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38395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产业经济学章节知识点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 产业1. 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一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1)关联方式分类法 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原料关联分类法 用途关联分类法 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2、) 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 3)生产要素分类法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 基础工

3、业和重工业。 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 (哈佛大学-SCP 基础上) 一、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

4、市场关系主要包括: 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 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1. 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 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是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给出最优解的组织形式,它能使 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 济赖以生存

5、和发展的前提。2. “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马歇尔冲突”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 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 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 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可以获得某种均衡。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1)亚当斯密一马歇尔一张伯伦、罗宾逊夫人一克拉克一梅森、贝恩(2)哈佛学派的SCP框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

6、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市场绩效:在一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 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市场结构。微观经济理论: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认 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 论的分析重点,

7、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 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沉没成本: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 要方法或手段。梅森将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成的条件归纳

8、为市场结构标 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有效竞争三分法(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第二节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可竞争市场理论: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 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 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 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

9、和效率并存的。第二篇 产业组织 (60)第三章 企业第一节 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一新古典企业理论1. 生产函数: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 函数式。2.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1)短期均衡P ,MC i MRa0久q(a)行业均衡(b )厂商均衡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时期内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他只 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即可变成本)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量(即生产规模)。如图,在短期内当一个行业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基本稳定时,行业的产量和价格将保持稳定,

10、该行业处于 短期均衡状态。图(a)中,市场的需求曲线DD与供给曲线SS相交于E点,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Pe,市场 均衡数量为Qe。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每个厂商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其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 的直线,且与横轴之间的距离就等于Pe。同时,我们已证明此时:MR=Pe,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d=MR=Pe。 在图(b)中,e点是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与边际收益曲线MR的交点,它所对应的产量qe就是该厂商 最优的生产规模。(2)长期均衡(a)(b所谓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准备提供的产 量选择一个所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

11、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 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 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如图,在开始时,效率最高的厂商选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的效率小于最优规模的效率,意味着该厂商 的规模在其LAC最低点的左上方的一点,例如B点。若开始时的价格为P,则该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由 于只要LAC曲线还处于递减阶段,那么厂商选用规模更大从而平均成本更低的设备规模,就会获得更多的 利润,这会驱使该厂商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益,选择效率更高即平均成本最低的设备规模。因此,当厂

12、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它选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必然位于LAC曲线之最低点(A点),该点所对应的产量即是 该厂商在长期中的最优产量。又因为只要存在着超额利润,竞争的压力会引起市场供给增加,由此迫使价 格下降到超额利润完全消失,即P1=LAC的最低点。总之,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理论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因为它表明,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留存下来的每个厂商都选用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效率最高的规模,用 最低的成本(即所费各种生产资源之数量为最小)生产产品,并且只能赚取正常利润。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 的假定前提下,市场机制能够使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3.什么是范围经济?试证明只要成本函数是严格次可

13、加的,则必然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假定两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 若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则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 品的生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假设q表示生产向量或计划,对m种产出,q=(ql,,qm)。令ql,,qn,代表n个这种向量(上标指生产计划,下 标指商品种类)。如果成本函数C是严格次可加的,即对于所有的q ,若有若令m =2,i=l,即ql和q2代表两种不同的商品的数量。带入上式,则有C(ql, 0 )+ C(0,q 2)C(q 1,q2)其中C(q

14、1,0)和C(0, q2)被称为独立成本。这就证明了只要成本函数是严格次可加的,那么就必然存在单个企业联合生产 两种产品比两个企业各自生产一种产品更有效率(成本较低)的范围经济。二、现代企业理论1. 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确、市场存在、交易成本为零,初始权益的归属是不重要的,通过市场就可以实现 资源的合理配置。2按照科斯的观点,试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为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1) 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 制的替代。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小的统制经济,市场体系不应该也不能够排除或

15、消除诸如企业组织这样的统 制经济,相反它倒是保证了它们只能在比其他企业或者比市场运行的结果更有效率的时候才能够生存下去(2) 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3) 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4) 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 组织也有成本。3. 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两个分支:一是交易成本理论,着眼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代理理论, 侧重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的代理关系。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1) 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交易和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要付出的费用,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包含事前的成本和事后的成本。 契约人行为的基本假定: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威廉姆森提出了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a. (最重要)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 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这时假如交易过早地终止,所投入的资产将全部或部分地无法改作其他 用途,使得投资中的成本里包含部分或全部的“不可挽救成本”或“沉没成本”。因此,契约关系的连续性 意义重大。b. 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意义在于使应变性的、连续的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