实像U=f不成像星穴教育魏躁。UfVf)a)像与物移动方向的一致性物向左移,像也向左移;物向右移,像也向右移b)像的大小与像距大小变化的一致性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Q当uf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虚像越大例10、在一个凸透镜右边20cm的主轴上垂直放置一个物体,得到一个与物体等大倒立的清晰像,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 在物体沿主轴向右移动5厘米的过程中,像

4、正立且逐渐变小B. 在物体沿主轴向右移动5厘米的过程中,像倒立且逐渐变小C. 在物体沿主轴向左移动5厘米的过程中,像正立且逐渐变大D. 在物体沿主轴向左移动5厘米的过程中,像倒立且逐渐变小 例11. (2015鄂州)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 一直变小B. 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例12、投影仪是课堂上我们经常使用的,有时银幕上的字太小,教室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楚,先要是银幕上的字更大一些,应该如何调节()A、凸透镜靠近投影片,同时

5、使投影仪远离银幕B、凸透镜远离影片,同时使投影仪靠近银幕C、凸透镜靠近投影片,同时使投影仪靠近银幕D、凸透镜远离投影片,同时使投影仪远离银幕5、成像特点:Q透镜成像时,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照到透镜上的所有光线都成像在同一个位置,挡住一部分,并不影响射向 透镜的其它光线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于射到像上的光线减少,所以屏上像的亮度会 变暗。Q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左右相反,上下颠倒。成虚像是像与物体左右相同,上下相同例13、蜡烛的火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用不透明的纸板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屏上的像()A. 看不到蜡烛的像B. 只剩下半截了C. 不发生任何变化D. 像将比原

6、来暗些例14、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D.二、课堂练习:(一)基础练习1. (2015-临沂)一凸透镜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 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透 镜45cm处

7、,成的像情况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 (2015-南宁)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 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的()5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A. 15 cmf15 cmC. f30 cm6. (2015-贵港)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

8、法,其中错误的是()A. 烛焰位于a点时,B. 烛焰位于c点时,C. 烛焰位于b点时,D. 烛焰位于d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 (10河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Qb.倒立、缩小的实像jmC. 倒立、等大的实像成 VD. 正立、放大的虚像图S8. (11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毋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

9、像B. 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9.(11乌鲁木齐)一凸透镜焦距是20cm,A. 15cmB. 25cm蜡烛通过透镜成放大的像时,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不可能是C. 35cmD. 45cm10. (2015曲靖)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刚好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若将此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被放大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 cm.11. (2015昆明)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

10、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 m.12. (2015吉林)如图所示,透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水瓶相当 透镜,形成了文字正立、放大的 像.13. (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 眼睛在A处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 。%Ah14. 清晨,草地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实际大,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 镜,我们看到的 是、的虚像.15. (2015天河区一模)小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 图

11、1的六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代号);(2)在图2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 在图3中,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像.此时的凸透镜可当使用(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Anu*(二)能力提升1、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条件 下,得到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表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是:()A、f甲f乙f丙B、f丙f甲f乙C、f甲f乙f丙f甲透锭保的性质甲放大 倒立 实作乙缩小 倒立 实作丙放大 正立 虚作2. (2015武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 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 能发生的是()A. 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