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讲义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41869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格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微格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微格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微格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微格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格教学讲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格教学讲义什么是微格教学?l 微格教学来自英文“Microteaching”。l 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l 通过音视频的记录装置和实验室里的教学训练,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有选择性的模拟,使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变得可观察、分析和评价。l 微格教学有助于克服传统教育类课程偏重理论灌输的局限,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操作得到有机的统一。微格教学的产生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wight W.Allen教授创始。微格教学的基本特点l 集中性: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单项技能。l 可控性:目标明确,易于控制。l 人数少:每个小组7-10人。其中教师角色1人,学生角色5-6人

2、,评价员角色3-4人(轮流担任)。摄像控制人员1人,指导教师仅起组织与指导作用。l 时间短: 10分钟左右。l 运用视听设备:利于课后反复观看、讨论、自我分析、再次实践。l 反馈及时:反馈来自导师、同伴和自己。l 角色转换:学习者、执教者、评议者微格教学的基本结构l 现场观摩与实况录像l 播放录像进行自我反思与直观再现的研讨l 理性总结、理论升华微格教学全过程理论学习示范观摩编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的关系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l 确定教学目标(片断目标)(准确、具体、客观、明确,便于实现与检查)l 写明教师教学行为l 标明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教案编写最大特点)

3、l 预测学生行为l 准备教学媒体l 分配教学时间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学科: 课题: 年级: 执教: 日期: 教学目标123时间分配教师活动(讲授、提问等活动)所用教学技能学生活动(参与与应答)所用教具、媒体微格教学内容:l 教学语言技能l 讲解技能l 范唱、范奏与弹唱技能l 导入技能l 提问技能l 板书技能l 变化技能l 反馈与强化技能l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l 音乐教学设计技能(音乐游戏的设计)l 结束技能l 多媒体教学技能l 说课评课技能*一、教学语言设计与展示教学语言的作用l 传递知识信息l 组织课堂教学l 启发学生学习l 发挥示范作用l 实现情感交流基本语言技能l 语音和吐字l 音量和语速l

4、 语调与节奏l 词汇(规范、准确、生动)教学语言的应用l 学科性l 科学性l 简明性l 启发性l 感染性教学语言评价单日期: 任课教师:评价内容优良中差1、普通话标准2、吐字清晰、语速合适3、语调有变化4、用词规范、准确5、表达简明6、语言流畅、有条理7、语言生动、有激励作用8、词汇科学、多样、无语病9、语言具有启发性和应变性10、恰当的使用体态语言,眼神、手势、微笑“2+2”重点反馈(两条表扬意见和两条改进建议)1.2.1.2.二、导入的设计与说课 注意有趣、精妙、调动学习积极性。导入的作用l 提示学生进入学习准备状态l 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形成学习期待l 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l 点燃思维火花

5、,增强独立思考能力l 创设愉悦教学氛围,形成学习积极心态课堂导入的设计方法l 开门见山法l 习旧导新法l 聆听导入l 设疑导入法l 情景创设导入法l 经验导入法l 欣赏导入法l 律动导入法l 谜语导入法野蜂飞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一册第七课授课教师:伍 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教学(一)导入习旧导新1、 节奏练习:小猫 X X X X小鸭 XX XX XX XX小鸟 XXXX XXXX XXXX XXXX2、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单音,学生听音模唱,并用动作表现音高变化。3、在听音的高低的基础上,加入听辨音的强弱,并请学生用声音、动作表现。1、学生模仿小猫、

6、小鸭、小鸟的叫声进行X、XX 、XXXX的节奏练习。2、学生通过模唱和动作体会音高变化。3、学生听琴用声音和动作表现音的强弱。1、 让学生初步体验与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节奏实质的变化。2、 感受音的高低。3、感受音的强弱。长鼻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2册第4课 授课教师:伍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教学(一)谜语导入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你们。仔细听,猜一动物。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儿干。”2、师:“哎呀,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长鼻子的象!”(教师出示大象手偶)学生猜谜语。引出课题。

