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镇痛持续改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419054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后镇痛持续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术后镇痛持续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术后镇痛持续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术后镇痛持续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术后镇痛持续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后镇痛持续改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术后镇痛持续改进一、项目背景术后由于手术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患者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术后强烈的疼痛应激可导致患者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 内分泌功能失调, 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有效的镇痛不仅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减轻患者的痛苦, 而且能防止疼痛对患者的心理、行为等身心方面产生远期的不良影响。术后镇痛不仅是治疗患者疾病的手段,更是患者的权利,为保证镇痛效果, 我们对导致中重疼痛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改进,进而减少或杜绝中 - 重度疼痛的发生。二、成立 QC小组针对上述问题,麻醉科,疼痛科决定成立一个 QC小组对术后镇痛不全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以减少

2、或杜绝中 - 重度疼痛的发生,保证镇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 QC小组成员如下:组长:王有日副组长:万文志、吕剑成员: 姜本大 石海军石崇来马志强 肖本珍陈全福 罗显舜潘希林质控员:万文志三、 PDCA过程(一)、制定时间表召开 QC小组成立及协调会,制定计划如下:89101112131415161718协调会议亦学习专家指南亦现场调查亦亦亦制定新制度整改措施亦亦新制度流程实施落实亦亦效果检查亦亦(二)、(现场调研)及原因分析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术后镇痛专家指南,QC 小组成员对镇痛不全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总结,发现有以下因素可导致术后镇痛不全(见图2)。麻醉医师的原因.精品文档1. 术前

3、评估不足, 未认真了解患者病史, 选择合适的药物, 实现给药的个体化。2. 未及时随访, 未及时发现患者疼痛加重, 给予早期干预, 以致患者出现严重疼痛。手术的原因1. 手术的大小, 手术越大,手术时间越长,组织损伤越重,术后中 - 重疼痛的发生率越高2. 手术类型,骨科手术时神经支配丰富的骨膜的损伤, 胸科手术时呼吸运动对伤口的牵拉,均需调整镇痛药的剂量方可改善镇痛效果。患者自身原因1. 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往往出现镇痛不全。2. 患者既往有严重疼痛史,可出现疼痛过敏,或心理畏惧导致镇痛不全镇痛药物,装置的原因1. 镇痛药物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以致患者不得不放弃镇痛而致镇

4、痛不全。2. 镇痛泵故障,镇痛泵移位导致镇痛失败。麻醉医师患者因素术前评估不足, 未实紧张、焦虑情绪现给药的个体化随访不及时药物选择不当既往疼痛史泵故障、脱泵镇痛不全药物的副作用手术的大小手术的类型镇痛装置、药物手术因素图 2 问题分析鱼骨图(三)、制定整改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术前认真做好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病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实现用药的个体化。2. 加强术后随访, 当患者疼痛程度逐渐加重时应积极干预, 避免严重疼痛的发生。3. 根据手术的方式, 手术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 避免用药的单一化,教条化。.精品文档4. 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特点, 对常见

5、的并发症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而致镇痛失败。5. 选用合适的镇痛泵,穿刺完成后应牢固固定,以免应泵故障或泵移位而致镇痛失败。6. 向患者进行宣教,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采用看电视, 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而提高镇痛效果。(四)、效果检查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 同时完善随访机制, 及时反馈镇痛效果,不断改进镇痛措施。 8、 9、 10 月份的镇痛效果与 7 月份进行持续对比分析,数据见表 1,图 3,图 4。表 1: 7-10 月术后镇痛效果构成情况月份总镇痛例数轻度疼痛或无痛例数中度疼痛例数重度疼痛例数7 月306108 月263209

6、月1900010 月1361250(五)、成效分析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 实现给药的个体化, 同时加强随访,对可能出现中 - 重度疼痛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 在患者的配合下。 术后镇痛效果不断改善,轻度疼痛或无痛的比例不断上升,中 - 重度疼痛的比例不断下降,术后需要辅助镇痛的患者少。不足之处:1. 部分医务人员未认真执行随访,以致患者的镇痛效果反馈不及时,术后疼痛未得到有效干预。2. 限于经济原因,我科目前使用的镇痛泵只有机械泵一种,机械泵的输注参数是固定的,但患者镇痛不满意时,唯有通过改变药物浓度来改善镇痛效果,可操作性不强。(六)、下一步的改进措施1. 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严格随访制度,对不随访或不认真随访的人员予以处罚。2. 与设备科联系引进电子泵, 对部分患者推荐使用电子泵, 以改善镇痛效果。3. 与药剂科联系引进镇痛效果确切, 不良反应少的镇痛新药, 探索恰当的用药组合,实现镇痛效益 / 风险的最大化。.精品文档4. 加强与手术科室的协调沟通, 发现问题及时请我科会诊, 及时干预,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