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考试大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41876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考试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程 (课程代码 :3517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是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体系、设计模式和组织原则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师范 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必须选修的专业课程。透过本课程的学习,试图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应用有关知识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的教案编写,并初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组织与评价,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基础。本学科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及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学科关系密切。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作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学科,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在充分考虑不同

2、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学生人格发展 的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与组织。 而心理卫生学提供了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心理保健知识, 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的内容。心理咨询与辅导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与矫正,它主要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n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考核要求)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2、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3、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第三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三、考核知识点1. 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2. 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

3、的关系3.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本章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本章难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四、考核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识记) 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包括哪两部分(领会)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简单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综合应用)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 了解课程的概念与本质。2.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3.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对课程的一般认识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三、考核知识点1、课程及课程的本质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3、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 本章重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 本章难点: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型的区别。四、考核要求 课程及课程的本质(识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领会)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简单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与教学模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3、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的实践。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的实践三、考核知识点1. 活动教学模式的

5、内涵与特点 本章重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本章难点:对各种模式的理解与把握。四、考核要求教学模式的概念(识记) 活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领会)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的实践(简单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及其影响(综合应用)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教学设计的两种基本模型。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思路3、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组织原则。4、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两种基本模型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三、考核知识点1、两种基

6、本模型2、教案设计要求3、课堂组织原则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本章难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组织原则。本章重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思路。四、考核要求 教学设计的概念(识记) 教学设计的两种基本模型(领会)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简单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综合应用)第五章 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自我认识和悦纳自我的重要性。2、掌握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途径和方法。3、能参照相关知识编写教案。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我是谁第二节 每人都有优缺点第三节 外在美与心灵美第四节 测测你的智力第五节 性格大配对第六节 情绪 A-B-C第七节 兴趣万花筒三、考核知识点1

7、、编写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教案 本章重点: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的方法与途径 本章难点:编写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的教案。四、考核内容 “自我”的概念(识记) 青少年的自我认识特点(领会)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途径和方法(简单应用) 编写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教案(综合应用)第六章 性心理教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青春期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特点。2、明白异性同学交往的意义、原则与注意事项。3、能应用有关知识设计出较好的性心理教育教案。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性机能成熟第二节 性意识觉醒第三节 男女性别角色第四节 性冲动与性适应第五节 如何与异性交往三、考核知识点1、异性交往的原则2、编写性心理教育的教

8、案 本章重点:性意识觉醒和异性交往指导。本章难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国情的性心理教育活动方案。四、考核要求性心理的概念(识记) 青春期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特点(领会) 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原则与注意事项(简单应用) 编写性心理教育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七章 智能训练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观察力和创造力训练的切入点。2、懂得确立相应的单元题目并设计出相应的心理教育活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观察精明眼第二节 考考你的记忆力 第三节 展开想象的翅膀 第四节 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五节 培养你的创造力 三、考核知识点1、观察力和创造力等认知能力训练的要点2、编写教案本章重点:各种认知能

9、力训练的切入点。本章难点:编写相应的教案。四、考核要求智能的概念(识记) 智能训练课程的培养目标(领会) 观察力和创造力等认知能力训练的要点(简单应用) 编写智能训练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八章 学习心理指导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增强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的切入点。2、掌握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3、掌握学习方法及考试心理指导的要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增强第二节 学习兴趣的培养第三节 端正学习态度第四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节 学习方法指导第六节 考试心理辅导三、考核知识点1、各学习心理指导的要点2、编写教案四、考核要求学习心理的概念(识记)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涉及的内

10、容(领会) 各学习心理指导的要点(简单应用) 编写学习心理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九章 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挫折和危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应付策略。2、懂得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和措施。3、能应用有关知识设计出较好的情绪调节的教案。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第二节 如何应付心理危机第三节 克服烦恼第四节 控制愤怒第五节 消除妒嫉 三、考核知识点1、挫折、危机的应付策略2、各种不良情绪的调节方法本章难点:相应的教案的设计。3、相应教案的编写 本章重点:挫折的应付与危机的干预的策略。四、考核要求挫折应付的含义(识记) 中小学生挫折应付的特点(领会) 各种不良情绪的调

11、节方法(简单应用) 相应教案的编写(综合应用) 第十章 协调人际关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原则。2、掌握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能应用有关资料设计出较好的心理活动教案。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你会交朋友吗?第二节 跨越代沟第三节 怎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三、考核知识点1、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本章难点:如何设计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教2、编写相应的教案 本章重点:怎样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及怎样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案。四、考核要求 人际关系的概念(识记) 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组成部分及特点(领会)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中常见问题(简单应用) 编写

12、相应的教案(综合应用)第十一章 消费与休暇心理辅导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消费观的培养。2、掌握休闲时间的合理安排。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你的零用钱怎么花?第二节 休闲活动学问多三、考核知识点1、消费与休闲心理指导的要点2、编写相应的较教案本章重点:培养消费观的要点和休闲安排的原则。本章难点:编写合理实效的教案。四、考核要求 闲暇心理的概念(识记) 中小学生消费观念和闲暇生活的心理特点(领会) 消费与休闲心理指导的要点(简单应用) 编写相应的教案(综合应用)第十二章 生命教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2、掌握生命教育的切入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第二节 探寻

13、生命的意义三、考核知识点1、生命教育的要点2、编写相应教案本章重点:生命教育的要点。 本章难点:编写感人的教案。四、考核要求 生命教育的概念(识记) 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特点(领会) 生命教育的要点(简单应用) 编写生命教育的教案(综合应用)川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 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与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 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社会助学组 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 是自学者学习教材、 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

14、, 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二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 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 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 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三 关于自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曹梅静和王玲主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4年6月)。该书系统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目标、设计思想和课堂组织的原则与方法,并从智能训练、认识与悦纳自我、 学习心理辅导、协调人际关系、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性心理教育、消费与休闲心理辅导、生命教育等方面,透过 具体的活动设计,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与要求,具有较强

15、的指导性。课程采用讲授、分析讨论、教案编写、课堂模拟和观摩见习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应 用性技能的掌握。四 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 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 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 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 重点和难点。五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对考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2、社会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