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4188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往链点点通www.WL往链点点通共享资源,了解更多请登录www.WL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中心校 邓秋菊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二、教学课题通过深入阅读课文内容,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

2、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三、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这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1.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2.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

3、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相关教学材料,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教案和材料,了解到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题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文插图和有关地震场景的视频,并进行技术处理,做成PPT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发生地震的危险,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四、教学方法(一)说教法1.情景表演法课文512自然段写的是人们不断劝阻父亲不要挖掘,而父亲没有停止挖掘,任人们怎么劝阻,都不放弃。采用情境对话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父亲此刻的内心情感。首先,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扮演消防队长、警察、围观的人等,其他学生则扮演父亲进行对

4、话。在情境对话中,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父亲因为悲痛,答非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2.想象体会法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出了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这样一个敢于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是提高了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

5、地运用语言的能力。3.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本,读中品情悟情教学时,以课文为媒介,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体会,读中悟情。4.读写结合法当学生们体会到:在地震这场大灾难中,是爱的力量让这对伟大的父子创造了奇迹时,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这对伟大的父子说些什么?升华情感。(二)说学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

6、义自见”的这一道理。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 此外,还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2创设情境:是啊,大地震就更可怕了,我们快来看看。(播放地震视频)【百度视频】http:/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1.自由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自由读文,画出

7、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教师巡视辅导。3.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初读感受和不懂的问题。(三)检查反馈,初入情境1.听课文朗读,教师范读。【百度视频】http:/ 2)这里有一个字突出父亲挖的艰难,找到了吗?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你还能读懂什么?(任务的艰巨)师引读:是呀,多么艰巨的任务啊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3)这里的“挖”还可以写成什么词?(掰、抱、拣)一个“挖”字包含了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师再引读: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啊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4)“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拦过他

8、?他们阻挡他,是因为?(没希望、太危险了)师:到底会发生什么危险呢?让我们快来看看吧!【百度视频】http:/ 6)这么危险,为什么父亲还是不顾一切的挖呢? (在现在这场大地震中,阿曼达困在了废墟里,父亲想的是一定把他救出来,并对他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过渡:正是这一语千金的承诺,支撑着父亲走向废墟,不顾劝阻,不畏艰险,挖了两天一夜,38小时,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以至于父亲成了这个样子。7)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课件出示图片并配乐】【百度图片】http:/ 都成这个样子了,他还在苦苦挖掘。这哪里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呀,这分明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这分明是一尊高大的塑像

9、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9)指名读: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配乐】【百度MP3】http:/ 过渡:正是这身后伟大的父爱穿越了生死,创造了奇迹,到了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从瓦砾堆底下传来儿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这样伟大的父亲,同样有个了不起的儿子。你又从哪儿看出了儿子了不起?1小组分角色朗读。2学生汇报;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你抓住了儿子语言读出了儿子的自信。)【课件出示】板书:坚信。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你也抓住了儿子语言读出了儿子的勇敢。)【课件出示】(三)总结全文,延伸“爱”过渡:终于令人感动的时刻到了,谁来读读文章的结尾?【课件出示】【百度图片】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