7、在钟表店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三册第二课授课教师:伍 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教学聆听导入1、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段特殊的声音。听一听,这组声音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请闭上眼睛静静的听。”(教师播放一组钟声音效)学生听音乐展开联想,回答老师提问。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狮王进行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四册第五课授课教师:伍 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教学(一)提问导入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就是森林之王狮子(贴狮图)。现在,请你们仔细的听一段音乐,想象一下狮王在干什么?”(初听全

8、曲) 2、师:“这段描写狮子大王的音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恐怖、害怕的感觉)1、学生聆听音乐,体会音乐情绪,发挥丰富的想像与联想。2、学生回答问题。1、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2、 初步感受音乐威严、紧张的情绪。3、 初步感受音乐塑造的狮子形象。维也纳的音乐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五册第七课 授课教师:伍 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教学(一)情境导入,聆听音乐主题师:“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维也纳有一座非常神奇的音乐钟。每当夜幕降临,音乐钟敲响十二下的时候,喜爱音乐的魔法师就会悄悄的来到人间,你们听”(播放音乐主题)教师扮演魔法师进行表演。1、学生聆听

9、音乐主题。2、观看“魔法师”的表演。1、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情感同时参与活动,运用暗示教学法,使学生对音乐主题有初步的记忆。2、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我是小小作曲家 三种音乐体裁的欣赏与创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七册第四课 授课教师:伍 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教学(一)范唱导入1、师:“老师刚学会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歌曲,我迫不及待的想唱给全班的孩子们听一听!假如你认真的听,一定可以看到一幅美好、温馨的画面。”(师有感情地演唱东北民歌摇篮曲)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教师演唱摇篮曲。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

10、和想象。打字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八册第七课 授课教师:伍 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音乐律动(一)律动及激趣导入1、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一段有趣的音乐一起来跳一跳!”(初听全曲)2、师:“跳得真好!为了奖励我们自己,咱们一起来看一件稀奇的宝贝。”3、师:“知道这是什么吗?”4、师:“这是一台打字机。谁想来玩一玩?请其他的孩子仔细听,打字机能发出哪些声音? ”(有敲打键盘时发出的“嗒嗒嗒”的打字声、有满行提示的铃声“叮”和“唰”的倒机声。)1、与教师问好。2、跟随教师进行律动表演。3、学生认识打字机,了解打字机的简单知识。1、 注意辨别打字机发出的三种声

11、音。预知学习。通过模仿教师律动,初步感受乐曲的节奏、速度、旋律以及ABA1的曲式结构。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听辨打字机的三种声音:打字声、铃声、倒机声。会跳舞的洋娃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一册第八课授课教师:伍 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一)经验、提问、示范导入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把它请出来吧。”2、师扮小提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小提琴。我可能干了,我不仅可以独奏,而且还是乐队中的重要成员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的身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那这个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出示弓子)谁想来摸一摸我?

12、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用马尾做成的,这个叫做弓子。谁来数数我有几根琴弦?我用弓子拉动这四根琴弦就可以发出特别漂亮的声音,大家想不想欣赏呀?”3、小提琴:“(教师独奏A段音乐)我除了可以发出像刚才这样很高、很欢快的声音,我还可以发出低沉、抒情的声音,不信你们听。(教师独奏B段音乐)4、小提琴:“你们能不能模仿我拉小提琴呢?你们看,左手做什么?(左手托住小提琴)。手指呢?(按弦)。右手用来做什么?(运弓)对,你们真聪明!跟我一起拉一拉(复听A、B主题)。”1、 学生聆听小提琴的自我介绍。2、 讨论小提琴的制作材料。3、 聆听小提琴的丰富的音色。4、 模仿小提琴的演奏姿势。1、激发学生好奇心。2、认识小提琴,聆听小提琴丰富的音色,了解小提琴宽广的音域,模仿小提琴的演奏姿势。3、初步对比感受A、B主题的区别。船工号子影片漩涡里的歌插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社)第十一册第六课 授课教师:伍 娜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新课教学(一)欣赏设问导入1、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非常珍贵的视频资料。(播原生态号子视频)”2、师:“他们在干什么?能不能用两个字总结一下。他们都在(劳动)。很好!不论他们干的是什么劳动,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嘴里都喊着(号子)(板书号子)。3、师:“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根据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